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资讯视频图片知道文库贴吧地图采购
进入贴吧全吧搜索

 
 
 
日一二三四五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0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补签。
连续签到:天  累计签到: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8月13日漏签0天
黄冈中学广州学校吧 关注:2,107贴子:76,698
  • 看贴

  • 图片

  • 吧主推荐

  • 游戏

  • 3回复贴,共1页
<<返回黄冈中学广...吧
>0< 加载中...

关于秋天的诗词,你最喜欢哪一首?

  • 只看楼主
  • 收藏

  • 回复
  • tiaotiao520580
  • 富有美誉
    9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1、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这首小令很短,一共只有五句二十八个字,全曲无一秋字,但却描绘出一幅凄凉动人的秋郊夕照图,并且准确地传达出旅人凄苦的心境。
2、刘禹锡的《秋词》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全诗气势雄浑,意境壮丽,融情、景、理于一炉,表现出的高扬精神和开阔胸襟,唱出的那曲非同凡响的秋歌,为我们后人留下的,却是一份难能可贵的精神财富。
3、杜牧的《长安秋望》
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
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
这首诗的好处,在于它在写出长安高秋景色的同时写出了诗人的精神性格。它更接近于写意画。高远、寥廓、明净的秋色,实际上也正是诗人胸怀的象征与外化。
4、杨万里的《秋凉晚步》
秋气堪悲未必然,轻寒正是可人天。
绿池落尽红蕖却,荷叶犹开最小钱。
这首诗由于作者观察细致深入,描写生动逼真,感情真挚浓厚,因而意趣盎然,颇能动人。
5、王维的《山中》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这幅由白石磷磷的小溪、鲜艳的红叶和无边的浓翠所组成的山中冬景,色泽斑斓鲜明,富于诗情画意,毫无萧瑟枯寂的情调。


  • 带着骄傲上路
  • 吧主
    1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秋天是一个容易多愁善感的季节,情绪的低落,最容易在诗词里宣泄。
所以关于描写秋天的作品多如牛毛,佳作也如云。
我个人的性格就是清新寡淡,不悲不喜的状态,喜欢的作品大抵如此。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的这句诗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他可能是在他的辋川别墅里喝着茶,诵读佛经。大概就是这种感觉。
最喜欢的还是杜牧的《秋夕》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现在有的版本用“坐看”,读起来舒服一点,但意境没有“卧看”好。
诗的前两句有萤火虫出现,应该是初秋。想起小时候,夏天和初秋的夜晚,都会在院子里乘凉。一把蒲扇,躺在凉椅上,看着满天的星星,老人们讲着山海经,这就是那个夏末清秋的故事吧。
个人口味不同,你喜欢哪一首关于秋天的诗?


2025-08-13 17:53:3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鱼腾飞的希望
  • 富有美誉
    9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最喜欢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整首词意象丰富,意境高远,情景交融,感人至深,不愧为千古传颂的名篇佳作!上阙,范仲淹以平实朴素的语言,描写出一幅辽阔苍凉的塞外之秋的景象:大雁南飞,边声四起,落日孤烟,一望无际的旷野是那么的雄壮苍凉!个人以为,“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句,完全可以和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相媲美。下阕,作者触景生情,描写了戍边将士的苦楚和悲哀。离家万里,渺无归期,在塞外的风霜和孤寂中,望乡落泪, 任韶华流逝……


  • 百分之38点2
  • 闻名一方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张籍 (唐) 《秋思》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这是一首乡愁诗。一年一度的秋风,又吹到了洛阳城中,身居洛阳城内的游子,不知家乡的亲人怎么样了;写封家书问候平安,要说的话太多了,又不知从何说起。信写好了,又担心匆匆中没有把自己想要说的话写完;当捎信人出发时,又拆开信封,再还给他。
张籍这首《 秋思 》寓情于事,借助日常生活中的一个片断——寄家书时的思想活动和行动细节,异常真切细腻地表达了羁旅之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第一句交代“作家书”的原因(“见秋风”),以下三句是描写作书前、作书后的心理活动。作书前是“意万重”,作书后是“复恐说不尽”。“临发开封”这个细节把“复恐说不尽”的心态表现得栩栩如生,意形相融。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
  • 3回复贴,共1页
<<返回黄冈中学广...吧
分享到:
©2025 Baidu贴吧协议|隐私政策|吧主制度|意见反馈|网络谣言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