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修身的专用吧 关注:3贴子:401
  • 14回复贴,共1
.


IP属地:福建1楼2017-09-06 07:30回复
    一学期跑120公里打卡,大学生健康须有执指鞭之教?
    近日,某高校在开学典礼中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体育第一课”,不仅有体育老师现场讲授基础体育理论带领学生学习锻炼动作,还为学生们立下了大一大二学生每学期需得完成120公里跑,不合格者重修体育课的规矩,引发大量关注。
    据悉,近三十年来,全国青少年体质连续下滑,各个高校都颁布了一些督促学生体育锻炼培养学生健康意识的措施。而智能手机APP的兴起,也为学校的监管提供了许多的便利。如该校的一学期120公里跑,其中的30公里必须在早上的6:30-7:30,分三十次上传到APP。
    不同于学生“怨声载道”,许多家长表示欣慰,让从小娇生惯养的孩子少一点呆在宿舍睡懒觉、玩电脑,锻炼出健康的体魄,何乐而不为。不过也有网友并不乐观:学校本意是好,但就怕有人会开出“代跑业务”、“破解APP业务”、最后流于形式。一刀切的规定没有考虑到因人而异的身体基础,也很容易形成逆反心理。
    也有人说,现在学生骂规定,等再过十年二十年就边疯跑边骂自己,健康终究是自己的。对此,你怎么看?
    近日,某高校一学期需要跑120公里打卡的规定引发热议,表面看只是大学打卡锻炼的利弊之论,生层次也折射出对全民健康的隐忧。
    我们可以看到,近三十年来,我国青少年体质连续下滑,各个高校为督促学生加强锻炼颁布不少措施,学校为学生健康着想的出发点毋庸置疑,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真正起到实效寥寥无几。所谓病有标本,无本之治谓妄行,我们不禁要问,学生们“怨声载道”的缘由何在。根源会不会是因为从小长辈担心孩子磕碰不注重体育训练,又会不会是基础教育阶段各类体育课被其他科占用从而导致学生思想上对于体育的轻视呢?体育原本是一件让人快乐的事,然而长期对体育教学的忽视,是很多人不愿去尝试体育锻炼。我国已经是竞技体育大过,然而想要成为全民健身的体育强国,道阻且长。精神上的“东亚病夫”招牌早就被我们一脚踢开,但“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源泉”,只有从根源抓起,我们才不会是身体上的“东亚病夫”。
    这正是,只有全民健身才能全面小康,体育教学从小就得有方。
    大学生体育教育如何破除“执鞭之教”
    近日,某高校在北开生面的开学典礼上为学生们立下大一大二学生每学期须得完成120公里跑,不合格者重修体育课的规矩,迅速激起舆论热议,在得到部分学生家长肯定的同时,也因其强制打卡的锻炼次数让高校学生们“怨声载道”。
    掌握体育知识,锻炼出健康的体魄,颁布体育教学措施的初衷是好的。但如果一味追求打卡教学,“代跑业务”、“破解APP业务”使之变了味,就容易陷入形式主义的窠臼,挤占学生们的时间与精力,疲于应付以至于忙而无功。体育锻炼不能只重视形式上的完成,打卡的次数再多,还得看重实实在在的变化。对学生来说,富有质量的体育教育,靠的绝非一时的打卡锻炼,而是突破单一的打卡教学模式,提供多种类且有品质的体育教学、更好的运动场所及条件、更多校内外交流的机会,使学生能从锻炼中得盗“获得感”,将马甲线变为马甲线的生活,这样的自律强心剂才是体育教育破除“执鞭之教”的关键。


    IP属地:福建2楼2017-09-06 08:24
    回复
      2025-10-30 11:54:2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野蛮体魄”更需“文明精神”
      近日,某高校为学生立下大一大二每学期须跑120公里的“指标”,不合格者须重修体育课,引发大量关注。
      给学生定跑步任务,初衷不可谓不好。从军训场上接连倒下的瘦弱身板,到征兵期间可怕的淘汰率,现实情况已给青年健康状况亮起红灯。然而,这样一刀切的鼓励方式真的可行么?且不说学生情况千差万别,即便是那层出不穷的代跑员、摇步机等“应付”方法,就足以让这一计划落地生悬。归根结底,如果他确无意跑步,谁又能推他迈开双腿?
      事实上,体育绝不能单单期寄“野蛮其体魄”,更应落脚于“文明其精神”,离开了精神关照的体育锻炼,真的可能沦落为一场徒劳无功的买卖算计和数字游戏。也就是说,体育过程应该成为一个身体精神双丰收的过程,强迫某些学生进行他们并不喜欢的跑步,导致他们作假欺骗,得不偿失。
      解决方法莫若允许百花齐放,体贴学生实际,多设置几套锻炼身体的备选方案,爱足球者有足球方案,爱爬山者有爬山方案,让他们各取所需、各取所“喜”,身体健康,精神也受益,这不更好么?
      “打卡规定”不如“激发兴趣”
      随着“e时代”的到来,近日某高校在开学典礼上就加强学生体育锻炼,出台“一学期要跑120公里打卡,不合格者将重修体育课”的规定,在网上引发热议。
      通过规定,提升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学生健康意识,学校的初衷是好的。但“一刀切”的规定不仅没有考虑到每个人的身体条件,而且体育锻炼的形式及其单一,能否唤醒学生体育锻炼兴趣,结论尚不可知。再者来说,一直以来,中小学生升学压力大,直接压缩了学生们的业余锻炼时间。进入大学后,很多学生锻炼依旧缺乏主动性,参加体育的热情明显不足,已成为当前大学体育教育不得不面临的现实问题。
      在这一背景下,要激发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不能仅靠一纸规定,还需要更好的股利政策与引导措施,比如丰富校内的体育锻炼器材和场所,多开展一些趣味体育,集体活动等,让青年学子纷纷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让健康体育成为大学时代的生动标签。
      健康取得得有内在冲动和外在约束


      IP属地:福建3楼2017-09-06 08:53
      回复
        说得好。真棒。加油。


        IP属地:福建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17-09-06 17:40
        收起回复
          要求学生一学期跑120公里打卡的规定与我所在高校对学生锻炼的要求倒有异曲同工之处。因为独有的地理自然环境,我所在高校有了“南湖跑”,绕着南湖与水产基地一圈约1500米,并且半程设有打卡点,要求学生在12分钟左右的时间跑完全程。学校要求男生一学期至少跑45圈,女生一学期至少跑36圈。
          “南湖跑”刚刚出现在同学的课程要求中时,确实引发了大家的热烈讨论,更步伐排斥之声。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外在约束的共同作用下,同学们开始适应这种锻炼方式,而且逐步养成了由内而外的锻炼诉求和习惯。现在,“刷南湖区去”成为了很多学生互约的方式,每天不去跑两圈就会觉得浑身难受。也就是说,这种锻炼身体的方式已经有了内在的冲动。一圈一圈的跑下来,身体健康状况也是一天天好起来。
          透过我所在高校的“南湖跑”,包括某高校将游泳纳入必修课的做法,等等,我们可以看到外在的约束在一定条件下会极大地促进和激活一个人的内在能量,而内在能量的释放就会促使我们有内在的冲动,进而会有行动。内外因子交织在一起,大学生开展体育锻炼就会有自觉和动力,追求身体健康也就不会停留在口头上。当然,我们更要明白,大学生健康全部依靠外部约束并非长久之计,完全要用内部冲动也并不可取,需要内外相融,久久为功。
          提升青少年体质,别止于数字化他律
          几日,云南财经大学开学典礼上别具一格的“体育第一课”以及使用“运动世界校园”APP进行数字化教学等旨在提升青少年体质的措施应发网友热议。
          从2014年,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到2016年推动全民健身运动塑造全民健康体魄,建设“健康中国”,对国民健康的关注持续加热,这也反映出,作为健康中国根基的国民健康素养亟待加强。也有数据显示,近三十年来,全国青少年体质连续下滑,各个高校不得不出招督促学生进行体育锻炼。
          高校早已深谙只谈“文”不谈“武”会偏离健康之道,青少年也无法真正获得幸福感,而依托手机APP来监督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在形式上无疑是强有力的手段,有一定的引导作用,但若只流于形式,破解之法也比比皆是 。提升青少年乃至国民健康体质,关键不在于有力的监督与奖惩机制,他律只能作为辅助手段,更重要的是增强其健康意识,培养其自律能力,养成持续、稳定、良好的健康习惯与生活方式,强运动之根,固健康之本。


          IP属地:福建5楼2017-09-07 08:51
          回复
            新能源车要多优秀,才值得你拥有?
            出行是每个人的“刚需”,市场、政策围绕交通业的些许变化都会拨动百姓的心弦。“买车难,摇号更难,选车难上加难”的戏谑,折射出的是人们对出行的集体焦虑。9月9日,工信部有关负责人在一个论坛上表示,我国已启动研究传统燃油车的推出时间表。而即将落地的双积分政策,旨在使汽车企业的新能源积分和油耗积分并驾齐驱,使利润水平与新能源车销量挂钩,可视为推动传统燃油车退出的先行官。使用新能源汽车是行业的趋势,也是世界人民未来出行的必然选择。
            事实上,很多国家已出台了类似的禁售日程。英国、法国今年宣布将于2040年开始禁售传统燃油车,同为发展中大国的邻国印度将2030年确定为禁售时间,挪威、荷兰更将这一节点提前至2025年。
            有人说,“禁止销售燃油车,中国并不是第一个,却是最重要的一个”。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和销售市场,但相比2016年中国乘用车2500万辆的总产销量,2016年卖出50万辆新能源汽车的数字,仍然是九牛一毛。可以说,中国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态度和举措,不是盲目跟风,而是深思而行。
            同日,财经部经济建设司副司长宋秋玲表示,为避免企业患上财政补贴“依赖症”,新能源汽车消费补贴的退坡政策已经明确。看起来,这似乎是降温,但其实,这也是为了新能源汽车能“行稳致远”。
            补贴政策实行的这八年间,新能源汽车迈出了市场化关键的第一步。不过,长期执行补贴,容易使企业盲目扩张,甚至有个别企业钻空子“骗补”,以低成本制造低端新能源车并通过补贴获利,财政部去年就曝光了五家骗补企业并严肃追责。长远来看,降低补贴幅度,既能减轻国家政策负担,更能倒逼企业加强自主研发、加快转型步伐,制造出真正让消费者受益的新能源汽车。
            如果说执行消费补贴、确定禁售日程将新能源汽车业“扶上马”,那么补贴退坡政策、完善支持体系将为行业发展再“送一程”。新能源车不能只是温室里备受呵护的婴儿,只是离开学步车,才能从走到跑,闯出自己的一片天。
            从消费者的角度看,当下不少人对新能源汽车的前景仍持观望态度,消费者的购买决心并没有随着新能源汽车品牌、车型、数量的爆发而显著提高。以北京为例,尽管新能源小客车指标愈发抢手,但上牌率却不高,徘徊、放弃者不在少数。这很大程度还是因为新能源汽车存在短板,如动力和最大续航里程不足,充电不方便等。性价比、用户友好度仍然是新能源汽车生产研发应该着力的主要问题。
            对于不少消费者来说,购买新能源汽车,不过是走了一条曲线。即便税收减免,即便好摇号,还是不由自主地以传统汽车的标准来审视新能源汽车,甚至用着新能源,想着传统汽车。所以,要让新能源汽车真正成为时尚,形成标准、塑造名牌并“大行其道”,要走的路还很长。


            IP属地:福建6楼2017-09-13 09:40
            回复
              登机落座,身边是一位瘦小的老太太,在ipad上聚精会神地玩扑克游戏;
              起飞,她靠着舷窗睡着了,挡住了我的日出。
              乘务员送饮料了,我正在犹豫垃圾饮料的糖分,她醒来,依着我的耳边轻轻说,番茄汁,一点点冰。
              我替她转告,自己也依样要了一份。
              她抿着,细声道:“这个不是太甜,就挺好的。这个零食饼干也太多糖了。”我自然点头称是,并赞她有营养意识。
              她说,凡事用心点有好处,这是我96岁的经验。我大大吃了一惊,我看人常有偏差,但是这样也让人惊奇。
              这老太太看上去也就60来岁,淡定从容整齐利落。
              她独自一人旅行,还要转机,去68岁儿子的所在地过圣诞节,哪里还有叫她曾祖母的大大小小的孩子。
              偶遇这样的传奇,我的脑子全面开动,聊天本事腾云直上,飞速地想要在剩下的40分钟构造出她完整的人生。
              她说,做了一辈子老师,30年前退休,一直在工作———教人打桥牌。
              有成人教育中心,在家里,社区活动处,都在开班。还经常出去参加娱乐性比赛,与各地牌友聚会。
              “你自己住?身边有子女吗?”——多么中国的问题。
              “那当然了。一个儿子住在附近,哈哈不过他也72岁了。我独自住自己房子,自己开车。去年买了辆新车,我要确保我的车有最大的安全设施。我有一台电脑,一台iphone,一部ipad,打牌很方便。”
              “我也去养老院免费教牌。你知道为什么很多老年人迅速退化?因为他们什么都不用自己做。有人给他们把饭送到眼前,收拾房间,娱乐节目随时调好,甚至给他们洗澡。需要锻炼什么脑力体力肌肉?什么也不需要了。不锻炼就会退化。更可怕的是,因此,他们失去了对自己生活的掌控:对自己失去掌控的人时躁郁的,于是他们会抱怨,为汤太热,为电视声音太大,为电梯太慢......问题是,电梯来了,他们又能去哪里呢?”
              我以无比敬佩的态度听着这些真知灼见。


              IP属地:福建7楼2017-09-17 21:55
              回复
                她拿出手机记下我的电话号码,说,我喜欢你,咱们会聊得来的。
                我说,你给我打个电话,我就有你的号码了。她看着我,宽容地笑了。我一下子反应过来——她还记得飞行中手机没有信号......
                “不如你来跟我学桥牌,你会喜欢的;十几分钟一局,很锻炼逻辑思维和记忆力,出了错的话我会告诉你。你不觉得很幸运吗,虽然输了一局牌,但是你还学到了东西。”
                飞机下降,我的耳膜开始疼,她面不改色还在缓缓道来,可惜我已经听不清楚了。
                她此行探访儿孙,在海边自己租了一个公寓,以此来招引孙子们来玩。“没有海景物的诱惑,他们如何有兴趣来来往往。我住3个月,从来不待在儿子家,婆婆媳妇在一个屋檐下超过一段晚饭时间,就是不科学的。我不能把我儿子夹在中间难做。他太太应该是他最重要的女人。”
                飞机落地,我们就此离别,但回去的路上我在想:起飞的时候,她挡住了我的日出;降落的时候,她却为我打开了一个世界。


                IP属地:福建8楼2017-09-17 22:0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