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剽窃经验
百度ID:单飞变双飞
问题:“中医揿针如何埋刺通便“该经验为我撰写并于2012年02月22日发表于《健康报》。未经我同意全文剽窃转发于”百度经验“。作为“中医揿针如何埋刺通便“该文原作者我要求”百度ID:单飞变双飞“立即停止侵权行为,由此文所直接、间接所得如数归我。公开道歉。将“中医揿针如何埋刺通便“该经验在”百度经验“删除。
链接:
http://jingyan.baidu.com/article/495ba84115fc4738b30ede0e.html以下为“中医揿针如何埋刺通便“原文:
首页 > 中医中药 > 特色诊疗 > 正文
揿针埋刺可通便
山西省洪洞县中医医院 蔡晓刚
2012-02-22 14:49:19 | 来源:健康报 | 分享
便秘是由于脾之转输功能失调,不能正常输布津液,或因大肠传导功能降低,使肠中津亏燥结、粪便久滞于肠后水分过度吸收而致。针灸治疗可取左腹结穴、支沟穴、照海穴。
患者取仰卧位,常规消毒后医者以左手拇、食二指向左右扒紧穴旁皮肤,右手用镊子挟住图钉型揿针的尾部垂直刺入左腹结穴、支沟穴、照海穴,使针尾部的圆圈平放于皮肤上并用创可贴固定。嘱患者保持埋针处皮肤的清洁和干燥,不要使揿针和创可贴脱落。患者每日可以按压埋针处3~5次,每次每穴处约l分钟,以胀痛为度。治疗期间忌食辛辣刺激、鱼虾等上火之品。一般埋针后最长3天、最短10小时即可排便,然后起针即可。
腹结穴隶属足太阴脾经,是腹气聚集具有健脾化湿降逆促便作用的穴位。选取左腹结是因该处深部为降结肠的部位,通过刺激穴位可以促进降结肠蠕动和收缩,解决肠胃蠕动的问题,增强脾的运化功能以促进排便。埋针刺激支沟穴可通过修复受损肠壁内神经丛,从而促进神经递质释放,改善便秘患者的结肠转运功能,增加结肠动力,进而缩短结肠传输时间,对结肠转运功能有一定的调节作用。照海穴属足少阴肾经,是八脉交会穴,通阴蹻,有补肾生精的作用。支沟、照海是治疗便秘有特效的常规对穴。揿针埋刺法治疗便秘方便快捷,起效快,无毒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