数学吧 关注:916,862贴子:8,843,926
  • 5回复贴,共1
让学生自主讲课,本意是好的。这样可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深刻,训练了学生表达能力,不再局限书本知识,让课堂氛围更活跃,提高孩子们的学习积极主动性。但是,把课堂交给学生,给予了学生很大的自主性,这需要学生、家长、老师三方面的努力,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对学生来说,先要去预习课文,理解课文。但三年级的学生,正是理解能力较弱,需要训练的时候。他们还无法准确理解课文,更别说把知识点传授给其他同学。这需要家长、老师的帮助,家长要花更多时间和学生一起预习课文,帮助学生理解,甚至让孩子在家先练习讲课,反复训练怎么把课文讲解清楚。这样其实是不太现实的,一次家长可以配合,但次数一多对家长也是很大的压力。更何况,语文学习方面,家长也是业余的。他就算能帮助孩子理解课文,但是抓不住知识重点,甚至有时家长的理解也是片面的。
所以,这种上课模式,其实并不是减轻老师的压力,反倒老师的责任更大了。在学生讲解课文后,老师需要进行引导,梳理课文,纠正错误,强调知识重点。在学生讲课后,老师还需要总结优点缺点,让后面的同学得到经验教训。如果老师没做这些工作,那学生几乎没有什么收获,这种课堂也是没有意义的,这样的老师也是不负责任的。
所以如果一学期的课文都让学生自己讲,让学生、家长、老师三方都要消耗很大的精力,时间不允许,也不容易达到预期效果。最多每个月选取一篇阅读课文让学生讲解,家长协助,老师把关,经过长期的讲课训练,才能让学生在自主讲课这种模式中得到有效的训练,让讲课者和听课者有所收获。


1楼2019-05-15 17:01回复
    学生讲一次,老师讲一次的话还不错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9-05-15 17:22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