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大家好,我是你们的梅毒斯,哦不,你们的逍遥哥哥。今天的主角乃是这位来自IKBC家的选手,期待已久的静音红轴C系列键盘。

作为一名低端码农的我,自从每天的输入量提升以后,之前的黑轴狂魔已然是甘拜下风了。在买了A大的静电容之后,又死皮赖脸的借来了部门老大的HHKB玩了一阵子,深深的感觉到,男人,还是要对自己好一点。输入量大了以后,哪怕是用原厂红轴,一天下来也会觉得手指很疲惫,有时关节都会不舒服,尤其是小拇指最为明显。每天吃着碗里的用着静电容,却又希望锅里能出现一把能够满足我需求的机械键盘,毕竟静电容的手感和机械键盘还是很不一样的,并且我对机械键盘还是有着蜜汁情怀。直到在微博上看到IKBC家推出了这把静音红轴的键盘,让我瞬间心动不已。话不多说,下面是正文,阅读时间约3-5分钟。




呐,这就是延续了IKBC一贯作风的包装部份了。附赠的配件中规中矩,防尘罩是个好东西,能够送防尘罩的厂家,一般我在开箱的一瞬间都会对它们有一些第一印象的好感。钢丝拔自然也是必不可少的。(吐槽一下原厂,我记得原厂键盘好像连钢丝拔都不送的)



如图所示,键盘的外观看上去跟普通C系列并无区别,依然是这样的典雅。键帽同样使用的是PBT材质,说到这里又让我想起了之前F104上那套双色PBT键帽,那套键帽的手感让我念念不忘,可惜后来不产了。IKBC的键帽一直以来都有别于市面上的很多低价PBT键帽,从骨子里透漏出他家把钱花在刀刃上的血统,在键帽这种直接影响于手感的部分做到了优秀。不过这里吐槽一句,键帽的一些细节问题还有待改善,最突出的就是注塑点,也不知道是不是我这把键盘刚好碰上了,不过想想这个入门的价位,要什么自行车。
线材部分并没有采用键线分离的设计方案,而是采用了传统的一体化设计。这里多说一句,其实在我心里一直都不认为,键线分离和一体化这两个方案,哪一套拥有绝对的优势,纵然现在键线分离非常普遍。便携性上,键线分离确实更加方便,但多了这么一个环节,也就多了一个可能出问题的点,可靠性上并不如一体设计。

终于说到这把键盘最大的特点了,就是这个粉嫩嫩的静音红轴。其实说实话,第一次在微博行看见定价的时候,我以为IKBC是不是学坏了,也开始提价了。毕竟这把键盘除了轴体,其他部分和普通的C系列没什么区别,价格却提高了一百元。知道后来在网上看见了散轴的价格,才发现还是我错怪它了。去老鸨子店里看了一眼静音红轴散轴的价格,十块钱两个,这明显比普通轴体的价格高了许多,499的这个价格,应该也是因为轴体成本的上涨带来的提价。原来,IKBC还是那个踏实做产品的傻小子。
静音红轴对比于普通的红轴,在内部结构上有很大的不同。静音红轴在轴体开关滑动的轨道中增加了TPE弹性体组件,配合两段式降噪结构,将触底以及触发所产生的摩擦声减少到了最低,此处的设计,有效的减少了敲击键盘时产生的声音。而在保护指关节方面,借助静音红轴内部的缓冲垫设计,按键触底和回弹中多了一个缓冲的过程,按键不再是直接砸在定位板上,日积月累下,也不会让你感觉到手指过于疲劳,有一种道法自然的和谐感。

说到手感这种主观性非常强的东西,大家就仁者见仁了,在这里我只是说出来我自己的使用感受。对比于高逼格静电容HHKB以及A大的国产静电容,这把IKBC的静音红轴机械键盘在敲击时没有静电容那种噗嗤噗嗤的感觉(大家不要想歪了啊),感觉得到非常柔和舒适,回弹的时候干净利落,给人一种身轻如燕的体验,声音确实比普通红轴要静音了很多,并且发出的声音比较闷,离开一定距离后就基本听不到了。不知道是不是我的错觉,总觉得静音红轴的压力克数好像比普通红轴要小一些,但是官方提供的数据是相等的。

外设圈曾经流传过一句话,叫做青轴鬼见愁,红轴万金油。纵然是有些夸张,但也确实反映出了其中的问题。我日常在办公室干活的时候,最烦的就是听到青轴噼里啪啦的声音,安安静静的做个美男子不好吗。这把IKBC推出的静音红轴,第一感觉好似是鸡贼提价,但具体了解以后你会发现,这依然是一把诚意满满的匠心之作。一把做工扎实,手感上乘,打字时存在感非常低的键盘,同时又拥有着中低端的价位,总结下来还是非常值得一买的。
关于这把静音红轴的测评到这里就结束了,感谢阅读,如果在您选购键盘时能够有一定的帮助,就算我没白写这篇文章。也欢迎大家在这里积极讨论,发表自己不同的看法。如果再碰到有意思的产品,还会继续给大家上手测评。再见。

作为一名低端码农的我,自从每天的输入量提升以后,之前的黑轴狂魔已然是甘拜下风了。在买了A大的静电容之后,又死皮赖脸的借来了部门老大的HHKB玩了一阵子,深深的感觉到,男人,还是要对自己好一点。输入量大了以后,哪怕是用原厂红轴,一天下来也会觉得手指很疲惫,有时关节都会不舒服,尤其是小拇指最为明显。每天吃着碗里的用着静电容,却又希望锅里能出现一把能够满足我需求的机械键盘,毕竟静电容的手感和机械键盘还是很不一样的,并且我对机械键盘还是有着蜜汁情怀。直到在微博上看到IKBC家推出了这把静音红轴的键盘,让我瞬间心动不已。话不多说,下面是正文,阅读时间约3-5分钟。




呐,这就是延续了IKBC一贯作风的包装部份了。附赠的配件中规中矩,防尘罩是个好东西,能够送防尘罩的厂家,一般我在开箱的一瞬间都会对它们有一些第一印象的好感。钢丝拔自然也是必不可少的。(吐槽一下原厂,我记得原厂键盘好像连钢丝拔都不送的)



如图所示,键盘的外观看上去跟普通C系列并无区别,依然是这样的典雅。键帽同样使用的是PBT材质,说到这里又让我想起了之前F104上那套双色PBT键帽,那套键帽的手感让我念念不忘,可惜后来不产了。IKBC的键帽一直以来都有别于市面上的很多低价PBT键帽,从骨子里透漏出他家把钱花在刀刃上的血统,在键帽这种直接影响于手感的部分做到了优秀。不过这里吐槽一句,键帽的一些细节问题还有待改善,最突出的就是注塑点,也不知道是不是我这把键盘刚好碰上了,不过想想这个入门的价位,要什么自行车。
线材部分并没有采用键线分离的设计方案,而是采用了传统的一体化设计。这里多说一句,其实在我心里一直都不认为,键线分离和一体化这两个方案,哪一套拥有绝对的优势,纵然现在键线分离非常普遍。便携性上,键线分离确实更加方便,但多了这么一个环节,也就多了一个可能出问题的点,可靠性上并不如一体设计。

终于说到这把键盘最大的特点了,就是这个粉嫩嫩的静音红轴。其实说实话,第一次在微博行看见定价的时候,我以为IKBC是不是学坏了,也开始提价了。毕竟这把键盘除了轴体,其他部分和普通的C系列没什么区别,价格却提高了一百元。知道后来在网上看见了散轴的价格,才发现还是我错怪它了。去老鸨子店里看了一眼静音红轴散轴的价格,十块钱两个,这明显比普通轴体的价格高了许多,499的这个价格,应该也是因为轴体成本的上涨带来的提价。原来,IKBC还是那个踏实做产品的傻小子。
静音红轴对比于普通的红轴,在内部结构上有很大的不同。静音红轴在轴体开关滑动的轨道中增加了TPE弹性体组件,配合两段式降噪结构,将触底以及触发所产生的摩擦声减少到了最低,此处的设计,有效的减少了敲击键盘时产生的声音。而在保护指关节方面,借助静音红轴内部的缓冲垫设计,按键触底和回弹中多了一个缓冲的过程,按键不再是直接砸在定位板上,日积月累下,也不会让你感觉到手指过于疲劳,有一种道法自然的和谐感。

说到手感这种主观性非常强的东西,大家就仁者见仁了,在这里我只是说出来我自己的使用感受。对比于高逼格静电容HHKB以及A大的国产静电容,这把IKBC的静音红轴机械键盘在敲击时没有静电容那种噗嗤噗嗤的感觉(大家不要想歪了啊),感觉得到非常柔和舒适,回弹的时候干净利落,给人一种身轻如燕的体验,声音确实比普通红轴要静音了很多,并且发出的声音比较闷,离开一定距离后就基本听不到了。不知道是不是我的错觉,总觉得静音红轴的压力克数好像比普通红轴要小一些,但是官方提供的数据是相等的。

外设圈曾经流传过一句话,叫做青轴鬼见愁,红轴万金油。纵然是有些夸张,但也确实反映出了其中的问题。我日常在办公室干活的时候,最烦的就是听到青轴噼里啪啦的声音,安安静静的做个美男子不好吗。这把IKBC推出的静音红轴,第一感觉好似是鸡贼提价,但具体了解以后你会发现,这依然是一把诚意满满的匠心之作。一把做工扎实,手感上乘,打字时存在感非常低的键盘,同时又拥有着中低端的价位,总结下来还是非常值得一买的。
关于这把静音红轴的测评到这里就结束了,感谢阅读,如果在您选购键盘时能够有一定的帮助,就算我没白写这篇文章。也欢迎大家在这里积极讨论,发表自己不同的看法。如果再碰到有意思的产品,还会继续给大家上手测评。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