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鸟铳来源有二阶段,首先是与葡萄牙人的交流与战争让明人摸到了鸟铳,但是这一阶段里鸟铳的装备地域限于东南沿海、质量也不好,真正让明朝了解大量发展鸟铳的关键则是第二阶段的抗倭战争,倭寇的鸟铳让明人意识到了鸟铳普及的重要性,而按《筹海图编》、《登坛必究》、《经国雄略》说法,其中最关键的是1548年的双屿之战,明军从其中的俘虏中得到了重要的鸟铳技术,从而为大量装备鸟铳打下坚实基础,因为得自倭寇,而呼为倭铳。倭铳技术与日本人无关,因为像徐海、汪直等倭寇集团本身就有鸟铳技术并与葡人交易火器,而其中的双屿岛,亦是倭寇头目许栋的地盘,并且许栋的火器以及工匠就来源于汪直和葡萄牙人甚至是江浙商人。在鸟铳技术完善之后,鸟铳使用的范围在嘉靖及以后的时间里从浙、直、闽、粤这些倭患严重的地方向内地、北方流布。
而嘉靖时代,南方的江西、湖广已开始接触或使用鸟铳,如《江南经略·处客兵·湖兵》中为湖广军配上鸟铳手,《备忘集·留民壮文》中海瑞在江西兴国训练民壮使用鸟铳。而在嘉靖年间,北方亦开始装备鸟铳。万历《续处州府志》载,嘉靖三十五年,卢镋子卢相擒辛五郎,献俘京师,留神机营教习鸟铳。但是这时的北方鸟铳问题很多,嘉靖三十七年唐顺之在检阅京营等地后,对鸟铳的情况十分不满:“往年京师亦尝造数百管,其炼铸既苦恶,而又无能用之者,是以遂为虚器。”又提出:“请令东南军门,取其精者数十管,而与善点放者数人至京师,陛下令大臣阅试之,使知有此器而不用,以保全虏人之腰领,其亦可惜也。”同年,在《大明会典》中就有了造鸟铳一万杆的记录。而后甘肃、大同、宣府、山西先后普及鸟铳。值得注意的是,而这些地区鸟铳的使用与车营紧密相关,这也是北军鸟铳使用的主要套路。
隆庆年间,鸟铳在南北地区进一步扩展。俞大猷在广西剿匪时开始招集鸟铳手(上面楼主发过,二千人一哨鸟铳手二百共一千四百人),其在广西练兵的条目中有训练铳手部分,应为鸟铳手。而此时的北方鸟铳普及范围也进一步扩张:此时任陕、宁、延、甘四镇总督的王崇古重新整顿四镇火器,为四镇添置鸟铳等火器,并提到宁夏添加二千枝鸟铳,这次整饬对四镇鸟铳装备起到了不小的作用,甚至万历元年平定四川少数民族时,都要从陕西坝阳调发鸟铳手入援。当然最重要的是谭纶、戚继光入调蓟镇,当时蓟镇鸟铳少有装备,甚至有的三千人中仅鸟铳十八杆(198楼)。于是谭纶于浙江选三千鸟铳手入蓟。据汪道昆《太函集·七十八章》记录,其共于山西、保定、宣大、京师、浙江等地募兵六万,造鸟铳万余枝、火箭十余万支及诸火器(仅蓟镇自造,不包括浙江铳手自带鸟铳),编车营八营,规模可见一斑,蓟镇火器军备为之一新。受其影响,辽东于隆庆六年设车营,并广备鸟铳。万历时期算是火器的一个呈前启后的时期,一方面,原有的优秀火器在这一时间内被广泛应用,并改进加强,而新的火器,如轻重西洋炮又先后传入,并被投入东南沿海使用。在万历时期,南兵南匠的流动依旧是鸟铳传播的重要途径。另外,万历时期的频繁的战争成为了鸟铳普及的另一个强大推手,万历元年,由于都蛮之乱,四川巡抚曾省吾开始从浙江引入鸟铳,
又从贵州坝阳调入鸟铳手:兵部覆四川抚臣曾省吾奏都蛮叛逆毒害生灵今发兵征剿土司奢效忠首在调用之列贵州土司安国亨与效忠互有讐隙请将国亨等俱暂听总兵官刘显节制令不得藉口复讐妄有骚动又请借用坝阳守备所领鸟铳手及原任总兵官郭成安大朝取充为事官各领兵协剿上从其请而因责成于省吾显(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十三万历元年己丑)

而在这一役中,鸟铳手发挥了极大的作用,明军在第一阶段击破凌宵城后,转而攻击九丝城寨外的都都城寨,在敢死队发动奇袭成功后,明军立刻以鸟铳为节破城:
夜发猿臂军千人乘飞隥嗛枚取道间关雾雨中迟明进薄城下斩守门卤破关以入诸路军取鸟铳为节刻期会战起寅至午所格杀贯战数百人贼大披靡前军引火炬烧城中囤舍千余炎焰张天贼势穷赴火堕厓谷死者数万(任文逸稿· 建武城碑)
在这之后,都蛮退守诸寨,居高以击明军,结果明军广筑敌楼,以鸟铳尽溃都蛮十三寨,斩获无数:
万历中,官军克九丝城,拔其旁寨十三,又克其鸡冠寨,平旁寨十六,追至后山钓猴崖。崖不可登,官兵造敌楼,发鸟铳击之,贼不能支,于是尽克其附崖十三寨,又进破其牡猪寨,追获贼渠于贵州境上大盘山,都掌悉平。(读史方舆纪【清】顾祖禹卷七十◎四川五珙县府晏峰县)


而在稍后的战争中,川军也和其它地方一样,将鸟铳与诸火器并用,并取得了不小的成绩(转自吧友行营护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