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只对着华科“汪汪”两年的、坚持不懈表达爱意的二战狗,如今真的要对它说一声再见了。出成绩的当晚,我修改了系统后台程序,提前一个小时查分,但得到的不是喜悦,而是一阵心痛。相对于一战来说,二战的成绩已经进步明显,但是依旧追不上华科涨分的速度。那种感觉,就像工薪阶层望着蹭蹭的房价一样,就差去报复社会了······一战:一个傻瓜式的自娱自乐刚进大学就抱着坚定的态度去考研。之所以选择华科,是因为不喜欢北上广深,也不想活的那么快节奏。再加上曾经去过武汉,对比看武大和华科,我还是更喜欢华科的安静和与世无争的感觉(好吧,其实它的食堂也很诱惑我。)原以为华科的工科院校,在新闻学类应该是小众选择,所以一战的自己并没有太紧张,或者说是太重视。大三上学期就开始准备考研,拉长战线的因为自己对于考研流程完全无知,所以逛贴吧、论坛,找各种经验贴和考上的学长学姐。当时的确是遇到了一位学姐,向她了解了华科的一些考研基本信息,然后就从她那里买了资料。由于当时选择的是学硕,所以很早开始复习。可能是大学期间理论课没认真听,忙着和小伙伴们拍微电影去了,所以感觉自己和三跨生也没区别。(插一句,大一的时候就上了传播学,然而当我自认为以后自己考新闻,不考传播,所以一个字没听。等到大三考研看到传播学教材,真的是啪啪啪打脸。所以,还是不要浪费大学里的每一堂专业课和专业书籍,因为你真的不知道会在未来的哪一天用到它)因为自己三月开始准备的,所以一开始并不着急。等到暑期,才开始真正的进入状态。当时就开始了政治复习、英语复习还有专业课。不得不说,压力很大,也很慌乱。政治就是看肖大大的书,然后刷题;英语就是专心刷英语一,专业课啃得太细,一章章细看。(暑期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认真看书,之前几个月都在走马观花,盲目自信)这些的坏处就是心里烦乱,毕竟英语基础差(六级没过,四级考了三次,低分飘过),英语一对我来说简直是天书,信心基本背打击成碎片;专业课毫无优势,过目就忘······就这样在这种怪圈里挣扎了两个月,一开学才知道华科开始取消学硕统考,只有专硕参加考试。当时的我并不相信,直到亲自打电话到了华科的研招办,确定了信息,才心如死灰。但在那时,我也没有哭。反而是一个跨专业研友,痛哭一场,然后换了学校····我只是当时就联系了当初卖资料给我的学姐,因为她跟我有类似经历,她是前一年自己9月换了专硕。再次从她那里买了资料,还找到了前前一年的华科第一名,资料收集基本很全面,但是专硕偏向传播学,一切都让我瞢逼了····卖我资料的学姐给了我一本大纲解析,是中传出的,她说她当年就是看了这本书考上的,让我别的都不用看,好好看这本书。恩,我很相信的按照她说的做了········此时,英语一已经刷了6遍了,英语二也开始刷了。等到考前一个月,隔壁寝室考南京大学的小伙伴跑来问我:传播学第三大流派,你们参考书怎么表述的啊?顿时,我愣住了。传播学还有流派?三大流派是什么鬼?考研还有这种问题?翻翻《传播学教程》,我说,不是只有经验和批判学派么?哪有三个啊?你们南京大学考的也太偏了啊!小伙伴也呆住了,你们华科有那么简单啊?早说我也考华科啊!就这样,我也上了考场。至今记得拿到卷子的一瞬间,就呆若木鸡:简述法兰克福学派。天,法兰克福又是什么学派?郭庆光的书上有么?然后,我还听到后面的小姐姐小声问我,你知道法兰克福学派么?我有释怀了,看来不是我的问题啊,大家都不会啊!恩,今年的题目太偏了!满怀自信的胡扯八道写完了全部答题纸,包括那道自己不会的法兰克福学派····综合能力也没好到哪里去,两千多字的改写新闻材料,让我看到头疼,瞎扯完一张卷子,还剩半小时···恩,我就在那里发呆了半小时···· 最后成绩是政治73,英语二50,专业基础98,综合能力109.当时要死要活去查分,坚信老师黑我了,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此时,最直接的教训就是:表轻易相信别人跟你说只看某某书就能考上,骗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