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手感上,这支149作为一支EF尖的钢笔,阻尼会比Lamy恒星要大完全是一件意料之中的事。但当钢笔真的到手并且开始书写的时候,楼主发现149 EF尖和Lamy恒星 F尖在阻尼上的差距要小于Lamy的F和EF,当然Lamy和龙的品控不可相比。
总之在阻尼上,149并没有给适应了恒星的楼主带来任何“艰涩”的感觉,不过也确实传达出一种我从未感受到过的笔尖在纸上的触感——149的阻尼传达出一种类似低振幅但高频的振动感,或许是因为18K金的弹性吧,同样是新笔,这种好像是错觉一样(当然也有可能是真的)的振动感真的要比过往的那种涩感好太多了。
而在逸彩的加持下,149在日常笔记的使用过程中十分清晰地传达出流畅但是克制的书写感,从不飞白,但在写小字时也不曾有任何墨水的堆叠。
鉴于在不久的将来我就会再一次面对爆肝essay的考验,我决定在那场考试中切换两只笔的使用,从而进一步评测两只笔在这种极限状态下的书写体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