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看过国内余戈的《松山战役笔记》,对整个松山战役有细致的描写,除了指挥官、参战的部队、整个战斗的细节,还有很多当时参与其间的官兵、学者的回忆、文章及研究成果,既有宏观的视角,也有微观的观察,是一部伟大的著作。国内还一部类似的经典之作,陈悦的《甲午海战》。
而《最长的一天》是一部研究二战中一场关键战役——诺曼底登陆——的著作,看书名就知道本书关注的焦点就是那一天——1944年6月6日,也就是d日。在特定一天的时间里把漫长的战线铺开描写,展现出宏大的场面。作者是一名战地记者,他采用跟踪采访的方式追踪来几个有意无意踏入这场战役的几个人,即使他们都不是能发挥决定性作用的“小人物”。譬如“荷兰佬”舒尔茨,赢了很多钱,想想还是输掉吧,这样更有利于活着回来。譬如德军炮兵少校维尔纳普卢斯卡特,是他前沿炮兵阵地上最先发现盟军的“10000”艘舰艇来袭。譬如德国空军中校约瑟夫普里勒,战前坚决反对调走他的飞机,等到d日开战,他只有两架飞机——他和他的副官驾驶的僚机——开赴海滩攻击盟军。
在重要人物方面,也有盟军最高指挥官艾森豪威尔,为d日的选定举棋不定,这也让随时待命的部队备尝煎熬,长此以往士气低落将不能一战。德军西线b集团军总司令隆美尔元帅,沉着冷静,甚至还嘲笑盟军为什么没有选择天气条件更好的五月登陆,是不是自负得像败走华容道的曹操?
作者有《二战史诗三部曲》,其余两部分别是《遥远的桥,1944年市场花园行动》和《最后一役,1945年柏林战役》。可供参考的影视作品有同名的《最长的一天》和《遥远的桥》都是老片,另外《拯救大兵雷恩》绝对是不容做过的好莱坞战争大片,关于柏林战役,有一部《帝国的毁灭》,在作战方面讲得少一点,更多集中在4月下旬希特勒及第三帝国高层的应对。
而《最长的一天》是一部研究二战中一场关键战役——诺曼底登陆——的著作,看书名就知道本书关注的焦点就是那一天——1944年6月6日,也就是d日。在特定一天的时间里把漫长的战线铺开描写,展现出宏大的场面。作者是一名战地记者,他采用跟踪采访的方式追踪来几个有意无意踏入这场战役的几个人,即使他们都不是能发挥决定性作用的“小人物”。譬如“荷兰佬”舒尔茨,赢了很多钱,想想还是输掉吧,这样更有利于活着回来。譬如德军炮兵少校维尔纳普卢斯卡特,是他前沿炮兵阵地上最先发现盟军的“10000”艘舰艇来袭。譬如德国空军中校约瑟夫普里勒,战前坚决反对调走他的飞机,等到d日开战,他只有两架飞机——他和他的副官驾驶的僚机——开赴海滩攻击盟军。
在重要人物方面,也有盟军最高指挥官艾森豪威尔,为d日的选定举棋不定,这也让随时待命的部队备尝煎熬,长此以往士气低落将不能一战。德军西线b集团军总司令隆美尔元帅,沉着冷静,甚至还嘲笑盟军为什么没有选择天气条件更好的五月登陆,是不是自负得像败走华容道的曹操?
作者有《二战史诗三部曲》,其余两部分别是《遥远的桥,1944年市场花园行动》和《最后一役,1945年柏林战役》。可供参考的影视作品有同名的《最长的一天》和《遥远的桥》都是老片,另外《拯救大兵雷恩》绝对是不容做过的好莱坞战争大片,关于柏林战役,有一部《帝国的毁灭》,在作战方面讲得少一点,更多集中在4月下旬希特勒及第三帝国高层的应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