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资讯视频图片知道文库贴吧地图采购
进入贴吧全吧搜索

 
 
 
日一二三四五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0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补签。
连续签到:天  累计签到: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8月02日漏签0天
周口二高吧 关注:6,435贴子:488,226
  • 看贴

  • 图片

  • 吧主推荐

  • 视频

  • 游戏

  • 3回复贴,共1页
<<返回周口二高吧
>0< 加载中...

余秋雨:古道西风

  • 只看楼主
  • 收藏

  • 回复
  • 天堂—地址不详
  • 95%兯
    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一
  中国的很多路,都是千年古道。路面、路基当然都会发生很大变化,但是,作为一个个聚居点之间的最近距离,作为人们为了生存必须穿越的基本轨迹,其实变化不大。因此,我们的双脚,每天都在踩踏着唐宋元明清的兴奋和疲惫,处处都在重复着不知重复了多少次的叹息和眼泪。
 
  也许正因为重复太多,习以为常,我早已不习惯沿途怀古。要怀的东西难于计数,而且历来又有那么多人怀过,我们何苦为了写文章而伪装敏感和天真?但是,当我走在山东、河南一带时,心情发生了变化。我会经常停在路边,一次次前顾后瞻,不看别的,就看路。这是因为,那些路上曾经留下的脚印,太古老、太著名、太重要了。
  现在,山东、河南一带的道路都修得很好,已经达到国际一流水平。那是应该的,因为这些道路的奠基工程,早在三千多年前就已经开始。那时候,地球上并没有几条像样的路,哪儿都是野草禽兽,一片荒昧。
  我曾经在殷墟遗址不断地向东了望,遥想着一条古道上的大批行走者,由东朝西而来。那是商王朝首都的一次大迁徙,由国王盘庚带领。他们的出发地,是今天山东曲阜,当时叫奄。他们的目的地,就是殷,今天的河南安阳。
  这次大迁徙带来了商王朝的黄金时代,也极大地提升了中华民族的早期生命力。我们从甲骨文、妇好墓、青铜器中看到的那种伟大气韵,都是这次大迁徙的结果。但是,当时商王朝中有很多贵族是不赞成迁都的,盘庚遇到了极大阻力。
  我们今天在《尚书》里还能读到他为这件事发表的几次演讲。这些演讲不知后人是否加过工,但我想,大体上还应该是这位三千三百年前真正的“民族领路人”的声音。
  听起来,盘庚演讲时的神情是威严而动情的。
  他说:你们责问我,为什么要惊动无数臣民,把他们迁到远处去。我不知道你们要与我争辩什么,我只想说,过去,每当灾祸降临,历代先王总是带领着百姓迁徙远方,从不留恋他们亲手缔造的原有都邑。我这次作出这个决定也是这样,是为了拯救你们而迁都,而不是因为你们有什么罪,故意用这种方式惩罚你们。我要带你们到一个新的都邑去,其实早就该迁了,没迁,是我的过错。我已经听到先王的在天之灵在一次次责问我:“你对我的百姓为什么这样不负责任?”正是为了提醒我们尽快迁徙,先王降下了灾情。
  有时,盘庚的口气转向愤怒,可以想象他此刻把目光转向了一些什么人。他说:你们这些人,心中藏着邪恶的念头,聚敛财物,倨傲放肆,蛊惑民心。你们上了船又不愿渡河,直到这条船朽漏倾覆,到时候只能大家一些沉溺。今后,有谁还“不吉不迪,颠越不恭,暂遇奸宄”,我不仅不让他们迁到新的都邑里去,还要消灭他们!
  盘庚又转过身来了,口气变得温和,说:你们不要受骗,坏人正是在利用你们身上的毛病让你们犹豫不决。你们应该听我的命令,迁徙的计划不会改变了,跟着我吧,赶快出发,到新的都邑去,创造新的生活!
  ……
  于是,迁都的队伍浩浩荡荡出发了。
  有很多单辕双轮的牛车,装货,也载人。商族在建立商王朝之前,早就驯服了牛,被王国维先生考证为商族“先公”之一的王亥就曾在今天商丘一带赶着牛车,到有易部落进行贸易,或者直接以牛群作为贸易品,这便是中国最早对“商业”的印象。因此,商人驭牛,到盘庚大迁徙时早已驾轻就熟。至于乘马,早在王亥之前好几代的“相土”时期就已经学会了,但不太普遍,大多是贵族的专有。迁徙队伍中,更多的是负重行走的奴隶,簇拥在牛车、马骑的四周,蹒跚而行。
  向西,向西。摆脱九世衰乱的噩梦,拔离贵族私门的巢穴,走向太阳落山的地方。西风渐紧,衣衫飘飘,远处有一个新的起点。



  • 天堂—地址不详
  • 95%兯
    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接下来的问题是,孔子向老子问了什么,老子又是怎么回答的?这就有很多说法了,不宜轻易采信。其实,各种说法都在猜测最大的可能。我觉得有两种说法比较有意思。一种说法是,孔子问老子周礼,老子说天下一切都在变,不应该再固守周礼了。另一种说法是,老子以长辈的身份开导孔子,君子要深藏不露,避免骄傲和贪欲。
  如果真有第二种说法,那就不大客气了。但在我想来,却很正常。当时,三十余岁的孔子还没有著书立说,名声主要产生在故乡鲁国,远在洛阳的老子对他并不太了解。见到他来访时的车马仆役,又听说是鲁昭公提供的,老子因此要他避免显耀、骄傲和贪欲,是完全有可能的。
  按照老子的想法,周王朝没救了,也不必去救。一切都应该顺其自然,那才是天下大道。过于急切地治国平天下,一定会误国乱天下。因此,他的归宿,是长途跋涉,消失在谁也不知道的旷野。
  孔子当然不赞成。他要对世间苍生负责,他要本着君子的仁爱之心,重建一个有秩序、有诚信、有宽恕的礼乐之邦。他的使命,是教化弟子,然后带着他们一起长途跋涉,去向各国当权者游说。
  他们都非常高贵,却一定谈不在一起,因为基本观念差别太大。但是,凭着老子的超脱和孔子的恭敬,他们也不会闹得不愉快。鲁迅后来在小说《出关》中构想他们谈得很僵,而且责任在孔子,这是出于五四这代人对孔子的某种成见,当然更出于小说家的幽默和调侃。
  认真说起来,这是两位真正站在全人类思维巅峰之上的伟大圣哲的见面,这是中华民族两个精神原创者的会合。二千五百二十年前这一天的洛阳,应有凤鸾长鸣。不管那天是晴是阴,是风是雨,都贵不可言。
  他们长揖作别。稀世天才是很难遇到另一位稀世天才的,他们平日遇到的总是追随者、崇拜者、嫉妒者、诽谤者。这些人不管多么热烈或歹毒,都无法左右自己的思想。只有真正遇到同样品级的对话者,最好是对手,才会产生着了魔一般的精神粹砺。粹砺的结果,很可能改变自己,但更有可能是强化自己。这不是固执,而是因为获得了最高层次的反证而达到新的自觉。就像长天和秋水蓦然相映,长天更明白了自己是长天,秋水也更明白了自己是秋水。
  今天在这里,老子更明白自己是老子,孔子也更明白自己是孔子了。
  他们会更明确地走一条相反的路。什么都不一样,只有两点相同:一,他们都是百代君子;二,他们都会长途跋涉。
  他们都要把自己伟大的学说,变成长长的脚印。



2025-08-02 12:24:5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栤靑oO
  • 75%兯
    6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
 宝,
 这么喜欢余秋雨么。
 。。。。。。。 
 顶顶~ 
 飘赱~ 
 韩尐栤,亲笔


  • 栤靑oO
  • 75%兯
    6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
 顶类手疼 
呆夸夸蛤 
::::::::::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
  • 3回复贴,共1页
<<返回周口二高吧
分享到:
©2025 Baidu贴吧协议|隐私政策|吧主制度|意见反馈|网络谣言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