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吧 关注:152,261贴子:7,276,949

每天学习一点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打出这个题目就有点惭愧,我是无论如何都做不到每天更新的。
嗯,反正就是复制粘贴,先从吴恭享的对联话开始吧。


IP属地:河北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19-02-12 06:08回复
    以格言入对联,最能发人深醒。记朱恂叔师数联,一云:
    厚性情,薄嗜慾;
    直心思,曲文章。
    一云:
    诚意正心,只四字学;
    读书静坐,各半日功。
    一云:
    戴天履地并称才,七尺伟然,须作几分事业;
    往古来今中有我,百年易耳,当思千载姓名。
    又,记某氏联云:
    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
    向高处立,在平处坐,从宽处行。
    又,《聪训斋语》一联云:
    富贵贱贫,总难称意,知足即为称意;
    山水花竹,无恒毛人,得闲便是主人。
    又,曾文正联云:
    立千仞巅,慕鲁连子;
    无片言妄,希司马公。
    又,钱南园通政沣联云:
    爱半文不值半文,莫谓世无知者;
    作一事须精一事,庶几心乃安然。
    又,田东溪联云:
    于进步中求退步想;
    在忙时节作闲时游。
    均质朴近箴铭。
    予亦有联云:
    此心不滞物物,囿事事;
    于道求出天天,入人人。
    大庸王壬生正煦壬辰见赠一联云:
    更从何处得一妄语;
    每于介中见其和神。
    生造古劲,得未曾有。特以施之不谷,则无一似。
    记县人刘霖溪长城断皖南日,李祖惠赠之联云:
    观天地生物气象;
    听士民戴上讴歌。
    亦极浑成,即此可见刘治县之政。
    又,旧笥对联云:
    种树类培佳子弟;
    拥书权拜小诸侯。
    又云:
    夏鼎商彝,秦碑汉瓦;
    刘略班莪,贾策扬经。
    亦质实可嚼。
    宁乡崔晦贞暕工分书,予见其一联云:
    静几明窗参太极;
    孤灯夜雨读离骚。


    IP属地:河北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19-02-12 06:08
    收起回复
      2025-08-09 20:13:0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学了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9-02-12 07:35
      回复
        🐈


        IP属地:北京4楼2019-02-12 07:54
        回复
          每于介中见其‘和’神?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9-02-12 18:38
          收起回复
            已阅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9-02-12 18:52
            回复
              又见万寿宫屋壁一联云:
              一篱秋老蛾眉豆;
              三径晴供鹰爪兰。
              亦新颖不凡。
              又记二联均极朴峭,一云:
              小窗多明,使我久坐;
              入门有喜,与君笑言。
              一云:
              古鉴照人,如汤沃雪;
              春雨润物,自叶流根。
              友人陈吉甫纪善有一楹联云:
              事到万难,必须放胆;
              理无两可,总要平心。
              说理特真朴。
              又,某联云:
              看透人情知纸薄;
              经多时事觉山平。
              反衬语绝有致。
              予亦有赠广济刘蓟生公子寅淑联云:
              随缘穿衣吃饭;
              切实作事为人。
              盖亦作朴语而不似者。
              又记二联,一云:
              汾阳大富贵亦寿考;
              庐陵畜道德能文章。
              一云:
              大海有实能容之量;
              明月以不常满为心。
              摆落一切,然不知为谁氏之作。
              前慈利知县柳万泰有元宵灯联云:
              愿富岁斗米十钱,官吏乐民民乐业;
              对良宵千金一刻,灯光随月月随人。
              出幅愿望之词,宛然民牧口吻,足以传矣。
              又,宋小茗《耐冷谈》云:王扶九老为其县主征比,除夕戏书楹帖云:
              白发萧然,看他人儿女夫妻,千般恩爱;
              黄金尽矣,数此日油盐酱醋,百计安排。
              诘旦,主人入馆贺岁,见之恻然,赠以千金,买舟送之归。
              予往游澧县水月林,见壁上有对联绝佳,不知为谁氏之作。
              一云:
              诸子以南华为绝唱;
              列传惟太史得沈雄。
              一云:
              雪窗快展时晴帖;
              山馆闲临欲雨图。
              又二联,一云:
              蛟龙得雨海波立;
              凤凰在山天下奇。
              一云:
              长风生浪水无与;
              春气集林山不知。
              按,此可云言语妙天下。


              IP属地:河北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19-02-13 06:05
              收起回复
                茶陵尹白眉铭绰为予述旧作火铺对联,亦有别趣。
                一云:
                大烹以养;
                小住为佳。
                二云:
                君行且止;
                宾至如归。
                又见邓菽原守官鹿港时联云:
                集人三益,广我六廉;
                在天一涯,分地百社。
                盖台湾地皆以社名也。
                予亦有寝室神龛联云:
                如在其左右;
                以保我子孙。
                似尚不滞。
                往与伯眉以眼前名词属对,尹举“讼棍”,予对以“升麻”,众皆称善。因记门人朱少巽知事潧保四五岁时,号为聪慧,善属对。一日,邹某举“盘庚”字,且告系书名属对,则应声曰:“管子”。又指眼前事物曰:“天井。”于是徐睨邹曰:“‘地师’何如?”一座粲然。盖邹故堪舆家也。
                尹亦自述幼时常以“地丁”对“天子”,其父笑曰:“是儿异时必能精综钱谷。”尹又告其弟佩之提学铭绾,童日亦有“团鱼,扁鹊”、“仓庚,亭午”之对。
                又,有集《四书》中人名物事者,如“西子”对“北辰”,“王豹”对“史鱼”,皆极工颖。
                同治末,昆明刘巡抚琨罢官,侨居长沙,客座署联云:
                喜与不淡时务客饮酒;
                难为未识姓名人作书。
                语绝质朴。
                刘又揭书客座曰:“凡人之有求于我者,皆使我有求于人者也。与其使我求于人,何苦使人无求于我,人求我而我无以谢人,我求人而人有以惧我,则我失其为我矣。吁,可不惧哉!”
                《楹联三话》云:张兰渚师命章钜以汉隶作楹联,悬于厅事以自警,句云:
                戒之在色,戒之在斗,戒之在得;
                职思其居,职思其内,职思其忧。
                书后注曰:“三戒中惟‘在斗’二字,似与我辈身分不肖。曰斗,不必定指血气之勇也。既入名场,大凡奔竞与倾轧,皆斗象也,故须戒之。”
                按,此与上文皆可作仕宦座右铭。
                往在晏仲鼎宅见一联云:
                道义自高,如立六国相;
                著作极盛,可拟万石家。
                其晏自作耶,抑成联耶?然措语要不凡腐。
                又,武陵某宅门联云:
                处争竞世界;
                作完全国民。
                亦新而有体。
                又,江苏报录阎应元绝命联云:
                八十日戴发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
                六万众同心杀贼,留大明三万里江山。
                阎盖典史,清初守江阴抗王师而致命者也。


                IP属地:河北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19-02-16 15:32
                回复
                  2025-08-09 20:07:0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李篁仙联集:
                  我辈乃水火刀兵余生,稽首效华岳三呼,同报君恩同报国;
                  今日是长治久安天下,放胆唱升平一阕,半入江风半入云。
                  题金陵某庙戏台
                  送江水兮东流,一片芳洲,无恨因依杜蘅草;
                  浮洞庭而南下,万间广厦,此中多少栋梁材。
                  题鹦鹉洲湘人竹木公所
                  人如黄菊凋残,会中酒神寒,秋黯园林病司马;
                  我亦青莲摇落,念解衣情重,春深潭水哭汪伦。
                  挽汪玉笙司马
                  尔子孙绳绳,民弗福也,幸毋集翼于原田每每;
                  我黍稷郁郁,神其保诸,报以拊缶而歌呼乌乌。
                  题武进奔牛镇捕蝗演戏戏台
                  此地有首阳在前,握篆抚残黎,贪吏岂能识清圣;
                  况我是谪仙之后,下车宰故土,昧心何以对先人。
                  自题甘肃陇西县署,首阳指清人耿华国
                  何人当贾傅才名,忆江上祠堂,万里每萦芳草梦;
                  此处是燕山旧址,愿湘中子弟,大家争摘桂枝来。
                  题京师长沙会馆
                  长江数千里之间,论荆楚将才,惨淡功名全在水;
                  危崖百十寻以上,对梅花片石,轮囷肝胆尚思公。
                  挽彭玉麟
                  卅年为文字旧交,忆江上同舟,南岳神仙人亦老;
                  万感值艰难时事,属山阳闻笛,西河悲痛我如公。
                  挽郭筠仙
                  神居在七二峰之巅,骑鹤遥临,降福下垂桑梓荫;
                  旅邸开廿四桥以上,椎牛高会,荐羞中含藻萍香。
                  题南岳神殿
                  画船烟雨下潭州,会此间檀板金樽,乐府翻成望乡曲;
                  瑶瑟清音延帝子,听隔岸梅花玉笛,仙风吹送过江来。
                  题汉口长沙郡馆酒厅戏台联
                   


                  IP属地:河北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19-02-21 08:35
                  回复
                    ☕️


                    IP属地:北京11楼2019-03-02 14:54
                    回复
                      2019该有个活动了,老师。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9-03-03 01:13
                      收起回复
                        3.5不二联门早读
                        21、南京莫愁湖观音阁
                        湖上旧属女儿家,稽首慈云,愿佳丽尽生西土
                        图画今留元老像,翻身苦海,看英雄都付东流
                        观音阁,原在莫愁湖胜棋楼前的华严庵内,供观音像,故名。
                          此联以英雄儿女相对照。上下联中句皆切观音,别开生面。上联通过写湖的来历及对观音的祈愿,表达了对金陵女子的美好祝愿。
                          首句“湖上旧属女儿家”,点出了莫愁湖的由来,传说南北朝时,洛阳女儿莫愁为葬亡父,嫁与南京卢家为妇,住于湖边。莫愁聪颖美丽,人见人爱。后遭变故,坚贞不屈,投湖而死。继句笔锋忽然一转,从阁中观音像生发,引出尾句。“稽首慈云”犹跪拜观音,“愿佳丽尽生西土”,乃是上联的旨意。佳丽,称美好的女子,西土,即佛教所谓的极乐世界。下联借胜棋楼徐达像发挥,抒发了世事无常的感叹.徐达为明朝开国元勋,被封中山王,传在湖楼上与朱元璋下棋得胜。苦海,佛家语,喻人生痛苦。前冠“翻身”两字,有苦海无边、回头是岸之意。“看英雄都付东流”,感叹传说中徐达后来因朱元璋输棋恼羞而被赐毒酒自尽的悲惨下场。此联构思新颖,上联的末句写情致,下联的末句是悟境,情致缠绵多感,悟句发人深省。  (张君宝)
                        22、南京莫愁湖胜棋楼(一)彭玉麟
                        王者五百年,湖山具有英雄气
                        春光二三月,莺花全是美人魂
                        此联抒发了作者登临胜棋楼(此楼见前面所收联语介绍)时的感慨。上联“王者五百年”,出自《孟子.公孙丑》“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句。自朱元璋1368年定都南京至彭玉麟1864年率湘军攻陷太平天国天京(即南京),其间相距五百年。“湖山具有英雄气”,赞美湖山,亦有几分自诩之意。下联化用丘迟《与陈伯之书》“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句意,说春三月的莺花都是美人的灵魂所化。美人,指莫愁女。联语以现实结合历史、美人映衬英雄,既切景,又切人,艺术上甚具感人之力。  (蒋竹荪)
                        23、南京莫愁湖胜棋楼(二)王闿运
                          莫轻他北地燕支,看画艇初来,江南儿女无颜色
                          尽消受六朝金粉,只青山依旧,春来桃李又芳菲
                          此联为作者同治十年(1871)题写莫愁湖胜棋楼的原作,而传世且为人津津乐道者则属后改稿,改“无颜色”为“生颜色”,改“青山依旧”为“青山无恙”。上联赞莫愁女。莫轻他,犹言要重视之意。北地燕支,即北地姑娘,燕支犹胭脂,此称莫愁。后两句赞美其英姿,谓令江南女儿相形见绌、颜面无光。画艇初来,化用《乐府·莫愁乐》曲:“莫愁在何处7住在石城西。船子打两桨,催送莫愁来”之意。下联起首境界阔大,即景抒情。“六朝”,指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都以建康(南京)为都城。金粉,本指妇女妆饰用的铅粉,这里喻繁华绮靡的生活。“尽消受”三字,写湘军攻下太平天国的天京之后,尽情享受奢靡的生活,又把大批江南女儿带回家乡的情景,抒发了作者的不平和遗憾之情。但青山不改,桃李依旧芳菲,归结两句寄托了人事兴衰、江山永在的深深感慨。此联寄慨于湖光山色,出语自然纯熟,意境深远。  (张君宝)
                        24、南京清凉山寺 薛时雨
                         四百八十寺过眼成墟,幸岚影江光犹有天然好图画
                         三万六千场回头是梦,问善男信女可知此地最风凉
                         清凉山寺在南京汉西门外的清凉山上。林木繁茂,浓荫蔽曰,风光秀美,游人到此如入清凉世界。此联对清凉山寺景色特征作了描摹,表达了作者对佛教所持的否定态度。四百八十寺,泛指江南的寺庙,杜牧《江南春》诗:“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岚影江光,指清凉山、钟山、栖霞山等处山景和长江景色。上联认为不论兴建多少佛寺也终会成为废墟,而岚影江光永远是天然好图画。三万六下场,一百年,指人的一生。善男信女,信仰佛教的人。下联说一生作多少佛事,回头总是空梦一场,可是清凉山最风凉,不游实在可惜。此联情景交织,对仗工整,声调铿锵,且流露了作者留恋山水风光、脱俗清高之气。  (吴关镛)
                        25、苏州寒山寺(二) 陆润庠
                        近郭古招提,毗连浒墅名区,渔水秋深涵月影
                        傍山新结构,依旧枫江野渡,客船夜半听钟声
                          上联描画了古寺一派深秋景色。招提,寺庙。毗连,邻接。浒墅,指枫桥镇西北的浒墅关,境內多名胜古迹。下联突出古寺修复以后,在秋色装点中的风姿,巧妙地融入了张继诗中“夜半钟声到客船”句。此联绘景选词贴切精当,“涵”与“听”把古寺秋月之夜的幽静、空旷、高远描摹得十分传神。  (吴关镛)


                        IP属地:河北来自iPhone客户端13楼2019-03-05 07:33
                        收起回复
                          3.8不二联门早读
                          36.苏州怡园藕香榭(一)顾文彬
                          与古为新,杳霭流玉
                          犹春于绿,荏苒在衣
                          怡园在苏州市人民路,原为明代尚书吴宽旧宅。清光绪初为顾文彬(字子山,苏州人,曾任浙江宁绍道台)购得,扩建为私人花园。园中联语多为园主集唐宋元诗词而成,此联出唐司空图《诗品》。上联见《纤穠》“如将不尽,与古为新”及《委曲》“杏霭流玉,悠悠花香”。意谓将古人不尽之意加以翻新,有如委曲的烟,流动的玉,合乎自然之势。与古为新,园中山石构筑,虽仿效前人,亦有所创新。下联见《缜密》“犹春于绿,明月雪时”及《冲淡》“犹之惠风,荏苒在衣”。意谓春天绿染天地,而人们对柔风吹拂之感受则各有不同。荏苒,轻柔貌。联语用词典雅,描绘了眼前之景,抒发了愉悦之情,反映了士大夫文人的美学观点。  (商启予)
                          37苏州怡园藕香榭(二)
                          曲槛俯清流,暝烟两岸,斜日半山,横枕鳌峰,水面倒悬苍石
                          晴空摇翠浪,花露侵诗,槐熏入扇,凉生蝉翅,柳莺深锁金铺
                          这是一幅绘景佳构。上联一幅幅的画面把怡园藕香榭傍晚的山光水色表现得淋漓尽致。那精致的曲槛,潺潺的清流,日暮时两岸的烟霭,从半山腰照射出来的夕阳,横枕着的鳌峰,以及倒悬水面的苍石,都历历在目,风韵雅逸。下联写感受。这里景物随着时令季节而变换,舂日的晴空摇曳着翠绿的波浪,花上晶莹的露珠奸像要侵上诗页,槐树的香气随着扇子的摇动向人袭来,蝉翅的震动仿佛给人带来丝丝的凉意,垂柳的浓荫被锁在这深深的庭院里。
                            金铺,门上兽面形的铜制环纽,用以衔环,此处借指庭院。全联词采秀出,有诗的魅力。  (吴关镛)
                          38. 苏州唐寅墓 韩菼
                           在昔唐衢常痛哭
                           只今宋玉与招魂
                            墓在苏州城外横塘镇东北的王家村.唐寅字伯虎,号六如居士,江苏吴县人,明代著名画家,文学家,为苏州“四大才子”之一。他二十九岁中乡试第一,会试时因牵涉科场舞弊案被革黜,后佯狂归乡,以鬻画卖文为生。上联,唐衢,《唐国史补》说:唐衢“有文学,老而无成,惟善哭”。这里借用此典,表示对唐寅遭遇不幸的哀怜之情。下联用宋玉为屈原招魂,暗指清江苏巡抚宋荦为唐寅修墓的故事。宋玉,战国时楚人,辞赋家,相传为屈原弟子,曾作《九辩》。汉代王逸说,宋玉写《招魂》为屈原招魂。这里借用此典表示对唐寅悼念之情。作者借古喻今,借同情唐寅之笔,曲折地发抒自己有志难伸的情怀。  (吴关镛)
                          39. 苏州狮子林荷花厅 吴焕元
                          尘世阅沧桑,问昔年翠辇经过,石不能言,叠嶂奇峰还依旧 清淡只风月,于此地碧筒酣饮,花应解语,凌波出水共争妍
                          上联追叙往事。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曾游狮子林,并题“真趣”一匾额。人世沧桑多变。问此事,石不能答,叠嶂奇峰依然如旧。
                          刘沧《经炀帝行宫》诗:“此地曾经翠辇过,浮云流水竟如何?”辇,帝王或后妃所乘之车。下联写花月。清淡的风月之夜,在这里举杯畅饮。荷花似乎也能懂得人意,在水波中亭亭玉立,凌波出水,风姿卓绝,与风月争妍。碧筒,碧筒杯,古人于盛夏时用荷叶所制成的酒器(见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联语即景入墨,于叙事中绘景,寥寥几笔即勾勒出景物的神韵。  (吴关镛)
                          40苏州沧浪亭(六)薛时雨
                          百花潭烟水同清,年来画本重摹,香火因缘,合以少陵配长史
                          万里风流波太险,此处缁尘可濯,林泉自在,从知招隐胜游仙
                          此联是薛时雨在同治十二年(1873)沧浪亭重新修葺后所题。
                          上联独辟蹊径,以杜甫诗意提领,并以唐杜甫的草堂与宋苏舜钦的沧浪亭相提并论,由此显示苏舜钦在宋代诗坛上的重要地位。百花潭,指杜甫草堂。《太平寰宇记》:“杜甫宅在成都西郭外,地属犀浦,接浣花溪,地名百花潭。”烟水同清,既道出“百花潭水”与“沧浪亭水”一样的清澈,又紧扣杜甫《狂夫》诗“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的原意。画本重摹,比喻两个古迹修葺一新。以“因缘”一句过渡。杜甫号少陵野老,苏舜钦曾任湖州长史,两人都字子美,相配同论,顺理成章。下联转入所题景点沧浪亭上来,通过“流波太险”与“林泉自在”的强烈对比,得出归隐林园,寄情山水胜过飘忽不定,浪迹四方的结论。开端“万里风”代喻功名官禄。语出杜甫诗“天际秋云薄,从西万里风”(《雨晴》),“安得万里风,飘飘吹我裳”(《夏夜叹》)。“流波太险”四字谓世道险恶,是感叹人生之语,可谓警策之辞。缁尘,喻尘世污垢。濯,洗涤。林泉自在,呈现出人们在此悠游自得的神态。“从知”二字,道出这番感悟非突然而得,其间又蕴蓄着种种辛酸和矛盾。《楚辞》有悯伤屈原的《招隐士》篇,《文选》有借描述“仙境”以寄托情感的《游仙诗》,联语截为己用。  (张君宝)


                          IP属地:河北来自iPhone客户端14楼2019-03-08 07:20
                          回复
                            .14不二联门早读
                            名联分类辞典:浙江省
                            70.杭州西湖平湖秋月(四)江峰青
                            佳趣此偏多,量来秋水平篙,照我全身都入画
                            吟怀间不得,携有清风两袖,看花沿路去寻诗
                            首句写湖上亭台楼阁景物特多,作者倘佯其间,佳趣萌生不穷。量,这里是料看的意思。平篙,即一篙。下联谓吟诗的兴致不能间断,好在无官务缠身,“清风两袖”,十分自在。可以一路观花赏景,一路觅句寻诗。联语轻灵新颖,语句活泼洒脱。(张君宝)
                            71杭州西湖三潭印月 沈阗崐
                            记故乡亦有仙潭,看一样湖光,添得石桥长几曲
                            至此地宜邀明月,问谁家秋思,吹残玉笛到三更
                            此联为沈阗崐应俞樾之请所撰,俞樾书。三潭印月,为杭州西湖景点。上联以故乡胜景衬托“三潭印月”。故乡,谓浙江省的德清(俞樾为德清人)。德清的“仙潭”即莫干山上的剑潭。石桥建于雍正五年(1727),自南至北,是九转三回、三十个弯的九曲桥。下联写“三潭印月”宜入情调。三潭印月古来就是赏月胜地,有“天上月一轮,湖中影成之”之称,故言“宜邀明月”。此刻,天凉人静,秋思绵绵,但见月光、湖光、月影、塔影、云影交相辉映,融成一片,不知何处传来阵阵笛声,又增添了景色的幽静深邃。残,剩留。联语委婉温丽,充满诗情画意。  (张君宝)
                            72.杭州西湖三潭印月静凉轩 程云俶
                            天赐湖上名园,绿野初开,十亩荷花三径竹
                            人在瀛洲仙境,红尘不到,四围潭水一房山
                            静凉轩,旧在过九曲桥后“三潭印月”的中心绿洲上。上联写景观。湖水映天,中浮名园,犹在天上,故言天赐。开轩望去,一片绿色,干竿翠竹点缀着条条小径,池里荷花盛开,芬芳馥郁,使人目醉神迷。下联道感受。三潭印月空明澄净,夜深人静时,诚可濯魄醒心。红尘不到,突出了这纤尘不染的境界。四围潭水,显现湖岛形状;一房山,则形象描绘了岛中有一房假山,化用唐人李洞“半潭秋水一房山”句意﹒此联语气舒缓,与轩名正相应合。  (张君宝)
                            73.杭州西湖问花舫  熊香海
                            试看他春如醉,秋如醒,合四时间变幻景光,尽消凝晴姿雨态,夕霭朝晖,雪映霞酣,星初月午,安排着诗酒琴歌,话南渡当年,过去漫牵无限感
                            恰好这山为迎,水为送,买一篷儿拓开怀抱,遍探寻邃馆岑台,回楼古刹,名泉秀石,宠柳妍花,狎玩些烟波鱼鸟,算西湖此日,到来俱是有情人
                            上联从“时令变幻”角度描绘问花舫所见景色之美。围绕这个焦点,开头先总提一句“春”和“秋”的“醉”和“醒”,接着就大力铺陈:睛、雨、朝、夕、雪、霞、星、月,都消凝在诗酒琴歌活动过程中,把四时景光变幻刻划如一幅幅系列动画风光影片,又回溯当年南渡景象,用历史感慨加深今日游览的印象。下联从“拓开怀抱”角度描绘问花舫之游给人感受之深。围绕这一焦点,开头先总提一句“山”和“水”的“迎”和“送”,接着大力铺陈:台、馆、楼、刹、泉、石、花、柳,都奔赴到一篷儿(代指小船)里外,包括烟波鱼鸟,供探寻,供狎玩,如此幽胜,令每个见到的人都不能忘怀。到来,经过。杜甫《万丈潭》诗:“孤云到来深。”上下联分别从景和情角度铺叙出西湖问花舫登临景物之美,是此联主题,而铺叙、排比、对偶和“雪映霞酣”“星初月午”“名泉秀石”“宠柳妍花”等富有装饰性的词的创用,更加强了联语的表现力。  (何以聪)
                            74.杭州西湖西泠印社  吴昌硕
                            印岂无原,读书坐风雨晦明,数布衣曾开浙派
                            社何敢长,识字仅鼎彝瓴甓,一耕夫来自田间
                            西泠印社在杭州孤山,是研究金石篆刻的学术团体,建于1913年。上联写对西泠印社及浙派的回顾。从篆刻艺术来源、组织者的成员以及它的风格流派说明印社创立的宗旨。原,同源。
                            印,印章,这里指金石篆刻艺术。晦明,日日夜夜。布衣,没有官职的平民。浙派,著名的篆刻流派之一,山清乾隆时杭州人丁敬开创,继起者有蒋仁、黄易、奚冈、陈豫钟、陈鸿寿、赵之琛、钱松等七人,皆浙人,世称西泠八家,他们的特点是宗秦汉而取众家之长,多用切刀法,形成浙派风格。下联作者自我介绍。社何敢长,吴昌硕自创一派,曾任西泠印社社长,“何敢”是自谦之词。鼎彝瓴甓,指古代钟鼎彝器和陶砖瓦缶等,上面都刻有文字,常被作为篆刻仿效的范本。一耕夫,吴昌硕自称,作者出身贫穷,青少年时代曾历尽饥寒,也可以理解为一生耕耘于书画篆刻的艺术田野问。此联可作为西泠印社创立宗旨来读,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这个在我国篆刻史上有重要地位的艺术团体组织,而作者又是该社第一任社长,因此更有其史料价值。联语上下首句巧妙地嵌入“印社”两字。  (吴关镛)
                            75.杭州西湖孤山梅亭 林則徐
                            世无遗草真能隐
                            山有名花转不孤
                            亭在西湖孤山北麓。元代人为纪念林和靖,修葺其墓,并植梅数百株,又建梅亭。林和靖,名逋,北宋诗人。居孤山二十年,种梅养鹤,有“梅妻鹤子”的传说。他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咏梅名句流传至今。林逋也是名副其实的隐士。他在七言绝句《自作寿堂因书一绝以志之》中有“茂陵他日求遗稿,犹


                            IP属地:河北来自iPhone客户端15楼2019-03-14 07:13
                            回复
                              2025-08-09 20:01:0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up


                              来自手机贴吧16楼2019-03-23 14:1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