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回复贴,共1

【武侠】兰亭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2016年学校图书馆的“遇见”主题的征文,一时兴起写了篇武侠~


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18-07-25 20:58回复
    阳春三月,清明方过,谷雨未至,会稽山间已见过了初虹,山阴县内杨柳新芽已绿却是无有桃李,行人皆道无花可看,偏偏那满城草木香由不得人不仰头去寻一抹飞红。
    城外山峦亦是青翠秀美如少女妆初成,城中人应时而行,着青衣,踏郊野,然此刻早已过了申时,出城路上多是回转之人。小齐却是向出城的方向而去,路上行人三三两两,前呼后应,虽说习武之人身法灵便,可他背上还负了个长条形包裹,一路上碰着他人箩筐背篓,好不狼狈。
    三年前小齐到过山阴一回,彼时这路边还没有那么多字画摊子,字画摊子中也没那么多《兰亭集序》。
    “这位公子可要来瞧瞧我这……”摊贩见他书生模样哪肯轻易放过,捧着卷轴拦上前来,小齐刚要退后无奈背后过了个挑夫,他不敢再躲,只得任那小贩拉到摊前展开卷轴细细讲解。
    自去年年末居于山阴县外的“江南凤”言鼎号称寻到了兰亭真迹,未明真假,《兰亭集序》的摹本便在这会稽城中遍地开花。小齐哭笑不得,那摹本上墨迹尚新,也不知是哪家教书先生或落第秀才的大作,他心中轻叹言鼎在武林中算得上炙手可热,当时大举门人之力寻书,今日又邀文坛武林中人共鉴手中《兰亭集序》真伪,就连自己亦在此列,说得风雅,实际上是炫耀实力罢了。
    天色已然渐晚,面前小贩却正把那摹本夸得天花乱坠,小齐只得打断他指向卷上:“这般说可就不对了,你看这里……”
    奈何那人正说到兴头上,径自滔滔不绝,反堵得小齐说不出话来,挂着不知如何是好的笑容直往后缩脚跟。
    “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矣……呵,妙极!”身后忽有人声,不仅小齐讶异回头,那小贩也是一愣竟停了嘴上功夫去找那说话人。不想身后只见一酒楼招子临风扬,抬头才见二楼 阑干处坐了个青年人,背上铁弓,腰间长剑,提着酒壶望着他们。
    小齐朝他一笑,心中很是佩服,自己指的正是那句,那青年距此十丈有余,想来目力极佳,刚想打个招呼,那人却是从二楼跳将下来,翻身立在小齐身旁,抛了角碎银在小贩手上,一拢卷轴提了便走,也不管后头两个作何感想,眨眼不见踪影。小齐见这阵仗,趁着那小贩发愣,赔笑向他道声得罪,赶紧朝城门去了。
    小齐到兰亭时已近酉末,兰渚山下一里开外便有言鼎门人守卫接引,品鉴之地设在曲水岸边,正是言鼎有意效仿当年流觞之趣。小齐来得略迟,此刻岸边人影绰绰,皆是武林文坛内大有名望之人,正各自交谈叙话,小齐交游不多,便静静地伫立一旁。
    两岸火把高照,四周亮如白昼,而曲水源头处设一主位,旁边更有两支松油大烛。片刻后,自鹅池方向走来一壮年男子,方面长髯,筋信骨强,腰间又悬宝剑,一看便知是习武之人,装束却是褒衣博带,一派儒士气度,此人自然是言鼎。
    宾主寒暄方毕,随从便将一书卷托在朱漆大盘上奉了上来。王右军之书历来备受敬仰,而《兰亭集序》名满天下,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在座多是名士鸿儒,闻说兰亭真迹,早已心圌痒难耐,又迟迟不见言鼎命人将书卷捧来,愈加跃跃欲试,却忽然眼前一暗,两岸火把一齐熄灭。众人大为诧异,儒生不解武功只作是有人欲夺右军真迹而动了手脚,慌张喧哗起来。
    此时方闻言鼎解释道:“右军字如游龙惊鸿,我特择十五良夜,借月华而观字,岂非比那等凡火清雅?”
    众人一时静默,片刻后便交口称赞,道是言鼎不仅武艺精绝,志趣亦是高雅。言鼎听此十分受用,即命置杯溪中,宣布品鉴开始。
    书卷首至江南名士卢恒处,老先生年逾六十,气度沉稳,不徐不疾地将卷轴拉开,方细看一眼却匆匆将书卷展至卷尾,上下浏览数次,失声道:“这怎能是兰亭真迹?”
    此言一出,满座皆惊,言鼎最是焦急,哪里还坐得住,喝道“快燃火把”,便疾步向卢恒处赶来。众人也是差异非常,争相一睹卢恒手中卷轴。小齐心下直道不妙,却难从人丛中挤过去,他正兀自着急,身后却又生出异响。


    2楼2018-07-25 21:00
    回复
      2025-07-22 14:32:4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沙发


      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18-07-25 21:00
      收起回复
        “什么?”郎月仙急道,而小齐已是轻叹一声。
        “三人成虎,众口铄金,言鼎为防内情败露,倒同你一般打算,我还怪他明明要鉴书,却偏挑昏暗夜晚,连火烛都没有一支,原来是经不起推敲的冒牌货。若是今晚这些人都说言鼎手中的就是真迹,就算它其实是假的又能如何?虽然在座也无人见过真本,但将它毁去岂不最是保险?哈,好一招扬威武林的把戏。”邹越似是听了一个绝妙的笑话,心情大好,索性推开木门凭栏而立,回头见小齐还闷头站在机关消息前,半开玩笑道:“莫说我不解风情,管他摹本赝品,在我看来,只是一部兰亭。别管那些了,言鼎看来有话要说。”
        小齐只得放下机关走了出来,向楼下望去,言鼎正指挥门人将游龙阁团团围住。
        “有把握吗?”
        “没有。”
        “你不必如此的。”
        邹越却笑问:“你能为友舍命,为何我不能?”
        “你并非……”
        “那你又是为何呢?莫说你与郎毅是好友,我不是问你为郎毅雇我盗换书卷的事。”邹越见小齐露出了很疑惑的表情,知道自己是猜中了他的心思,“我本来怀疑你要将《兰亭序》据为己有,现下想来我真是糊涂。我未按计划行圌事已与你毫无干系,你却为何要救我和郎月仙而自陷死地?你这样的人,又怎会贪图一部兰亭?”
        “……其实我想问的是你为什么愿意替我换书”小齐想了想又补充道,“而且……郎姑娘是你救的,我一叫你,你就来了。”
        “知己难遇啊……虽然你夸人的方式很特别。”邹越一愣,旋即笑起来,身处游龙高阁,四野崇山峻岭,竹林溪流尽收眼底,又逢春夜风清,月明星稀,心中颇为畅快,想那日暮春修禊怕也不过这般光景,兴致忽来便道:“待此事毕,你我再游兰亭如何,我不懂诗书,共醉一场可好?”
        小齐眼睛一亮,欲答,却闻阁下言鼎呼喝:“齐公子这般行圌事,暂得所爱,终致祸端,不如速将兰亭真迹归还!”
        邹越心内直道他太煞风景,见小齐出言欲驳,便挥手拦下。
        “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倒不如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何必拘泥生死?你强取豪夺,倒是理直气壮。”邹越纵声回答,又向小齐低语,“ 我们手中并无真迹,你可能证明言鼎强夺之事?”
        “死到临头还妄想构陷他人,难道你有证据?”听得阁下言鼎果然如此诘问,小齐行至栏前,将一枚小印托到邹越面前,向他点点头便朗声道,“《兰亭集序》乃‘书狂’郎毅所藏,言鼎夺书杀人,我手中自有证据!”
        邹越尚不明就里,便听得小齐大白真相,心中笑了句“你倒利落”,却对他所言一心全信,再不想探明究竟,只道既有知己两人,不过搏命一场,放下肩头铁弓箭囊,“铿锵”一声便是长剑入手。
        言鼎仍是冷笑:“明明无凭无据,竟还敢口出……”
        “待我取你性命,便将证据向在场诸位细细道来!”邹越手中剑遥遥一指,剑势方起,他忽然回头道,“给我写幅字吧。”
        阑干处了不见邹越踪影,小齐才明白后一句是对他说的,怔了怔便温和地笑起来,思绪忽然回到了与郎毅引为知己的时光,回过神却见郎月仙已从阁中取来文房四宝,他道句多谢,提笔未落,目光却追向了邹越。
        言鼎镇定自若似已胜券在握,悠然开口道:“你与那姓齐的有几年交情,何需为他卖命?”
        “今日相遇,引为知己。”言鼎见邹越足下一点,声音已是从背后传来,“生死之交。”
        两人说话间不约而同暗催内力,阁上观战的小齐自然听得明白,微微一笑似有所悟,凝神敛息,笔锋翻然侧落,下了第一笔。
        邹越剑法灵动飘逸,更倚仗轻功高绝,过处寒光星布有若飞雪,但见绵密剑影袭向言鼎。言鼎以内力见长,剑意深沉,一柄剑上暗挟内力,出招时劲力吞吐,竟有风雷之势,凭内力激荡将邹越的快剑一一化解。
        邹越于背后言鼎出剑,斜劈横抹,言鼎方要回转,邹越身形甫动已到他身前,回剑如勒马缰,此招似直实曲,刚中见柔,表面似无花巧,暗中却行变化,避过言鼎剑锋竖劈而下取他胸腹。
        小齐笔上力道一滞,缓去疾回,笔势微斜。
        言鼎急变步伐,提剑翻腕防下邹越攻势,出招时劲力暴涨,邹越知他内力深厚,并不正面相抗,周旋几招后剑尖连番疾挑如雏鸟争食,荡开一剑便翩然跃起。
        小齐听楼下金铁交鸣,却从容不迫,力集笔尖,驻锋提笔。郎月仙时而看楼下双剑缠斗,时而看小齐挥毫纸上,只觉那剑影交错与墨迹纵横之间互得神韵,似有关联,却说不出个所以然。
        邹越自恃轻功高强,欲在空中迎敌,便落在竹梢上,言鼎冷笑,提剑追来。邹越借力跃出,出剑如鸟雀振翅,削向言鼎喉管,言鼎以攻为守反刺邹越眉心,不想邹越身形一矮,剑刃只擦过他顶上绡巾。而邹越已然变招,力送剑身,回剑横扫,砍入言鼎腰圌际。
        这一招看似已不及招架,言鼎却急中生智,一脚踏在邹越膝头,倒翻而起,邹越方才那一招志在必得,只攻不守,被言鼎踏中膝头,饶是轻功卓绝亦难阻下坠之势,言鼎趁机崩剑击他双目,他偏头堪堪避过,足点竹梢再度跃起,不想竹枝柔韧化去他大半力道,低头却见言鼎平平一剑刺出,似无花巧,却犹如白虹贯日,蛟龙一般袭来。
        邹越身在半空,新力未生,旧力已尽,他明白这招避不过也接不下,心道不过以死相酬,索性提剑迎上。


        5楼2018-07-25 21:02
        回复
          郎月仙在阁上已惊呼出声。小齐牙关暗咬仍是不为所动,长撇为掠,短撇为啄,行笔峻利,刹那间便到了最后一笔,逆锋轻落,转折处铺毫缓行笔势似滞,转瞬却见他已然收锋,手腕一提那笔便掷在楼板上。
          郎月仙只觉面前疾风扫过,小齐已窜到邹越箭囊前抽箭以暗器手法发出,正送到邹越脚下,邹越借力腾跃恰恰躲过言鼎那一剑,回头又见小齐将铁弓与箭抛来,扬臂接下,指搭利箭,张弓如望月。
          弦响,箭破空,逆锋而行,穿入言鼎咽喉。
          言鼎的尸体从半空中堕下,邹越脚下再无借力之处,只得落地时就地一滚化去坠势,方站起,围观众人都朝他涌来,那边小齐也下了游龙阁,与郎月仙疾奔而来。
          方鼎门人有欲出手报仇者皆为邹越所制,余者不敢妄动。
          小齐赶来将那枚小印传示众人,邹越好奇,也拿来一瞧,那印章刻有“欣遇”二字,却不似其他印章一般刻为反字,刀工稚拙,不像是出自小齐之手,正纳闷,听得小齐解释。
          “在下八年前于浮珑山中结识‘书狂’郎毅,同爱兰亭,既成挚友,书画多得他指点,还从他处习得篆刻之法。我因奉师命寻药,不得久留,便刻圌章为临别赠礼,却因初习篆刻,匆忙之中错刻正字。当时郎兄初获兰亭真迹,蒙他不弃,竟以此印替他私印盖于卷上。诸位验看印记新旧与文字笔画,便知言鼎夺书确有其事。”
          “你家的真迹,怕是真找不回来了。”邹越悄悄对郎月仙说,却拉着她退到了曲水边。小齐以假作真,言鼎门人就算知晓内情,斥小齐作伪也必将败露勾当,同样,既认定此卷为原本,他们也再无理由去寻那真迹了。
          郎月仙却似浑然未闻,只望着那蜿蜒溪水发呆,忽然溪中水花四溅,两人定睛一看,是一具被挑飞的尸首,看打扮是言鼎门人。天色未明,草木溪流在邹越眼中皆是深浅不一的灰色,他却犹能想象出在清澈溪水中漫延的腥红。
          小齐不知何时也站到了他们身边,游龙阁下嘈杂依旧,他对着那尸体看了一会儿,解释道:“宾客推举几位武林大家牵头,共讨言鼎以示公道。”小齐拿着那两卷《兰亭序》摹本,面带愧疚之色,对郎月仙道,“抱歉。”
          郎月仙轻笑摇头,却接过了小齐手中书卷,抱拳施礼:“家父能遇阁下实乃大幸,多谢二位。”
          说罢转身离去。
          邹越见小齐一脸黯然,便出言宽慰:“我不懂书法,却知万事万物皆有尽时。其实藏书者众,真正为之倾心者又有几何?兰亭遇言鼎是不幸,但能遇‘书狂’与你,已是不枉。”
          “你还想来吗?”小齐指指溪水中那具尸首,探手递过一张宣纸,低声道:“世间再无兰亭。”
          邹越想书中那日天朗风清,朋友相携,右军作序时怎料百十年后有人会因它损身殒命,血染曲水,亦是唏嘘,待接纸一看,上面墨迹新干,赫然一个“永”字,激斗中,他竟看出自己剑术自“永字八法”中来,心头阴霾尽扫,禁不住取笑小齐:“你怎就不明白呢,兰亭得失,岂是一书之故?”
          小齐茫然,抬头见邹越眼睛里笑意满满,更是不解。
          “右军世称书圣,也只有在那时那刻才写得出这样一部兰亭,后世又有几人可得?”邹越见小齐眉头舒展,知道他心中已渐渐明了。
          “人之相与,俯仰一世,知己几何?郎毅于你,你于我邹越,与君相遇,如遇兰亭。”
          -完-


          6楼2018-07-25 21:03
          回复
            _@不似雪- 我回来啦,这是原创哈


            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18-07-25 21:06
            回复
              阿泽居然还记得我......呜呜呜呜呜呜呜呜TAT今天第二次老泪纵横呜呜呜........
              该死的作业!放开我!我要看阿泽的文啊QAQ!


              8楼2018-07-25 21:14
              收起回复
                顶顶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8-07-25 23:41
                收起回复
                  2025-07-22 14:26:4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还是熟悉的味道,就在我准备追文时......完......


                  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18-07-27 11:57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