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针对中国1334所(截止2015年12月)高职院校的《2016-2017年度中国高职院校创新发展影响力系列报告》之《专利产出排行榜》强势发布。
在《2016-2017年度中国高职院校创新发展影响力系列报告》中全国总共1334所高职院校有623个上榜,上榜率为46.7%。安徽省总共有75个高职院校,仅有28个高职院校上榜,上榜率仅37.3%,落后全国上榜率将近10个百分点,有不小的距离。位于安徽省排行榜第2名的是淮南联合大学,在全国专利排名中名列第39名。淮南联合大学拥有发明专利7件,在安徽省发明专利的排名中名列第一,淮南联合大学不是示范性或骨干院校,却能取得这样的成绩确实值得称赞!
在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三类专利中,发明专利是新产品、新装备和新工艺的核心,创造水平和技术含量最高,授权发明专利的数量和质量更能体现高校师生的创新能力、发展能力和影响力,受到主要关注。有一个现象值得特别关注,安徽省的示范性或骨干院校有8个,其中竟然有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阜阳职业技术学院等5所示范性或骨干院校的发明专利数量为“0”,说明部分示范性、骨干院校的带头作用还做的很不够。综合评价全国高职的创新能力,应当充分考虑到发明专利授权经过实质审查,是质量更好、技术含量更高的专利,是衡量院校的创新能力的最主要指标。
《中国高职院校创新发展影响力系列报告》摒弃传统主观评分的综合加权模型,以历年公开的专利产出等权威数据为基础,采用数理模型进行测算,经过了对高职院校发展创新的实证调研,做到了从理论与实践、综合与前瞻等方面均有所创新,确保评价的进步性。如,在专利产出的排名研究中,报告梳理了全国高职院校创新的成就与经验,进一步完善了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的不同权重,形成符合实际的综合排名,真实体现了高职院校的专利创新水平、及其不同的性质的分布,揭示了不同属性的高职院校在专利创新方面卓越成果或不足,提出了加强一流高职建设应该在这里创新方面的具体措施与建议。
淮南联合大学成立于1984年9月,是经省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普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校占地面积800余亩;在职教职工4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115人,硕士学位以上的教师258人,“双师型”教师占教师总数的比例位于全省同类院校前列。学校现设有机电工程、化学工程、建筑工程、经济学、政法与文学、外国语、计算机科学和医学8个系及电大成人教育学院、基础课部、思政部和实训中心等教学单位,承担着培养普通专科和成人本、专科学生的教学任务。目前,普通专科常设招生专业49个,“开放教育”本科专业10个,各类在校学生近万人。学校现拥有工程实训中心、计算机教学中心、网络技术、多媒体、机械电子、仪器仪表、化学化工、财会、语音、临床医学、解剖学、病理学和组织标本室等设备较为先进的实验室,设计功能齐全、设施一流,可满足学生实验实训的需求。
学校先后获得“安徽省文明单位”、“安徽省普通高校招生先进工作集体”、“安徽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安徽省普通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优秀单位”、“安徽省大学生职业规划设计大赛暨大学生创业大赛组织奖”、“淮南市级文明单位标兵”等31项省市级荣誉称号。
《中国高职高专院校创新发展影响力系列报告》是由中国独立的第三方教育评价机构,成都奇点开放教育研究院倾力编研的,更具国际视野、学术创新的新型高端的中国职业教育影响力的研究成果。此次发布的成果将形成中国首卷的专门化《中国高职院校创新发展影响力系列报告》,首卷将由南京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成都奇点开放教育研究院的项目负责人介绍,围绕高职院校的优势的创新发展能力和影响力,以翔实数据测算为基础,客观度量了各个高职院校的创新发展水平和影响力,能在一定程度上中国高职院校的建设中不容忽视的财政投入绩效问题、与国际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差距问题、院校核心竞争力的观测点问题、院校内涵发展的着力点问题,这些问题的揭示恰恰是独立第三方教育评价的价值所在。
研究报告发挥了“数据库、智囊团”的作用,为中国一流高职院校的建设献计献策,为政府制定政策做参谋,为社会、企业、学生选择高职院校提供独立、客观、公正、科学的建议。


在《2016-2017年度中国高职院校创新发展影响力系列报告》中全国总共1334所高职院校有623个上榜,上榜率为46.7%。安徽省总共有75个高职院校,仅有28个高职院校上榜,上榜率仅37.3%,落后全国上榜率将近10个百分点,有不小的距离。位于安徽省排行榜第2名的是淮南联合大学,在全国专利排名中名列第39名。淮南联合大学拥有发明专利7件,在安徽省发明专利的排名中名列第一,淮南联合大学不是示范性或骨干院校,却能取得这样的成绩确实值得称赞!
在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三类专利中,发明专利是新产品、新装备和新工艺的核心,创造水平和技术含量最高,授权发明专利的数量和质量更能体现高校师生的创新能力、发展能力和影响力,受到主要关注。有一个现象值得特别关注,安徽省的示范性或骨干院校有8个,其中竟然有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阜阳职业技术学院等5所示范性或骨干院校的发明专利数量为“0”,说明部分示范性、骨干院校的带头作用还做的很不够。综合评价全国高职的创新能力,应当充分考虑到发明专利授权经过实质审查,是质量更好、技术含量更高的专利,是衡量院校的创新能力的最主要指标。
《中国高职院校创新发展影响力系列报告》摒弃传统主观评分的综合加权模型,以历年公开的专利产出等权威数据为基础,采用数理模型进行测算,经过了对高职院校发展创新的实证调研,做到了从理论与实践、综合与前瞻等方面均有所创新,确保评价的进步性。如,在专利产出的排名研究中,报告梳理了全国高职院校创新的成就与经验,进一步完善了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的不同权重,形成符合实际的综合排名,真实体现了高职院校的专利创新水平、及其不同的性质的分布,揭示了不同属性的高职院校在专利创新方面卓越成果或不足,提出了加强一流高职建设应该在这里创新方面的具体措施与建议。
淮南联合大学成立于1984年9月,是经省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普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校占地面积800余亩;在职教职工4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115人,硕士学位以上的教师258人,“双师型”教师占教师总数的比例位于全省同类院校前列。学校现设有机电工程、化学工程、建筑工程、经济学、政法与文学、外国语、计算机科学和医学8个系及电大成人教育学院、基础课部、思政部和实训中心等教学单位,承担着培养普通专科和成人本、专科学生的教学任务。目前,普通专科常设招生专业49个,“开放教育”本科专业10个,各类在校学生近万人。学校现拥有工程实训中心、计算机教学中心、网络技术、多媒体、机械电子、仪器仪表、化学化工、财会、语音、临床医学、解剖学、病理学和组织标本室等设备较为先进的实验室,设计功能齐全、设施一流,可满足学生实验实训的需求。
学校先后获得“安徽省文明单位”、“安徽省普通高校招生先进工作集体”、“安徽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安徽省普通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优秀单位”、“安徽省大学生职业规划设计大赛暨大学生创业大赛组织奖”、“淮南市级文明单位标兵”等31项省市级荣誉称号。
《中国高职高专院校创新发展影响力系列报告》是由中国独立的第三方教育评价机构,成都奇点开放教育研究院倾力编研的,更具国际视野、学术创新的新型高端的中国职业教育影响力的研究成果。此次发布的成果将形成中国首卷的专门化《中国高职院校创新发展影响力系列报告》,首卷将由南京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成都奇点开放教育研究院的项目负责人介绍,围绕高职院校的优势的创新发展能力和影响力,以翔实数据测算为基础,客观度量了各个高职院校的创新发展水平和影响力,能在一定程度上中国高职院校的建设中不容忽视的财政投入绩效问题、与国际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差距问题、院校核心竞争力的观测点问题、院校内涵发展的着力点问题,这些问题的揭示恰恰是独立第三方教育评价的价值所在。
研究报告发挥了“数据库、智囊团”的作用,为中国一流高职院校的建设献计献策,为政府制定政策做参谋,为社会、企业、学生选择高职院校提供独立、客观、公正、科学的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