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苏州昆山唢呐...吧 关注:11贴子:78
  • 0回复贴,共1

百鸟朝凤赏析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百鸟朝凤赏析
在中国古代,凤是用来比喻帝皇的,后来演变成龙代表帝皇而凤代表帝后。但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凤均象征皇室。因此《百鸟朝凤》泛喻君主圣明,河晏海清,天下归附,亦可用来表达人们对太平盛世的无限期盼。
唢呐独奏曲《百鸟朝凤》原为流传于山东、安徽、河南、河北,旋律热情、欢快,展现了大自然生机勃勃的景象,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它以声音的模仿为主要表现手法,曲中依次模拟了布谷鸟、斑鸠、鹁鸪、燕子、猫头鹰、鹌鹑、柳莺、道沟鸟、山麻雀、画眉、黄雀、秋蝉虫鸣鸟的声音,堪称“仿声作品”的典范。
民间演奏的《百鸟朝凤》因传承因素,乐谱版本各有不同,即便正式出版的“任同祥演奏谱”也有不同的版本。原来在民间流传的《百鸟朝凤》结构松散,长短自由,演奏随意性较强。当被选为参加第4届世界青年联欢节演出曲目时,设计了一个运用特殊循环换气法的长音技巧的华彩乐句,扩充了结尾的快板段落,使之更适合展示唢呐独具特色的魅力。
乐曲以民族风格浓郁的五声徵调式为主。
第一部分是散板的引子,清新、悠扬、充满生机。在一句悠扬旋律之后,唢呐模仿各种鸟鸣声,与伴奏的笛子一唱一答,短倚音的出现使乐曲欢快、热情,诙谐风趣;颤音的运用使音乐生动、活泼,富有朝气。在百鸟的鸣声中使我们仿佛已经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已悄悄来临,新的一天即将开始;
第二部分为主题旋律,结构层次鲜明清晰、富有变化;旋律线条婉转优美,平稳的情绪体现了一副悠然自得的农家情趣;而曲调同样有着北方民间音乐所特有的粗犷、爽朗、奔放的典型特征,突出了可以帮助那些迟钝的肌肉。不过,在不了解你的困难的部位与原因的情况下,也无法向你推荐这些方法。各人的原因不同,大多数情况下,纯粹是思想上的而非手的原因。要将颤音弹快,必须想得快。因为如果只是手指弹颤音,手指很快就会僵化,失去节奏的连续性,在痉挛的状态下告终。因此,并没有直接学习颤音的方法。弹颤音的技巧将与你总的思想――音乐上的进步同步发展。主要当然是要始终全神贯注地倾听自己的弹奏,感觉到你所弹的每一个音。因为只有这样,你才能估计你能“听”得多快。当然,你不能企望弹得比你自己的听觉所能跟得上的更快。浓郁的地方色彩。这部分旋律借用了广泛流传于鲁西南与河南地的民间器乐曲牌《抬花轿》的曲调,在此后不断发展的旋律中采用了各种变奏手法,如移调、加花、改变节拍强弱关系,从而使乐曲显得更加的轻松与活泼。
伴随着行板的节奏,我们可以真切地感受到这样的一副画面:清晨,勤劳的人们拿着各种农具,嘴里哼着小曲大步流星地朝田间走去。路旁的小鸟也飞到人们的肩上,唧唧喳喳“说”个不停,绘成了人与百鸟其乐融融的温馨画面。
第三部分充分展示了唢呐特有的吹奏技巧与音响特色,以模拟手法吹奏出各种鸟鸣声,与伴奏声部一唱一与,生动地幻化出百鸟齐鸣的情景,栩栩如生地描绘了“百鸟朝凤”的热闹场面;
当吹奏大段模仿的旋律之后,一段运用特殊循环换气法的长音技巧让我们领略了唢呐特殊吹奏方法:将口腔内的余气通过两腮快速加压送出,鼻孔快速吸气,给肺部补充气息,以不间断地演奏。音乐在要结束时进入快板,速度突然加快,乐句中的华彩部分运用忽弱忽强的力度变化使情绪越来越欢快、热烈,高音区停留长达十几秒的长音奏法,充分发挥了唢呐的表现性能,将乐曲推向了最高潮,在欢腾愉快的氛围中结束。
唢呐是中国历史悠久、流行广泛、技巧丰富、表现力较强的吹管乐器。它发音开朗豪放,高亢嘹亮,刚中有柔,柔中有刚,深受广大人民喜爱与欢迎的民族乐器之一;唢呐作为我国的民族乐器,应将其发扬光大,令其屹立于世界艺术之巅峰;


IP属地:江苏1楼2019-03-31 17:34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