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松原市民的一封信
淄博市地震局
3小时前14评论
面对可能到来的地震,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办?
亲爱的松原市民,各位父老乡亲,大家好!
我叫陆宇桥,是一名就读于中国地震局防灾科技学院应急管理(前城市应急救援辅助决策技术)专业的一名大学生。我的家乡在美丽富饶的生态满乡——吉林省四平市伊通满族自治县。
众所周知,在2017年的7月23日7时13分,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发生了4.9级地震。在随后一个月的时间里,松原市也发生了多次余震灾害,给广大市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不小的影响,很多市民时刻害怕地震的发生,很多市民在广场、小区的空地上搭起了帐篷,不敢回到家中过夜,有的市民甚至逃离了松原市,前往外省或其他地区“避难”。更有不法分子恶意的造谣、传谣,用所谓的地震预测让很多市民的心里产生了恐慌。作为中国地震局直属机关院校的学生,同时也作为从这片黑土地中走出去的一个孩子,我觉得我有责任,也有必要把我接受到的专业知识,传授给家乡的父老乡亲们。
首先讲一讲,松原为什么会发生地震。地震是由地下岩石的突然断裂而造成的,从地质构造看来,我们的城市下方,正好有引发地震的断裂带,所以松原属于地震的多发带。那么松原未来还有可能发生地震吗?有的。根据松原市地震局的工作人员在震中区附近对地下流体、水温、水位的一系列前段观测,以及对地震序列发展特点和地震活动性的仔细观察,以松原市历史上发生的地震为例证,可以得出结论:震中区未来还有发生强有感地震的可能性,但是发生更大破坏性地震的可能性很小!
什么是强有感地震,什么是破坏性地震?从抗震设防的角度来说,松原的城市建筑物的抗震设防为8度区,8烈度以下的地震不会对钢混建筑物造成严重的破坏,而根据地震烈度与地震震级的对应关系,8烈度的地震级别一般应该在6级左右。也就是说,8烈度的地震才可能会对我们的建筑物产生严重的破坏,而松原未来可能面临的地震的烈度一般在5到6左右,这个烈度只能造成吊灯摆动,器皿倾倒,和一部分房屋的轻度损坏(墙壁裂缝等)。

松原未来可能面临的地震的烈度一般在V到VI左右

中国地震烈度表
所以,只要大家做好积极充分的准备,准确了解防震减灾科普知识,掌握必备的抗震救灾基本技能和应急避险救助常识,松原市未来可能发生的地震是不会对我们的生命财产和生活造成严重影响的!
那么下面我用时间的顺序告诉大家,面对可能到来的地震,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办。首先,是我们在地震发生之前的准备期。因为松原市未来可能发生地震的烈度大约是5到6度,所以我们应该把家中放置在架子上的,易打碎或者掉落,并且可能威胁我们自身安全的物品(如酒瓶、摆件、玻璃器皿等)撤下,或保证它们在地震到来时的稳定状态,以免地震时掉落对我们的人身和财产造成伤害,并且,对家里的燃气、电路、供水管道等进行安全排查,以免因地震造成火灾、燃气泄露、漏电、漏水等安全事故的发生。家里有老人,或有心脏病、高血压等疾病患者,应提前准备急救药物,并告知或放置在指定的位置,避免患者因地震导致疾病发作而危及生命。清理杂物,使门口、庭院通道畅通,震时便于我们逃离。熟悉周围环境,了解应急避难场所的位置(一般是广场、学校等大型开阔地带),地震时可沿指定路线及时疏散。

应急避难场所标识牌
在家中、学校、或者工作地点可以准备一个应急包,在包内放上一些应急物品比如压缩干粮、饮用水、急救药品、手电筒、高频口哨、防毒面具等,也可以把家里的户口本、存折、银行卡、房产证等重要物品放置在应急包内,将应急包放在门口、或者家中的应急避难点处。
如果地震真的来临,我们首先应该保持冷静,通过体感和身边建筑物的情况,判断地震的震级和烈度的大小。在室内的市民,首先应该选择避震,而不是惊慌失措的逃离建筑物。因为在以往的地震中,尤其是建筑物没有遭到严重破坏的地震发生时,导致人员伤亡最大的原因往往是物品掉落对人员的砸伤而非压埋。而且在人员密集的楼梯等地点慌乱逃生很容易导致踩踏事故的发生。
针对松原的情况,在室内的市民遇到地震时,更应该选择避震的方式,而非盲目的外逃。应跑到室内的应急避难点(如内承重墙的墙根,墙角,坚固的桌子或床下,卫生间等)蹲下,用双臂或坐垫、应急包等保护好头部和颈椎,远离窗户和阳台(防止玻璃碎溅造成伤害)。等到地震结束后,确定环境安全的情况下,依然注意保护好头部和颈椎(防止撤出时被砸伤),切断家中供水供电和燃气,快速撤离至空旷安全的区域,并警惕余震的发生。切记撤离过程中做好自我防护,切忌跳楼逃生,切忌乘坐电梯逃离。避险的方法不能更千篇一律,要根据室内的实际情况选择,而且在室内多演练几次,这样在地震真正到来时的紧张状态下,通过之前的练习,做到心中有数,不至于惊慌失措!
身处室外的市民应尽快撤离到安全空旷的区域,抱头蹲下,注意掉落物和危险物。

应急避震

应急演练
在家中、学校、或者工作地点可以准备一个应急包,在包内放上一些应急物品比如压缩干粮、饮用水、急救药品、手电筒、高频口哨、防毒面具等,也可以把家里的户口本、存折、银行卡、房产证等重要物品放置在应急包内,将应急包放在门口、或者家中的应急避难点处。
如果地震真的来临,我们首先应该保持冷静,通过体感和身边建筑物的情况,判断地震的震级和烈度的大小。在室内的市民,首先应该选择避震,而不是惊慌失措的逃离建筑物。因为在以往的地震中,尤其是建筑物没有遭到严重破坏的地震发生时,导致人员伤亡最大的原因往往是物品掉落对人员的砸伤而非压埋。而且在人员密集的楼梯等地点慌乱逃生很容易导致踩踏事故的发生。
针对松原的情况,在室内的市民遇到地震时,更应该选择避震的方式,而非盲目的外逃。应跑到室内的应急避难点(如内承重墙的墙根,墙角,坚固的桌子或床下,卫生间等)蹲下,用双臂或坐垫、应急包等保护好头部和颈椎,远离窗户和阳台(防止玻璃碎溅造成伤害)。等到地震结束后,确定环境安全的情况下,依然注意保护好头部和颈椎(防止撤出时被砸伤),切断家中供水供电和燃气,快速撤离至空旷安全的区域,并警惕余震的发生。切记撤离过程中做好自我防护,切忌跳楼逃生,切忌乘坐电梯逃离。避险的方法不能更千篇一律,要根据室内的实际情况选择,而且在室内多演练几次,这样在地震真正到来时的紧张状态下,通过之前的练习,做到心中有数,不至于惊慌失措!
身处室外的市民应尽快撤离到安全空旷的区域,抱头蹲下,注意掉落物和危险物。

伤员搬运技术(防灾科技学院大学生救援队)
我还想对大家说的是,通过吉林省地震局与中国地震台网中心、黑龙江省地震局、松原市地震局、中国地震局防灾科技学院、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等多个部门的专家联合会商认为,松原市近期仍会发生强有感地震,但发生更大的破坏性地震的可能性很小。所以请大家不要害怕,只要做好准备,小震来了我们能应对,哪怕大震到了,学会了这些防震减灾的知识,也能大幅度的提升我们的生存几率。我们应该学习的,就是这种科学、有效的防震减灾知识,而不是听信那些别有用心的谣言。我在这里负责任的告诉大家,所谓的地震云根本就不存在,而石油原油渗出也与所谓的地震前兆无关。相关专业的知识大家可以通过互联网等专业正规渠道获取。《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明确规定,违法向社会散布地震预测意见、地震预报意见的,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处罚。所以我们一定要做到不造谣、不传谣、不信谣,不要被不法分子所利用,不要自己吓唬自己,更不要制造社会的恐慌心理!

所谓地震云并不存在
各位市民、我最亲切的家乡父老,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孕育了我们,也请你们相信,她也在庇佑着我们。因为我们东北的平原构造使得大地震发生的可能性非常小。虽然我们的城市下面出现了断裂带,但也正是因为我们的平原地质,我们不会因为大地震出现汶川地震那样山崩地裂山川易景的悲惨情境。所以请大家不要过于恐慌,要保持正常的心态,去积极的面对生活。请大家相信党和政府,还有松原市地震局,地震监测、震害预防和地震紧急救援中有涉及到很多技术层面的东西,我们可能看不到他们付出的努力,但是他们真的正在努力的保护着松原人民!我们中国地震局防灾科技学院的院长,国内国际知名的地震专家薄景山教授还有地震科学系的沈军教授都曾都来过松原市做过现场考察。我也相信,地震震不倒我们松原人民,震不倒我们东北的父老乡亲!

中国地震局防灾科技学院
我的新浪微博是@陆五千,欢迎大家私信我提出有关防震减灾知识的问题。也请大家关注@中国地震台网速报、@中国国际救援队、@震长等专业的地震行业微博。作为防灾人,每当地震来临时,我们永远都会冲在最前面。本文涉及的地震科普知识如有错误,欢迎各位前辈、老师、同学、市民及时批评指正!
8月28日、29日,我将与防灾科技学院大学生志愿者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队员一同前往松原市地震局,并与松原蓝天救援队配合,在松原市各大广场和学校进行防震减灾知识宣讲,届时敬请关注我的微博和@松原青年,@松原新鲜事。
最后,祝家乡父老身体健康,一切顺利,早日走出地震的阴霾,用科学的防震减灾知识保护自己,保护好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

松原震不倒
中国地震局防灾科技学院
陆宇桥
2017.8.23
陆五千:中国地震局防灾科技学院应急管理协会&大学生志愿者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技术顾问。
信息来源:@鲁震快讯微博
淄博市地震局
3小时前14评论
面对可能到来的地震,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办?
亲爱的松原市民,各位父老乡亲,大家好!
我叫陆宇桥,是一名就读于中国地震局防灾科技学院应急管理(前城市应急救援辅助决策技术)专业的一名大学生。我的家乡在美丽富饶的生态满乡——吉林省四平市伊通满族自治县。
众所周知,在2017年的7月23日7时13分,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发生了4.9级地震。在随后一个月的时间里,松原市也发生了多次余震灾害,给广大市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不小的影响,很多市民时刻害怕地震的发生,很多市民在广场、小区的空地上搭起了帐篷,不敢回到家中过夜,有的市民甚至逃离了松原市,前往外省或其他地区“避难”。更有不法分子恶意的造谣、传谣,用所谓的地震预测让很多市民的心里产生了恐慌。作为中国地震局直属机关院校的学生,同时也作为从这片黑土地中走出去的一个孩子,我觉得我有责任,也有必要把我接受到的专业知识,传授给家乡的父老乡亲们。
首先讲一讲,松原为什么会发生地震。地震是由地下岩石的突然断裂而造成的,从地质构造看来,我们的城市下方,正好有引发地震的断裂带,所以松原属于地震的多发带。那么松原未来还有可能发生地震吗?有的。根据松原市地震局的工作人员在震中区附近对地下流体、水温、水位的一系列前段观测,以及对地震序列发展特点和地震活动性的仔细观察,以松原市历史上发生的地震为例证,可以得出结论:震中区未来还有发生强有感地震的可能性,但是发生更大破坏性地震的可能性很小!
什么是强有感地震,什么是破坏性地震?从抗震设防的角度来说,松原的城市建筑物的抗震设防为8度区,8烈度以下的地震不会对钢混建筑物造成严重的破坏,而根据地震烈度与地震震级的对应关系,8烈度的地震级别一般应该在6级左右。也就是说,8烈度的地震才可能会对我们的建筑物产生严重的破坏,而松原未来可能面临的地震的烈度一般在5到6左右,这个烈度只能造成吊灯摆动,器皿倾倒,和一部分房屋的轻度损坏(墙壁裂缝等)。

松原未来可能面临的地震的烈度一般在V到VI左右

中国地震烈度表
所以,只要大家做好积极充分的准备,准确了解防震减灾科普知识,掌握必备的抗震救灾基本技能和应急避险救助常识,松原市未来可能发生的地震是不会对我们的生命财产和生活造成严重影响的!
那么下面我用时间的顺序告诉大家,面对可能到来的地震,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办。首先,是我们在地震发生之前的准备期。因为松原市未来可能发生地震的烈度大约是5到6度,所以我们应该把家中放置在架子上的,易打碎或者掉落,并且可能威胁我们自身安全的物品(如酒瓶、摆件、玻璃器皿等)撤下,或保证它们在地震到来时的稳定状态,以免地震时掉落对我们的人身和财产造成伤害,并且,对家里的燃气、电路、供水管道等进行安全排查,以免因地震造成火灾、燃气泄露、漏电、漏水等安全事故的发生。家里有老人,或有心脏病、高血压等疾病患者,应提前准备急救药物,并告知或放置在指定的位置,避免患者因地震导致疾病发作而危及生命。清理杂物,使门口、庭院通道畅通,震时便于我们逃离。熟悉周围环境,了解应急避难场所的位置(一般是广场、学校等大型开阔地带),地震时可沿指定路线及时疏散。

应急避难场所标识牌
在家中、学校、或者工作地点可以准备一个应急包,在包内放上一些应急物品比如压缩干粮、饮用水、急救药品、手电筒、高频口哨、防毒面具等,也可以把家里的户口本、存折、银行卡、房产证等重要物品放置在应急包内,将应急包放在门口、或者家中的应急避难点处。
如果地震真的来临,我们首先应该保持冷静,通过体感和身边建筑物的情况,判断地震的震级和烈度的大小。在室内的市民,首先应该选择避震,而不是惊慌失措的逃离建筑物。因为在以往的地震中,尤其是建筑物没有遭到严重破坏的地震发生时,导致人员伤亡最大的原因往往是物品掉落对人员的砸伤而非压埋。而且在人员密集的楼梯等地点慌乱逃生很容易导致踩踏事故的发生。
针对松原的情况,在室内的市民遇到地震时,更应该选择避震的方式,而非盲目的外逃。应跑到室内的应急避难点(如内承重墙的墙根,墙角,坚固的桌子或床下,卫生间等)蹲下,用双臂或坐垫、应急包等保护好头部和颈椎,远离窗户和阳台(防止玻璃碎溅造成伤害)。等到地震结束后,确定环境安全的情况下,依然注意保护好头部和颈椎(防止撤出时被砸伤),切断家中供水供电和燃气,快速撤离至空旷安全的区域,并警惕余震的发生。切记撤离过程中做好自我防护,切忌跳楼逃生,切忌乘坐电梯逃离。避险的方法不能更千篇一律,要根据室内的实际情况选择,而且在室内多演练几次,这样在地震真正到来时的紧张状态下,通过之前的练习,做到心中有数,不至于惊慌失措!
身处室外的市民应尽快撤离到安全空旷的区域,抱头蹲下,注意掉落物和危险物。

应急避震

应急演练
在家中、学校、或者工作地点可以准备一个应急包,在包内放上一些应急物品比如压缩干粮、饮用水、急救药品、手电筒、高频口哨、防毒面具等,也可以把家里的户口本、存折、银行卡、房产证等重要物品放置在应急包内,将应急包放在门口、或者家中的应急避难点处。
如果地震真的来临,我们首先应该保持冷静,通过体感和身边建筑物的情况,判断地震的震级和烈度的大小。在室内的市民,首先应该选择避震,而不是惊慌失措的逃离建筑物。因为在以往的地震中,尤其是建筑物没有遭到严重破坏的地震发生时,导致人员伤亡最大的原因往往是物品掉落对人员的砸伤而非压埋。而且在人员密集的楼梯等地点慌乱逃生很容易导致踩踏事故的发生。
针对松原的情况,在室内的市民遇到地震时,更应该选择避震的方式,而非盲目的外逃。应跑到室内的应急避难点(如内承重墙的墙根,墙角,坚固的桌子或床下,卫生间等)蹲下,用双臂或坐垫、应急包等保护好头部和颈椎,远离窗户和阳台(防止玻璃碎溅造成伤害)。等到地震结束后,确定环境安全的情况下,依然注意保护好头部和颈椎(防止撤出时被砸伤),切断家中供水供电和燃气,快速撤离至空旷安全的区域,并警惕余震的发生。切记撤离过程中做好自我防护,切忌跳楼逃生,切忌乘坐电梯逃离。避险的方法不能更千篇一律,要根据室内的实际情况选择,而且在室内多演练几次,这样在地震真正到来时的紧张状态下,通过之前的练习,做到心中有数,不至于惊慌失措!
身处室外的市民应尽快撤离到安全空旷的区域,抱头蹲下,注意掉落物和危险物。

伤员搬运技术(防灾科技学院大学生救援队)
我还想对大家说的是,通过吉林省地震局与中国地震台网中心、黑龙江省地震局、松原市地震局、中国地震局防灾科技学院、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等多个部门的专家联合会商认为,松原市近期仍会发生强有感地震,但发生更大的破坏性地震的可能性很小。所以请大家不要害怕,只要做好准备,小震来了我们能应对,哪怕大震到了,学会了这些防震减灾的知识,也能大幅度的提升我们的生存几率。我们应该学习的,就是这种科学、有效的防震减灾知识,而不是听信那些别有用心的谣言。我在这里负责任的告诉大家,所谓的地震云根本就不存在,而石油原油渗出也与所谓的地震前兆无关。相关专业的知识大家可以通过互联网等专业正规渠道获取。《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明确规定,违法向社会散布地震预测意见、地震预报意见的,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处罚。所以我们一定要做到不造谣、不传谣、不信谣,不要被不法分子所利用,不要自己吓唬自己,更不要制造社会的恐慌心理!

所谓地震云并不存在
各位市民、我最亲切的家乡父老,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孕育了我们,也请你们相信,她也在庇佑着我们。因为我们东北的平原构造使得大地震发生的可能性非常小。虽然我们的城市下面出现了断裂带,但也正是因为我们的平原地质,我们不会因为大地震出现汶川地震那样山崩地裂山川易景的悲惨情境。所以请大家不要过于恐慌,要保持正常的心态,去积极的面对生活。请大家相信党和政府,还有松原市地震局,地震监测、震害预防和地震紧急救援中有涉及到很多技术层面的东西,我们可能看不到他们付出的努力,但是他们真的正在努力的保护着松原人民!我们中国地震局防灾科技学院的院长,国内国际知名的地震专家薄景山教授还有地震科学系的沈军教授都曾都来过松原市做过现场考察。我也相信,地震震不倒我们松原人民,震不倒我们东北的父老乡亲!

中国地震局防灾科技学院
我的新浪微博是@陆五千,欢迎大家私信我提出有关防震减灾知识的问题。也请大家关注@中国地震台网速报、@中国国际救援队、@震长等专业的地震行业微博。作为防灾人,每当地震来临时,我们永远都会冲在最前面。本文涉及的地震科普知识如有错误,欢迎各位前辈、老师、同学、市民及时批评指正!
8月28日、29日,我将与防灾科技学院大学生志愿者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队员一同前往松原市地震局,并与松原蓝天救援队配合,在松原市各大广场和学校进行防震减灾知识宣讲,届时敬请关注我的微博和@松原青年,@松原新鲜事。
最后,祝家乡父老身体健康,一切顺利,早日走出地震的阴霾,用科学的防震减灾知识保护自己,保护好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

松原震不倒
中国地震局防灾科技学院
陆宇桥
2017.8.23
陆五千:中国地震局防灾科技学院应急管理协会&大学生志愿者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技术顾问。
信息来源:@鲁震快讯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