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了下,在此吧停留了长达一个半月,跟我平日之作风完全背道而驰,细想,告别是需要的。看我历史记录就知道,除了求助帖,我几乎不怎么发帖,也不喜欢回复。贴吧对我而言就是问了问题、拿了资源就跑的工具,我对贴吧而言就是问了问题、拿了资源就跑的路人。今次各种关于末日时的发帖与回复,已完全是破天荒了。不过,本次发帖也算是真的最后次了。至少,无论有没有第二季,本吧吧务改朝换代前不复还。当然,也许那时候该吧已经比死水还要死了。
说些关于我个人的杂谈吧。对于我为人处世的风格,一直就一句话概括:以理性为准、以逻辑为纲、对待一切问题均犹如学术、以严谨的目光看待一切事物。我厌恶废话,面对问题从来直指核心;我推崇精神分析学,因为家庭原因,我厌恶流于形式的表面情感(受意识修正的情感),我热衷于分析人的根源情感(不受意识修正的情感),这种习性同时被我带入到了非现实世界,以至于哪怕是被创作出来的作品我也最为看重里面人物的内在行事逻辑;我崇尚人权,因为家庭原因,当年在历史课上认识到了“我不认可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这句话后,它就成了我人生的启蒙宣言,是我的人权思想诞生之始。即便在网上,我从不侵犯他人的权益亦从不骂人,我亦会去维护喷我的人的合理言论权。4年前,网络实名制未见雏形时,我就在贴吧对某个恼羞成怒大骂我三条街的人说过这句话:“我在此的任何言论,无论何时何地对任何人开放,且我的任何言论都能用作日后在法庭的呈堂证供。”我那时就已表明立场:但凡我存在任何不当言论,任何人都可以用我的历史记录或是直接起诉我、或是公开声讨我。时至今日,乃至未来,我也一直践行。
我从不介意与人争论,这是我在大学投身学术时就已有的习惯,不过若想使我就争论话题发表言论,必然会是依据先行——无依据,不发言。争论使人类进步,争论必然至少能使一方看到自己的缺陷。在此引用Robert Aumann的结论:【若争论不欢而散,必有一方是虚伪】如果是两个理性而真诚的真理追求者争论问题,争论的结果必然是二人达成一致。若有兴趣去查阅其推导过程,就能发现导向结果的正是依据(信息)的强度。科学家也会拉帮结派,也会有各种偏见,也会以证明别人错了为乐,但是所有科学家有一个共同优点:他允许你改变他的想法。在争论中,优秀的科研工作者从来都是诚实的,而且都乐于见到一个强有力的能支撑某个理论的依据诞生,哪怕自己曾经坚信的理论与被这个新发现的依据所支撑的另一个理论不符。我虽不是科研工作者,但我始终愿意保证理性且真诚的心——我允许你改变我的想法,只要你能拿出强于我的依据。【理性思维是为了求真,不是为了求赢】
可以说B萌之后我仍在此的本心一是让自己了解这部动画作品,二是为了让对该作有兴趣的人认识这个极其优秀且独特的动画作品,而不是看东西纯凭感觉,发表言论纯凭风向,在自身认识尚未到位的时候即四处菲薄。我也清楚地知道之所以能使我坚持不懈做这种事的动力完全来自于一个少女——珂朵莉。或许有人会认为这完全是闲得氮疼,然而…恩,是的,还真没有错,从B萌开始前我就已经闲得非常氮疼了,还有全体B萌参与者估计也都闲得氮疼了。这还是我人生首次如此闲得氮疼,这也是我5年来首次自嘲着“这很不理性,这真不理性”却依然义无反顾做下去的事,因为每当想起这位少女,就觉得没法不去这么做。不过,生活仍要继续,对于少女,无论我做什么,她的命运都已结束;对于他人,无论我做什么,我所能留下的也只能是那一纸分析所代表着的对少女的回忆。
下周,我即要启程,前往斯卡布罗集市的故乡,开始新的征程。学术之道看来仍将持续,理性之道我也将永远践行。只不过,这个夏天之后,多了一个被我一生铭记的少女,我也会铭记与各位一同为珂学奋斗过的时光。
“您是要去斯卡布罗集市吗”“请代我向那儿的一位女孩问好”“她有着被记忆染红的蓝色长发”“她曾是我的挚爱之人”
“是的,我即将前往斯卡布罗集市”“我一定会向那位女孩问好,即便她已不在”“她一定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女孩!”
说些关于我个人的杂谈吧。对于我为人处世的风格,一直就一句话概括:以理性为准、以逻辑为纲、对待一切问题均犹如学术、以严谨的目光看待一切事物。我厌恶废话,面对问题从来直指核心;我推崇精神分析学,因为家庭原因,我厌恶流于形式的表面情感(受意识修正的情感),我热衷于分析人的根源情感(不受意识修正的情感),这种习性同时被我带入到了非现实世界,以至于哪怕是被创作出来的作品我也最为看重里面人物的内在行事逻辑;我崇尚人权,因为家庭原因,当年在历史课上认识到了“我不认可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这句话后,它就成了我人生的启蒙宣言,是我的人权思想诞生之始。即便在网上,我从不侵犯他人的权益亦从不骂人,我亦会去维护喷我的人的合理言论权。4年前,网络实名制未见雏形时,我就在贴吧对某个恼羞成怒大骂我三条街的人说过这句话:“我在此的任何言论,无论何时何地对任何人开放,且我的任何言论都能用作日后在法庭的呈堂证供。”我那时就已表明立场:但凡我存在任何不当言论,任何人都可以用我的历史记录或是直接起诉我、或是公开声讨我。时至今日,乃至未来,我也一直践行。
我从不介意与人争论,这是我在大学投身学术时就已有的习惯,不过若想使我就争论话题发表言论,必然会是依据先行——无依据,不发言。争论使人类进步,争论必然至少能使一方看到自己的缺陷。在此引用Robert Aumann的结论:【若争论不欢而散,必有一方是虚伪】如果是两个理性而真诚的真理追求者争论问题,争论的结果必然是二人达成一致。若有兴趣去查阅其推导过程,就能发现导向结果的正是依据(信息)的强度。科学家也会拉帮结派,也会有各种偏见,也会以证明别人错了为乐,但是所有科学家有一个共同优点:他允许你改变他的想法。在争论中,优秀的科研工作者从来都是诚实的,而且都乐于见到一个强有力的能支撑某个理论的依据诞生,哪怕自己曾经坚信的理论与被这个新发现的依据所支撑的另一个理论不符。我虽不是科研工作者,但我始终愿意保证理性且真诚的心——我允许你改变我的想法,只要你能拿出强于我的依据。【理性思维是为了求真,不是为了求赢】
可以说B萌之后我仍在此的本心一是让自己了解这部动画作品,二是为了让对该作有兴趣的人认识这个极其优秀且独特的动画作品,而不是看东西纯凭感觉,发表言论纯凭风向,在自身认识尚未到位的时候即四处菲薄。我也清楚地知道之所以能使我坚持不懈做这种事的动力完全来自于一个少女——珂朵莉。或许有人会认为这完全是闲得氮疼,然而…恩,是的,还真没有错,从B萌开始前我就已经闲得非常氮疼了,还有全体B萌参与者估计也都闲得氮疼了。这还是我人生首次如此闲得氮疼,这也是我5年来首次自嘲着“这很不理性,这真不理性”却依然义无反顾做下去的事,因为每当想起这位少女,就觉得没法不去这么做。不过,生活仍要继续,对于少女,无论我做什么,她的命运都已结束;对于他人,无论我做什么,我所能留下的也只能是那一纸分析所代表着的对少女的回忆。
下周,我即要启程,前往斯卡布罗集市的故乡,开始新的征程。学术之道看来仍将持续,理性之道我也将永远践行。只不过,这个夏天之后,多了一个被我一生铭记的少女,我也会铭记与各位一同为珂学奋斗过的时光。
“您是要去斯卡布罗集市吗”“请代我向那儿的一位女孩问好”“她有着被记忆染红的蓝色长发”“她曾是我的挚爱之人”
“是的,我即将前往斯卡布罗集市”“我一定会向那位女孩问好,即便她已不在”“她一定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