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现代广告
时间:2008-12
作者:李明合
(本文选自08年最后一期现代广告杂志。虽然已经大二,自身感觉还是对广告的学习存在很多困惑,比如实践学习与理论学习的关系该如何把握,广告专业的选择又该怎样和自身兴趣有机的结合,等等。而这些问题又恰恰是这篇文章所涉及到的。新学期马上又要到了,专业学习也该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当初的一些认识放到现在或许已经跟不上我们专业学习的步伐,或者我们原来所想的可能就是错误的,需要我们提早来纠正。今天把看到的这篇文章放到这里,真心希望对本文,或其他一些问题感到困惑的你,能把自己的想法写在这里,我们一起交流。最后祝大家在新学期学业有成,新年有新希望!本文在学院百度吧也有发表。)
老师在一问暗室的墙壁上为学生打开了一个小洞,让你可以窥到外面的一点风景,如果这风景正是你感兴趣的,那接下来就要靠你自己的努力打开一扇能走出去的门
教学之余兼任班导师工作,今年正好接手新生班,发现一些专业认识上的误区严重影响到了学生的积极性,眼看着一些学生已经在办理退学手续,真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于是在开完专业座谈会后,索性把这几年专业教学上的一些感想,整理成文字拿出来与同行交流。在专业学习上,学生主要存在以下七个误区。
广告就是创意
广告业最强调创意,认为“创意是广告的灵魂“。结果很多大一学生就会把学广告等同于做创意、想点子,把创意理解成广告的全部。“创意至上论”直接导致一些新生尤其是调剂生的迷茫:“这个专业不适合我,因为我这个人最不擅长搞创意,脑子里面没那么多鬼点子。”还有学生认为搞创意很有意思,“这个最适合我了,我就喜欢幻想,满脑子的点子”。结果随着学习的深入,发现还要学习很多与创意没有直接关系的课程,没想象中那么好玩,于是开始失望。
其实这是一个社会性误解,一提到广告,多数人就会想到创意,点子。在很多场合,创意也是被广告人提及最多和最为标榜的名词。由于作品展示是相对直观的活动,更容易分享交流,所以很多讲座会偏重创意,结果大家觉得广告公司就是做作品创意。大学的教学安排,是按学生的认识规律,由浅入深逐步展开,学生刚接触广告时,首先会接触很多有关创意、设计和作品赏析类的课程。结果学生也会觉得广告主要就是创意设计。所以,对刚接触广告的学生来说,有必要先了解大学的排课特点,深入以后就会发现事实上涉及广告运作规律研究的课程所占比重更大,广告创意并不是广告的全部,甚至只是广告的一小部分。
时间:2008-12
作者:李明合
(本文选自08年最后一期现代广告杂志。虽然已经大二,自身感觉还是对广告的学习存在很多困惑,比如实践学习与理论学习的关系该如何把握,广告专业的选择又该怎样和自身兴趣有机的结合,等等。而这些问题又恰恰是这篇文章所涉及到的。新学期马上又要到了,专业学习也该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当初的一些认识放到现在或许已经跟不上我们专业学习的步伐,或者我们原来所想的可能就是错误的,需要我们提早来纠正。今天把看到的这篇文章放到这里,真心希望对本文,或其他一些问题感到困惑的你,能把自己的想法写在这里,我们一起交流。最后祝大家在新学期学业有成,新年有新希望!本文在学院百度吧也有发表。)
老师在一问暗室的墙壁上为学生打开了一个小洞,让你可以窥到外面的一点风景,如果这风景正是你感兴趣的,那接下来就要靠你自己的努力打开一扇能走出去的门
教学之余兼任班导师工作,今年正好接手新生班,发现一些专业认识上的误区严重影响到了学生的积极性,眼看着一些学生已经在办理退学手续,真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于是在开完专业座谈会后,索性把这几年专业教学上的一些感想,整理成文字拿出来与同行交流。在专业学习上,学生主要存在以下七个误区。
广告就是创意
广告业最强调创意,认为“创意是广告的灵魂“。结果很多大一学生就会把学广告等同于做创意、想点子,把创意理解成广告的全部。“创意至上论”直接导致一些新生尤其是调剂生的迷茫:“这个专业不适合我,因为我这个人最不擅长搞创意,脑子里面没那么多鬼点子。”还有学生认为搞创意很有意思,“这个最适合我了,我就喜欢幻想,满脑子的点子”。结果随着学习的深入,发现还要学习很多与创意没有直接关系的课程,没想象中那么好玩,于是开始失望。
其实这是一个社会性误解,一提到广告,多数人就会想到创意,点子。在很多场合,创意也是被广告人提及最多和最为标榜的名词。由于作品展示是相对直观的活动,更容易分享交流,所以很多讲座会偏重创意,结果大家觉得广告公司就是做作品创意。大学的教学安排,是按学生的认识规律,由浅入深逐步展开,学生刚接触广告时,首先会接触很多有关创意、设计和作品赏析类的课程。结果学生也会觉得广告主要就是创意设计。所以,对刚接触广告的学生来说,有必要先了解大学的排课特点,深入以后就会发现事实上涉及广告运作规律研究的课程所占比重更大,广告创意并不是广告的全部,甚至只是广告的一小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