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兵器吧 关注:539,855贴子:4,215,780

公元一世纪的罗马重骑兵复原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中国香港1楼2018-12-04 11:07回复
    这张图是今年十一月鱼鹰社刊物”Roman Heavy Cavalry (1): Cataphractarii & Clibanarii, 1st Century BC–5th Century AD“的一张配图,基于保加利亚1965年发现的一座隶属于罗马时期乡野别墅大墓园中其中一个墓穴的出土文物。墓地坐落于Chatalka 河畔附近大概位子如下。大致断定为一世纪后半至二世纪后半这一时期,及罗马帝国早期的色雷斯行省。


    IP属地:中国香港2楼2018-12-04 11:15
    回复
      2025-08-07 20:45:3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该墓地为大墓园中的二号墓,墓主人身份显赫有大量的陪葬品其中包括了许多兵器盔甲。 根据附近区域的墓志铭研究,他的真名可能是Titus Flavius Dinis,一名当地的大祭司并且是色雷斯行省议会的一员。当然这一个结论是否属实并没有定论。在二号墓中一共发现了两柄铁剑,两面盾牌,六个铁矛头,55支放在箭囊中的三角形箭头的箭支,一顶护面头盔,和三种不同形制的铁甲残片分别是锁子甲,鳞甲和板条碎片。

      武装全部被安放于石棺周围,其中还包括被发掘者认定为“铁裤子”的腿部防具,不过这个推论很有可能有问题的,这个之后讲。


      IP属地:中国香港3楼2018-12-04 11:45
      回复
        首先讲一下墓主人的头盔



        出土的时候铁质的盔体腐蚀严重盔顶以及被泥土压塌,面具铜制不过很奇怪的是铜铁合金。护面顶部通过插梢连接于盔顶,底端两侧带有皮带用来在放下护面后保持闭合。面值有镀银的痕迹,盔体则有外表贴皮和镀铜的痕迹。

        头盔顶部两侧各有一个插孔,由于其内径过粗很有可能是用来安插装饰性的角饰。类似的带有角的青铜头盔在保加利亚的Bryastovets地区也有出土。

        这种传统可能源自于希腊或凯尔特人的影响,一直延续到了帝国早期。
        基于以上信息的2号墓的头盔复原可是说是相当华丽。


        IP属地:中国香港4楼2018-12-04 12:07
        回复
          头盔后的下一件防具是铁护喉咙。
          在最初的考古报告里铁护喉的下沿是由连接锁子甲的,不过现在的博物馆的原物上难以找到用来连接锁子的开孔。铁护喉由两块弧形铁板组成,使用合页连接表面有铜边装饰,同时铁片表面涂有红漆。穿戴完毕之后内径大约16厘米,高约7厘米。


          IP属地:中国香港5楼2018-12-04 12:22
          回复
            现在来讲一下关于本复原争议最大的部分,也就是这种复合的板鳞身甲。稍微关注古典时期具状的人想必都不会对帕提亚骑兵的形象感到陌生。基于3世纪陷落的dura europos一直中的壁画,帕提亚的骑兵的主流形象一般都是四肢环片身甲则是锁子甲/鳞甲加上腹部的长条型甲片。

            鱼鹰社的复原无疑有参考这种形象。 那么这种复原是否正确呢?答案是以目前现有的资料按照原物是无法下任何可靠的定论的。 二号墓的铁甲过于残缺很难体现盔甲完整时的面貌。一共三种形制的铁甲,其中最初报告中提到的连接于护喉的锁子甲本身已经腐朽殆尽只留下了铁锈大致可以看出原型。而博物馆内的二号墓出土文物里已经没有这块锁子甲了,唯一存留的一块上面有两个摆成V字形的铜片,无法判断属于盔甲的哪一部分。
            墓中的铁鳞甲甲片保存的情况要好一些,背面仍然有皮质残留很明显是较传统的罗马鳞甲的固定方式。铁鳞甲都带有中脊用于加强甲片的强度。在形制上二号墓的鳞甲并没有什么特殊之处,比较独特的地方是这些鳞甲片全部都是连接于墓中的板条的甚至有板条之下的例子。墓中的板条较为完整的有大致30厘米长7厘米宽这些板条上打有青铜铆钉活页能部件并和护喉一样部分铁条表面涂有红漆。甲片后面和鳞甲一眼存在皮质部件可以推断其连接方式应该是靠铆钉连接在皮面上。目前可以确定是这些板条和鳞甲连接有一些板条使用合页等青铜部件类似另一类罗马盔甲也就是常见的lorica segmentata“罗马环片甲”。


            很可惜的是这些板条和鳞片混搭的盔甲依旧十分破碎无法可靠的还原盔甲原貌。不过可供参考的资料并不是只限于一个潦草的涂鸦,仍然有部分出土文物可以用来参考这种甲的可能形象的,其中最接近的可能是瑞典文德时期出土的Valsgärde 8号墓的出土盔甲。和chatalka2号墓类似Valsgärde 8也出土了这种类似的细长铁条且两端都连接有锁子甲和chatalka的连接鳞甲的情况类似。

            参与挖掘的G. Arwiddson将它复原成了板链复合的身甲。

            当然这个复原也是存在众多争议的有不少学者认为这些铁条更有可能是铁护臂和护腿。

            有趣的是Chatalka在发现支持也被理解为四肢防御。在最早的考古报告里一些铁甲残片被理解为“铁裤子的一部分”而鳞甲则是关节的软连接部件。

            这个复原存在一些相当大的问题,因为选择竖向摆放的板条是不存在固定在下沿的鳞甲的,所有的例子都是和板条平行古典在板条长的一边,作为腿甲只可能包裹腿后而不可能作为膝盖关节,踝关节等处的连接部件的。作为护膝的短甲片是不见于现存的甲片中的,而大小上可以用来护膝的甲片实际上用合页连接的。

            不过即便使用这种甲片作为护膝这个合页也只能向前活动而不能向后不适合腿部活动,反而更适合作为肩甲。总结一下鱼鹰的这种复原实际上比腿甲更合理一点,也能很好的解释为什么铁板下用铁鳞这种加强防御的构造。


            IP属地:中国香港6楼2018-12-04 14:00
            收起回复
              除了盔甲之外chatalka 2号墓还有一点比较奇特,他就是世纪上墓中出土了所谓的“中式剑”







              IP属地:中国香港8楼2018-12-04 14:14
              收起回复
                面具太帅了吧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8-12-04 14:18
                回复
                  2025-08-07 20:39:3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当然萨尔马提亚风格在剑上也是有所展现的,比如剑柄末端的金饰,剑带上的铜件。


                  IP属地:中国香港11楼2018-12-04 14:23
                  回复
                    中式剑可信度多高?


                    IP属地:新疆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8-12-04 14:29
                    收起回复
                      Tobias Capwell 关于骑枪的论文里做实验,作为对照是有一组裸马使用夹枪的。
                      而罗马人是有四角马鞍的。你觉得我那句话算抬杠吗?


                      IP属地:中国香港13楼2018-12-04 14:29
                      收起回复
                        发完了吗
                        滋磁一下


                        IP属地:北京14楼2018-12-04 14:36
                        收起回复
                          横向的复原,不过这次只是爱好者的绘画了。


                          IP属地:中国香港来自iPhone客户端15楼2018-12-04 14:42
                          回复
                            赞 考古和实践胜过脑补千百倍


                            IP属地:北京16楼2018-12-04 14:4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