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平等自由和快乐吧 关注:618贴子:170,802
  • 82回复贴,共1

【小杂感】流行产品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流行产品

流行产品(包括文学作品、音乐作品、影视作品、饮食、婚姻等等,各行各业)满足了我们的低级欲望。以文学作品为例,比方言情和武侠小说,每一个人都假想自己是白马王子、白雪公主或某个武功高强的大侠,与美女帅哥逍遥快活,风花雪月,说些情话和狠话,不用上班,不用干活,不用挣钱……总之是,随心所欲,随性膨胀。这样的产品,它当然可以流行。为什么呢?

因为现实生活中的我们,苦逼的一天一天,一年又一年,很可能连一个老婆都讨不到,很可能嫁的都是一波又一波“渣男”。流行产品正好满足了这种需求,不管是江边桃还是路边果。

流行是一种市场需要。市场的本质就是人的本能欲望,所谓“食色性”也——人最本能的初级欲望。这是人的初级属性,我以为。

流行自然有它的存在价值,只不过说,如果我们站在人本升华的更高姿态来看,放置在一个更加广阔的天地界来审视考量,就会得出结论:仅仅满足低级欲望的产品是必需品,但一定不是好东西。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婚姻是一种流行产品,市场巨大,古今中外,无不处于垄断地位。它是生命于生活的必须品,但非好东西——高端品。

真正高端的产品,应该是让我们在体验中生机勃勃,痛苦重生,青春复返,永不沉沦。借用歌德的话说:跟随永恒的女性,我等向上、向上……

我们无法回到过往,但忆往昔峥嵘岁月,许多瞬间的美好会汇集一道,济济一堂,争奇斗艳!啊哈哈……“我胡汉三又回来了”!

——2019.1.13


IP属地:贵州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9-01-13 20:05回复
    不太赞同你的观点,但你的观点确实有其独到之处。


    IP属地:辽宁2楼2019-01-13 21:29
    回复
      2025-08-09 17:37:5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在我看来,与文中所谓的流行产品相对的,应该就是普通人,包括我们的一些基本需求与日常生活。可以说,每个人都躲不开且必须有一定的流行产品缠身,也就是说,生而为人,总有些东西是我们躲不开也不应该逃避的。独辟蹊径也好,脱俗与超越也罢,都只能是在此基础之上,不能逾越更不能无视它们。
      借用箱子的观点,婚姻属于流行产品,爱情当然就是可遇不可求的高端产品了:“让我们在体验中生机勃勃,痛苦重生,青春复返,永不沉沦...”。


      IP属地:辽宁3楼2019-01-13 21:36
      收起回复
        流行的圈子是有限的,而婚姻显然不是。。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9-01-14 13:46
        收起回复
          乱七八糟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9-01-14 17:26
          收起回复
            说“逑”
            ~
            “爱情”(局限我所认读的)在我这里并非“可遇不可求”,而是“路漫漫其修远兮”,谁都允许去上下求索。即,不是“遇”,而是“求”。这个,我跟很多人的“可遇不可求”的看法或感受确实有分别。古人云: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那么一个男子对“君子”的修炼,本身就是一种“求”的过程,我以为。
            ~
            关于这个“逑”,其实可以推演到一个“缘”。这不是“守株待兔”,更非“揠苗助长”,而是行+知,即原字“逑”的走+求。对称过来,一个女子对“淑女”的修炼,同理是一个“求”的过进程,即知行与行知的循环。当然,这里的“淑女”与“君子”,有其特定的语境。
            ~
            我骨子里对神童、超人、神仙之类其实不太感冒,相反的,承认大器晚成的人更靠谱。尽管我时常看的动漫作品都在彩绘放大神童、超能等角色。因为我其实更相信时间的力量感,相对空间而言。即便你是天鹅蛋,也必然会经历一个丑小鸭的成长过程。美丽的花蝴蝶也是丑陋的毛毛虫演化的。生命的苦难即成长过程,谁都注定挣脱不了,而是要循序渐进,循序渐进,再循序渐进。
            ~
            我认为一个真正拥有爱情信念的人,即便活到八九十岁都是这样:与初心对接,而不是“年轻时候的玩意儿”。即,不是生命的一段青春期,而是很自然而然的永恒律。人其实活的就是一天24小时,甚至眼前当下,瞬间的记忆与畅想联合的行动力:激情可以串起整个世界。
            ~
            长久以来,我一直在思考这个:为什么西方人热衷“市场”,而中国却努力“计划”呢?表面来看,是所谓的意识形态或者政治秩序。但往更深处,还是文化。在我目前的感受力里,西方的空间感更发达,而中国的时间线更长。
            ~
            西方文化里,生命不可预测:我们不知道明天甚至下一刻自己会不会句号“。”,所以努力活在当下,无线拓展空间。但在中国的古老文化中,集体生命是永恒的,是省略号“……”。这个文化根基就是基于“传宗接代”,我以为。所以,我现在认为这个很厉害。明白这点,中国有“愚公移山”,就不奇怪了:我没法完成的事,儿子继续,接下去是孙子、来孙、玄孙……子子孙孙。
            ~
            综上,“计划”与“市场”的路径,也就越来越有点意思了。
            ~
            ——2019.1.13 晚 通惠河畔


            IP属地:贵州14楼2019-01-15 07:54
            回复
              聊聊“路径”
              ~
              早晨起来,读了一些华为员工的工作感想,生发一点感悟:总觉得,一个成熟定型的中大型公司是学不来华为的。
              ~
              我觉得华为真正厉害的是华为秩序——华为系统的企业文化,这种东西不是说来就来的,是时间的累积财富。至于那些吃苦耐劳、跟客户死磕、客户为中心等等,都是表象形式,其实也是所有企业的公开秘密。
              ~
              成熟定型的公司,一旦学习复制华为,必死无疑,除非事先进行系统“变革”。因为不同的系统,运作的结果是不同的。这就好比我的实验室,一个电脑链接的两个色谱工作站:选择A,是727工作站;选择B,是838工作站。这两个工作站的运算系数是完全不同的,相同的数据,结果截然不同。
              ~
              一张白纸,可以画你想画的画,可以写你想写的字……但是,中大型公司,显然不是一张白纸。举个例子,你跟一个少女谈爱情,或许会有效。但是你跟一个少妇谈爱情,那就有点可笑了——但若换作谈婚论嫁就有戏了。我的意思是:爱情和婚姻,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内环境秩序——两个系统,A通道与B通道。
              ~
              基于这种认知,我觉得小型的公司,尤其是刚刚起步的微型公司,可以尝试。万事开头难,“难”就难在“种子”的选择,这意味着一个集体生命的周期。
              ~
              ——2019.1.15 晨 通惠河畔


              IP属地:贵州15楼2019-01-15 07:55
              回复
                “有些人满脑子的执见官司,见啥都一堆预设判断,抱怨,抑郁,愤怒,格格不入;而大智慧的人,都有点灰度哲学,那是赤子般纯粹,充满好奇心接纳所有发生,真常应物,自然而然。华为放空自己,接纳所有的发生,把所有冲击和挑战的合理性发挥到最大,视高品质绝活为尊严和个人荣誉。”
                ——王育琨《苦难生活任正非》


                IP属地:北京16楼2019-01-25 19:14
                回复(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