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吧 关注:703,602贴子:42,799,096

论西班牙大方阵和中国民兵正面作战能力的比较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rt.


1楼2018-08-19 15:24回复
    本帖较长.分:
    一,竞技场模式
    二,为什么比较西班牙大方阵和中国民兵正面作战能力
    三,为什么选人均3.6两装备费和年均27天训练量的民兵作为1580年前后的板鸭方阵的对手
    四,年均27天训练量的明朝民兵素质如何
    五,人均3.6两装备费组建出什么编制和装备的民兵
    六,装备明细
    七,一种作战推演
    八,简短总结
    等八个部分组成.其中第二到第六部分,是在说明给定的条件是如何来的.觉得长的人,
    可以不看,或先不看.先看第一,第七,和第八部分.


    2楼2018-08-19 15:25
    收起回复
      2025-08-07 14:45:4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第一章,竞技场模式
      因为这里考察的是被有些人号称"16世纪正面无敌","16世纪硬刚无敌"的西班牙
      大方阵的正面作战实力,所以为了避免一会出现不同的人,根据各自假设的不同的
      条件进行讨论,最后谈岔了的情况.这里就通过给定如下的"竞技场模式",来规范
      假设:
      第一,各自出兵方面:板鸭出3000名1580年左右的常规西班牙大方阵军,中国也出
      3000名1580年左右的人均3.6两装备费和年均27天训练量的民兵.
      第二,在双方本土的兵力集合点,各开一道只能供本方使用的通往"异空间竞技场"
      的传送门.来避免掉后勤问题,以及长途跋涉后的战斗力下降问题.
      第三,这个"异空间竞技场"是一个8公里长,6公里宽的地区.通过限制给定的区域
      来避免掉诸如放风筝,兜圈子之类的战术问题.
      第四,这个"异空间竞技场"是一个地形平坦,地面坚硬的地区.所以不会出现那些
      什么桥被压断了,什么运重炮的车陷坑里出不来了的情况.
      第五,这个"异空间竞技场"在当天早上8点开放后的24小时内,双方的军队都被限
      定在"异空间竞技场"最边缘的1公里*6公里的保护区出不去.直到第二天早上8点,
      大家应该都吃完早饭,列阵完毕后的时侯,准时同步撤掉保护区.通过给定这个限制
      来避免掉什么投毒啊,烧草场啊,晚上偷营啊,不定时骚扰让别人吃饭睡觉不安稳啊,
      趁别人没列好阵就冲啊之类的战术问题.
      第六,双方都在相当长的时间之前,就获得了两个加成:1,对面大致情报的了解.
      因为如果完全不了解对面,作战时就会出现各种不必要的错误,影响考察结果.
      2,基于对面大致情报,分别在"正常西班牙大方阵军应有的资源",以及"人均3.6两
      装备费和年均27天训练量"的资源限定下,进行装备和战术的调整.而这方面呢,
      中国民兵的调整我会给出,而西班牙大方阵反过来根据这个调整的调整,就请有
      兴趣的人,来给出了.
      第七,西班牙大方阵军的指挥官可能还需要额外的加一个"坚定决心"的加成,
      否则估计正常的指挥官,十有八九在见到中国民兵时就直接举白旗了.毕竟差距
      太大了.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下边就给出这支在"人均3.6两装备费和年均27天
      训练量"的资源限定下的中国民兵的情况.


      7楼2018-08-19 15:32
      收起回复
        先收藏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8-08-19 15:34
        收起回复
          这时可能有人要说了,你这不还是拿车怼人嘛?炮车一辆不少,火炮一门不少,
          反而是西班牙大方阵不准用重炮了.这是什么道理?
          道理是:第一竞技场考察的是包括重炮和骑兵在内的西班牙大方阵全要素的战力水平.
          而相对应的"类似戚继光轻车的手推炮车"装上所有东西,也就300千克以上.400千克
          不到的样子.所以如果地形可以走欧洲重炮车,则"类似戚继光轻车的手推炮车"自然
          可以走,反之如果是"类似戚继光轻车的手推炮车"不可以走的地形,那欧洲重炮车
          自然不可以走.
          第二,为什么在"地形复杂,只能够走西班牙大方阵的地区"仍然可以保留叶梦熊轻车?
          因为叶梦熊轻车的重量仅仅是"四人可抬",如果说地形已经复杂到连"四人可抬"的车
          都走不了的话,那西班牙大方阵就能走得了吗?
          第三,轻量化车营在大幅增加灵活性的同时,战斗力其实也是大幅下降的,所以怼上
          没重炮的西班牙大方阵,也就只能保持在第一竞技场的碾压水平而已,并不能明显的
          进一步提高碾压水平.这个道理,后边有详细说明.


          11楼2018-08-19 15:36
          回复
            第二章,为什么比较西班牙大方阵和中国民兵正面作战能力
            古代历史,是今天很少能派上用场的知识.古代军事史,则更是如此.
            因此,有些洋奴就利用这种知识盲点,通过偷换概念,断章取义等手法,来抹黑古代中国.而黑
            古代中国呢,一般不太会去黑汉唐,因为:
            第一,汉唐太强,不好黑.特别是汉代西方还有个罗马,到了唐代,欧洲就是中世纪了,黑唐很
            容易被人直接拿中世纪打脸.
            第二,在策略上,也不用黑汉唐.相反,通过"中国文明从汉唐的强盛期衰落到了不如从中世纪
            大坑里爬起来的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则更能说明中国文明本身就是不行的,而不是由于大
            青果因素才不行的.
            所以呢,要害时期,就是明代,特别是明朝后期.而黑的手法呢,常见的如下:
            明代中国已经落后于西方了;为什么呢?
            因为明代军事已经落后于西方了,为什么呢?
            因为当欧洲军队已经使用火绳枪甚至是早期燧发枪时,明军还在用火门枪,落后于欧洲一代
            到两代了.
            而如果具体到比较同人数的军队的装备的话,欧洲军队那普及的火绳枪和重火绳枪,难道不
            是远远领先于明军吗?而由这些先进火器所发射的强大火力,配合上欧洲军队那严整的长矛
            方阵,所构成的冷热兵器互相配合的军事机制,难道不是更加远远领先于明军吗?
            这种就是在正确的比较方式里引入错误的比较内容,从而得出错误的结论.为什么这么说呢?


            12楼2018-08-19 15:38
            回复(1)
              因为对于同属于农耕文明的中国文明和欧洲文明来说,比较军事实力,这一国家综合实力的
              重要体现,确实是一种相对合理的比较办法.所以比较方式是正确的.
              那为什么说比较内容是错误的呢?这里边有两个问题:
              第一,应该比较的是谁的火器更强大,而不仅仅是先进.一般的来说,拥有更先进装备的一方
              自然是更强大的,但这个并不绝对,比如说二战刚结束不久时的美国就在火箭,这种战略投送
              工具方面落后于苏联了.那这能说明当时美国的战略投送体系弱于苏联,乃至美国的国力和
              科技弱于苏联吗?不能,恰恰相反.正是因为当时美国的国力和战略投送体系强于苏联,所以
              美国才在火箭开发上没紧迫感.
              而这个道理在明代火器上,也一样.因为中国的国力和科技都远强于欧洲,所以明朝在火器
              发展上,大体上走了一条"加钱买装备"的路线,就是通过火器重型化,车载化,并选择成本
              更高的材料和工艺来提升水平.而欧洲那边没这么多资源,只能精益求精,所以双方的路线
              就不同,欧洲是:
              火门枪->火绳枪->燧发枪.
              明朝是:
              火门枪->火炮->更多的火炮
              那这样自然比较是谁的火器更强大,而不仅仅是先进.
              第二,应该比较同类型的部队.高机动部队和高机动部队比,正面对刚型部队和正面对刚型
              部队比.而不应该拿高机动部队和正面对刚型部队比.而更不应该拿高机动部队和和正面
              对刚型部队比正面对刚.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明军(包括战兵和民兵)的主要对手是脚底抹油的蒙古人和倭寇,所以很多明军都是
              追求高机动性而非堂堂之阵的.而其高机动性带来了远距离奔袭能力,如王越进行的"两
              昼夜奔袭三百三十里捣巢".设想一下,如果你是欧洲军队的指挥官,当你面对一支"虽然
              有确切情报几天前还在几百里外,但今天是不是会遇到就不知道了"的军队时,你要安排
              部队的行军,征收粮草等任务时,是多么的困难.



              更何况,按照当时欧洲军队平时只保留很少的常备军,战时再扩充的军制,以及实际的扩军
              时间.如果欧洲国家和中国接壤,而其君主又很不明智的和明朝开战的话,怕是八成连士兵
              都还没招募好,脑袋就已经先搬家了.
              所以,如果要和欧洲那种堂堂之阵方阵比正面对刚,那应该上的是同样搞堂堂之阵的明军
              车营.而不是一票追求机动力的部队.


              13楼2018-08-19 15:40
              收起回复
                但是,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反驳洋奴的谬论,而是要就用这个比较军事实力的办法来反堵
                洋奴的嘴,通过"直到明朝后期的中国,仍然可以用正面硬刚型民兵,在正面硬刚作战中,
                碾压以正面硬刚实力为豪的西班牙大方阵",来:
                我大欧洲火器领先,战术犀利啊,
                那为什么西班牙大方阵刚不过中国民兵呢?
                我大欧洲信仰坚定,武德充沛啊,
                那为什么西班牙大方阵刚不过中国民兵呢?
                我大欧洲科技发达,制造强盛啊,
                那为什么西班牙大方阵刚不过中国民兵呢?
                我大欧洲商业繁荣,经济发达啊,
                那为什么西班牙大方阵刚不过中国民兵呢?
                .............................
                这样就可以免掉很多无谓的口水了.


                14楼2018-08-19 15:40
                回复
                  2025-08-07 14:39:4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第三章,为什么选人均3.6两装备费和年均27天训练量的明朝民兵作为1580年前后
                  的西班牙大方阵的对手

                  明朝民兵,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其名称,种类,标准,纷乱繁杂.需要选择一个一般性的,
                  "民兵"的民兵.为什么这么说呢?


                  我们可以先从装备费上看.如以民兵中的骑兵"快手"为例:每年给12两银子,第一年加
                  12两银子,马死了补贴买马钱6两银子.这个标准,显然是非常高的.

                  我们再从训练时间上看.如以民兵中的"打手"为例:出现了常备型的脱产民兵,这种"民兵",
                  显然已不属于我们谈的一般意义上的民兵了.
                  所以如果我们讨论时,像冷吧米德南讨论明军和欧洲军队对比时拿出欧洲宪骑兵和明军
                  比那样,拿出"快手"的装备费和"打手"中的常备脱产兵的训练期来说事的话,那就完全
                  丧失讨论的价值了.


                  15楼2018-08-19 15:44
                  回复
                    吼吼,梦影的帖子,先顶后看。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8-08-19 15:46
                    回复
                      那么,怎样的民兵才算比较"民兵"呢?不妨来看下这个:

                      装备费是3.6两银子,战时军饷是7.2两银子.
                      在"是否常备"方面是:临时征召,临时训练,遇警调用,事平复为民.
                      在其水平方面,我们只能泛泛的知道这种一种能冲锋的火器兵.
                      那么先谈装备费,装备费是3.6两银子,这是什么概念呢?

                      是万历朝鲜之战时,明军士兵一个月的战时军饷.

                      又或者说,是明朝普通人,三到四个月的工资.那这个钱,可以算是
                      很"民兵"了.


                      17楼2018-08-19 15:46
                      收起回复
                        那么再来谈下训练.虽然"临时征召,临时训练,遇警调用,事平复为民."这个标准,
                        也很"民兵",但我们很难得知训练了多久,当然,实际情况可能就是训练时间长短
                        不一,水平参差不齐.那么,有没有个大概呢?

                        倒也有,明朝曾经出过相应的民兵管理办法.民兵在春夏秋这三季9个月的时间里,
                        每个月训练2天;在冬季的3个月里,每个月训练3天.全年训练时间为27天,十年审
                        核一次.当然,这个就不是只训练一年,而是多年的了.不过这每年只训练27天,
                        也是很"民兵"了.
                        所以,我选用了人均3.6两装备费和年均27天训练量这两个标准来作为我所讨论的
                        明朝民兵的标准.


                        18楼2018-08-19 15:47
                        回复
                          马克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20楼2018-08-19 15:48
                          回复
                            第四章,年均27天训练量的明朝民兵素质如何
                            那么,这种民兵的素质如何呢?
                            在史料中,我们除了模糊不清的知道他们是"能冲锋的火器兵"外,其它的所知甚少.所幸的是,
                            这种民兵的训练模式却在古代中国长期存在过,可以让我们有所借鉴,这就是西周和春秋前期
                            时的训练模式.



                            也是类似的在四季的农闲间隙进行训练,也是也是类似的春夏秋三季训练时间较少,冬季较多.

                            也是类似的需要训练多年.那么当时的训练成果如何呢?


                            可以在低速状态下保持严整的车步协同阵型.


                            21楼2018-08-19 15:50
                            回复
                              2025-08-07 14:33:4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第五章,人均3.6两装备费组建出什么编制和装备的民兵
                              那么,那么,这种民兵在装备上又如何呢?又能编成怎样的编制呢?
                              我们可以把这3000民兵编成6队,分别是前队,后队,左队,右队,加强队,中军队,每队各500人:
                              前队:500人,5人手推佛朗机炮车小组,50组;5人近战兵小组,50组;
                              后队:500人,5人手推佛朗机炮车小组,50组;5人近战兵小组,50组;
                              左队:500人,5人手推佛朗机炮车小组,50组;5人近战兵小组,50组;
                              右队:500人,5人手推佛朗机炮车小组,50组;5人近战兵小组,50组;
                              加强队:500人,5人手推威远炮车小组,50组;5人近战兵小组,50组;
                              中军队:500人,包括了各类指挥,侦察,勤务等等各类人员.
                              其中前后左右4队,组成明朝标准的车营队型,空心方阵的前后左右4个边.


                              从早期的郭登车营到成熟期的戚继光车营,均是如此.


                              23楼2018-08-19 15:5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