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吧 关注:241,591贴子:1,371,009
  • 65回复贴,共1

高层居民楼失去固定资产价值变成消耗品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我国高层居民楼不在具备投资属性保值属性。高层居民楼将和汽车一样成为具备损耗的消耗品。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9-01-29 22:49回复
    何以见得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9-01-30 21:48
    收起回复
      2025-08-10 20:00:1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高层房屋设计寿命就30-50年之间,到时候就会出现诸多问题。电梯维护,寿命到了换新,屋顶渗漏墙体脱落,主电线老化水管老化,排水管网改造等等问题。前面这些问题都是近几十年房地产开发,老旧房屋拆迁解决的,再过10年左右以前设计的高层建筑使用寿命期来到,但是房地产再持续高涨10年的可能性有多大?届时大量的高层建筑需要维护维修甚至成为危房不能再使用,开发商怎么拆?他不赚钱就拆不了。又会像最最开始的商品房住瓦房的还要给开放商钱拿楼房。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9-01-30 22:16
      收起回复
        很多人觉得有维修基金,前几天看了北京卫视的一档栏目向前一步,有几栋楼的电梯需要维护,电梯已经使用了12年,设计寿命15年,当时维修基金每户4500左右,做了一次防水就只剩2000多了,然后电梯维修要花15万每户要从新交几千元,而且是维修不是换新。在这之前这栋楼的业主爬了三个月电梯。维修完以后维修基金又为零了,到时候需要从新再交维修基金,按市场价格的2%交一户人又要交几万元的维修基金。再往后这栋楼要正常使用需要花太多钱了。要是哪天被鉴定为危房的话,要么加固要么重建。这大概就是为什么高层建筑没有投资性的原因吧。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9-01-30 22:23
        收起回复
          以前拆迁容积率低,通过调整容积率获得溢价,现在都是高楼,容积率不能变了,房子还是这么房子,开发商就没赚头了。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9-01-31 08:05
          收起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9-01-31 16:32
            回复
              有道理,但有一种情况,类似学区房之类公共服务好的地方并不会明显受影响,同样人口净流入的核心城区同样不大受影响,所以还是政策左右房价更多一些。其他无附加值的房产确实是楼主所描述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9-01-31 16:53
              收起回复
                个人很希望你对,但看看北京二环里和燕郊,恐怕现实又打脸了……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9-01-31 18:13
                收起回复
                  2025-08-10 19:54:1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以后不会再这样拆迁了,不光高层,多数多层也是如此。不出十年必定出现逆城市化,有钱人开始郊区搞独栋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9-01-31 20:11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