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吧 关注:73,312贴子:1,573,194

2017年9月司法考试以及11月国考笔试,连载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我是大三法律系的,今开贴直播司考和公考的复习,是为了记录打卡,坚持到底,望诸君互相勉励,督促,共同进步!
星爷镇楼。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7-03-18 02:46回复
    前天刚到的货,粉笔公考上岸礼包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7-03-18 02:53
    回复
      2025-08-08 13:39:1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民法知识框图


      IP属地:广东4楼2017-03-18 12:02
      回复
        2017年3月1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闭幕会高票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并予以公布。《民法总则》将于2017年10月1日实施。民法总则的出台,是民法典编纂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使中国法治建设进入新阶段。那么对于准备司法考试的你来说,影响又有多大呢?
        内容上的变化(对司考的9大影响)
        1.限制行为能力人年龄的划分标准,由原来的10周岁下调为8周岁。即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对于司法考试的影响——8周岁以下未成人实施的单方、双方法律行为无效;8周岁以上18周岁以下,实施的超过其年龄范围的双方法律行为效力待定,单方法律行为无效。
        2.增加胎儿民事权利
        总则规定,涉及遗产继承、接受赠与等胎儿利益保护的,胎儿视为具有民事权利。
        对于司法考试的影响——继续掌握《继承法》第28条和《继承法意见》第45条的规定;对胎儿的赠与是有效的。
        3.监护制度
        监护人可以用遗嘱的方式确定新的监护人、撤销监护资格的具体情形有哪些、恢复监护资格的例外情形。工作单位不再是具有指定监护的资格,基层组织的指定监护,也不再是必经程序。需要注意的是民法总则中,单位不再作为监护人。
        4.个人信息、虚拟财产的保护
        对司法考试的影响——侵犯个人信息的侵权责任的认定、对虚拟财产的物权保护问题。
        5.民事权益的保护——死者、英雄烈士
        《精神损害赔偿解释》第3条规定了对死者利益的保护,对一般人来说,死者名誉受到损害由近亲属进行起诉,但对于英烈来说,其可能没有近亲属作为原告,此时可以视为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由相关组织和部门提起公益诉讼。这也是强调这一条文的用意之一。
        6.法人的重新分类
        民法总则将原“法人”一章拆分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两章。其中法人分为营利法人、非营利法人和特别法人,且对法人作出很多具体规定,尤其是关于捐助法人的规定,现实意义非常重大。
        对司法考试的影响——关于法人分类不再是企业法人、事业单位法人、机关法人和社会团体法人。结合实践,考查捐助法人的相关制度。
        7.撤销权除斥期间的变化。
        因重大误解导致民事行为被撤销的,当事人自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3个月内未主张撤销的,撤销权消灭。当事人受胁迫, 自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撤销权消灭。
        对司法考试的影响——可撤销民事行为中,撤销权的除斥期间不再是统一的,区分重大误解和受胁迫。
        8.见义勇为
        总则规定,为保护他人民事权益而使自己受到损害的, 由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 受益人可以给予适当补偿。没有侵权人、侵权人逃逸或者无力承担民事责任, 受害人请求补偿的, 受益人应当给予适当补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 除有重大过失外, 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
        见义勇为行为中,行为人的责任承担,即因行为人的重大过失导致受助人受损的,需要承担侵权责任。
        9.诉讼时效—3年
        对司法考试的影响——总则关于诉讼时效的这两点规定,对司法考试影响较大。首先,一般的诉讼时效期间不再是2年,而是3年。另外,关于未成年人造成性侵害请求损害赔偿的诉讼时效期间的起算点,不再是自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而是自受害人年满18周岁之日起算。


        IP属地:广东5楼2017-03-18 12:14
        回复
          司考题型分值分布


          IP属地:广东6楼2017-03-18 12:41
          收起回复
            ------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自然人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
            涉及遗产继承、接受赠与等胎儿利益保护的,胎儿视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但是胎儿娩出时为死体的,其民事权利能力自始不存在。
            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被人民法院认定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经本人、利害关系人或者有关组织申请,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其智力、精神健康恢复的状况,认定该成年人恢复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本条规定的有关组织包括: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学校、医疗机构、妇女联合会、残疾人联合会、依法设立的老年人组织、民政部门等。


            IP属地:广东7楼2017-03-18 20:51
            回复

              监护
              父母对未成年子女负有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
              成年子女对父母负有赡养、扶助和保护的义务。
              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
              (一)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兄、姐;
              (三)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
              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
              (一)配偶;
              (二)父母、子女;
              (三)其他近亲属;
              (四)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
              对监护人的确定有争议的,由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指定监护人,有关当事人对指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指定监护人;有关当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请指定监护人。
              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民政部门或者人民法院应当尊重被监护人的真实意愿,按照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在依法具有监护资格的人中指定监护人。
              成年人的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应当最大程度地尊重被监护人的真实意愿,保障并协助被监护人实施与其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对被监护人有能力独立处理的事务,监护人不得干涉。
              监护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根据有关个人或者组织的申请,撤销其监护人资格,安排必要的临时监护措施,并按照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依法指定监护人:
              (一)实施严重损害被监护人身心健康行为的;
              (二)怠于履行监护职责,或者无法履行监护职责并且拒绝将监护职责部分或者全部委托给他人,导致被监护人处于危困状态的;
              (三)实施严重侵害被监护人合法权益的其他行为的。
              本条规定的有关个人和组织包括:其他依法具有监护资格的人,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学校、医疗机构、妇女联合会、残疾人联合会、未成年人保护组织、依法设立的老年人组织、民政部门等。
              依法负担被监护人抚养费、赡养费、扶养费的父母、子女、配偶等,被人民法院撤销监护人资格后,应当继续履行负担的义务。
              被监护人的父母或者子女被人民法院撤销监护人资格后,除对被监护人实施故意犯罪的外,确有悔改表现的,经其申请,人民法院可以在尊重被监护人真实意愿的前提下,视情况恢复其监护人资格,人民法院指定的监护人与被监护人的监护关系同时终止。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监护关系终止:
              (一)被监护人取得或者恢复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二)监护人丧失监护能力;
              (三)被监护人或者监护人死亡;
              (四)人民法院认定监护关系终止的其他情形。
              监护关系终止后,被监护人仍然需要监护的,应当依法另行确定监护人。


              IP属地:广东8楼2017-03-18 21:17
              收起回复

                宣告失踪和宣告死亡
                自然人下落不明满二年的,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该自然人为失踪人。
                失踪人的财产由其配偶、成年子女、父母或者其他愿意担任财产代管人的人代管。
                失踪人所欠税款、债务和应付的其他费用,由财产代管人从失踪人的财产中支付。
                财产代管人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失踪人财产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财产代管人不履行代管职责、侵害失踪人财产权益或者丧失代管能力的,失踪人的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变更财产代管人。
                失踪人重新出现,经本人或者利害关系人申请,人民法院应当撤销失踪宣告。
                失踪人重新出现,有权要求财产代管人及时移交有关财产并报告财产代管情况。
                自然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该自然人死亡:
                (一)下落不明满四年;
                (二)因意外事件,下落不明满二年。
                因意外事件下落不明,经有关机关证明该自然人不可能生存的,申请宣告死亡不受二年时间的限制。
                被宣告死亡的人,人民法院宣告死亡的判决作出之日视为其死亡的日期;因意外事件下落不明宣告死亡的,意外事件发生之日视为其死亡的日期。
                自然人被宣告死亡但是并未死亡的,不影响该自然人在被宣告死亡期间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
                被宣告死亡的人重新出现,经本人或者利害关系人申请,人民法院应当撤销死亡宣告。
                被宣告死亡的人的婚姻关系,自死亡宣告之日起消灭。死亡宣告被撤销的,婚姻关系自撤销死亡宣告之日起自行恢复,但是其配偶再婚或者向婚姻登记机关书面声明不愿意恢复的除外。
                被宣告死亡的人在被宣告死亡期间,其子女被他人依法收养的,在死亡宣告被撤销后,不得以未经本人同意为由主张收养关系无效。
                被撤销死亡宣告的人有权请求依照继承法取得其财产的民事主体返还财产。无法返还的,应当给予适当补偿。
                利害关系人隐瞒真实情况,致使他人被宣告死亡取得其财产的,除应当返还财产外,还应当对由此造成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


                IP属地:广东9楼2017-03-18 21:37
                回复
                  2025-08-08 13:33:1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法人
                  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
                  应当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住所、财产或者经费。
                  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从法人成立时产生,到法人终止时消灭。以其全部财产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章程的规定,代表法人从事民事活动的负责人,为法人的法定代表人。
                  法定代表人以法人名义从事的民事活动,其法律后果由法人承受。
                  法定代表人因执行职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法人承担民事责任。
                  法人承担民事责任后,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章程的规定,可以向有过错的法定代表人追偿。
                  法人存续期间登记事项发生变化的,应当依法向登记机关申请变更登记。
                  法人的实际情况与登记的事项不一致的,不得对抗善意相对人。
                  法人分立的,其权利和义务由分立后的法人享有连带债权,承担连带债务,但是债权人和债务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有下列原因之一并依法完成清算、注销登记的,法人终止:
                  (一)法人解散;
                  (二)法人被宣告破产;
                  (三)法律规定的其他原因。
                  法人终止,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须经有关机关批准的,依照其规定。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法人解散:
                  (一)法人章程规定的存续期间届满或者法人章程规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现;
                  (二)法人的权力机构决议解散;
                  (三)因法人合并或者分立需要解散;
                  (四)法人依法被吊销营业执照、登记证书,被责令关闭或者被撤销;
                  (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除合并或者分立的情形外,清算义务人应当及时组成清算组进行清算。
                  法人的董事、理事等执行机构或者决策机构的成员为清算义务人。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清算义务人未及时履行清算义务,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主管机关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指定有关人员组成清算组进行清算。
                  清算期间法人存续,但是不得从事与清算无关的活动。
                  法人清算后的剩余财产,根据法人章程的规定或者法人权力机构的决议处理。
                  法人被宣告破产的,依法进行破产清算并完成法人注销登记时,法人终止。
                  法人可以依法设立分支机构,分支机构以自己的名义从事民事活动,产生的民事责任由法人承担;也可以先以该分支机构管理的财产承担,不足以承担的,由法人承担。
                  设立人为设立法人从事的民事活动,其法律后果由法人承受;法人未成立的,其法律后果由设立人承受,设立人为二人以上的,享有连带债权,承担连带债务。
                  设立人为设立法人以自己的名义从事民事活动产生的民事责任,第三人有权选择请求法人或者设立人承担。


                  IP属地:广东10楼2017-03-18 21:49
                  回复

                    营利法人
                    以取得利润并分配给股东等出资人为目的成立的法人,为营利法人。
                    营利法人包括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和其他企业法人等。
                    营业执照签发日期为营利法人的成立日期。设立营利法人应当依法制定法人章程。
                    营利法人应当设权力机构,权力机构行使修改法人章程,选举或者更换执行机构、监督机构成员,以及法人章程规定的其他职权。
                    执行机构行使召集权力机构会议,决定法人的经营计划和投资方案,决定法人内部管理机构的设置,以及法人章程规定的其他职权。
                    监督机构依法行使检查法人财务,监督执行机构成员、高级管理人员执行法人职务的行为,以及法人章程规定的其他职权。
                    营利法人的出资人不得滥用出资人权利损害法人或者其他出资人的利益。
                    营利法人的出资人不得滥用法人独立地位和出资人有限责任损害法人的债权人利益。滥用法人独立地位和出资人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严重损害法人的债权人利益的,应当对法人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营利法人的权力机构、执行机构作出决议的会议召集程序、表决方式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法人章程,或者决议内容违反法人章程的,营利法人的出资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该决议,但是营利法人依据该决议与善意相对人形成的民事法律关系不受影响。


                    IP属地:广东11楼2017-03-18 22:09
                    回复

                      非营利法人
                      为公益目的或者其他非营利目的成立,不向出资人、设立人或者会员分配所取得利润的法人,为非营利法人。
                      非营利法人包括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基金会、社会服务机构等。
                      具备法人条件,为公益目的以捐助财产设立的基金会、社会服务机构等,经依法登记成立,取得捐助法人资格。
                      依法设立的宗教活动场所,具备法人条件的,可以申请法人登记,取得捐助法人资格。法律、行政法规对宗教活动场所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为公益目的成立的非营利法人终止时,不得向出资人、设立人或者会员分配剩余财产。剩余财产应当按照法人章程的规定或者权力机构的决议用于公益目的;无法按照法人章程的规定或者权力机构的决议处理的,由主管机关主持转给宗旨相同或者相近的法人,并向社会公告。


                      IP属地:广东12楼2017-03-19 17:48
                      回复
                        特别法人
                        机关法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城镇农村的合作经济组织法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法人,为特别法人。
                        有独立经费的机关和承担行政职能的法定机构从成立之日起,具有机关法人资格,可以从事为履行职能所需要的民事活动。
                        机关法人被撤销的,法人终止,其民事权利和义务由继任的机关法人享有和承担;没有继任的机关法人的,由作出撤销决定的机关法人享有和承担。


                        IP属地:广东13楼2017-03-19 17:53
                        回复
                          非法人组织是不具有法人资格,但是能够依法以自己的名义从事民事活动的组织。
                          非法人组织包括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不具有法人资格的专业服务机构等。
                          非法人组织的财产不足以清偿债务的,其出资人或者设立人承担无限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非法人组织可以确定一人或者数人代表该组织从事民事活动。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非法人组织解散:
                          (一)章程规定的存续期间届满或者章程规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现;
                          (二)出资人或者设立人决定解散;
                          (三)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IP属地:广东14楼2017-03-19 17:59
                          回复

                            民事权利
                            自然人享有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等权利。
                            法人、非法人组织享有名称权、名誉权、荣誉权等权利。
                            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需要获取他人个人信息的,应当依法取得并确保信息安全,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不得非法买卖、提供或者公开他人个人信息。
                            民事主体依法享有物权。物权是权利人依法对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权利,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
                            物包括不动产和动产。法律规定权利作为物权客体的,依照其规定。
                            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征收、征用不动产或者动产的,应当给予公平、合理的补偿。(拆迁?
                            民事主体依法享有债权。
                            债权是因合同、侵权行为、无因管理、不当得利以及法律的其他规定,权利人请求特定义务人为或者不为一定行为的权利。
                            民事主体依法享有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是权利人依法就下列客体享有的专有的权利:
                            (一)作品;
                            (二)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
                            (三)商标;
                            (四)地理标志;
                            (五)商业秘密;
                            (六)集成电路布图设计;
                            (七)植物新品种;
                            (八)法律规定的其他客体。
                            法律对数据、网络虚拟财产的保护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民事权利可以依据民事法律行为、事实行为、法律规定的事件或者法律规定的其他方式取得。民事主体不得滥用民事权利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


                            IP属地:广东15楼2017-03-19 18:05
                            回复
                              2025-08-08 13:27:1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刚刚看了下厚大司考钟秀勇的视频,看到他脸上白白的一块,还以为视频花屏了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7-03-19 18:40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