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春天,昌乐县收藏爱好者、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肖广德副主任在昌乐县北岩镇袁家庄(现在属于乔官镇)及其附近的纪台等古文化遗址上,发现了当地老百姓翻地挖出的大型牛肩胛骨,发现上面有刻画的字。
刘凤君教授和北京大学历史系的教授认定,这批刻字的骨片应为山东龙山文化中晚期的遗物,距今约4000—4500年,应属东夷文字,是中国早期的图画象形文字。而且它和安阳殷墟出土的用于占卜的甲骨文不同,骨片上没有发现占卜痕迹,推断为一批记事文字。该文字比殷墟甲骨文要早1000年左右,并正式命名其为“昌乐骨刻文”。
山东省昌乐有多处龙山文化遗址。“昌乐骨刻文字”就是在昌乐众多龙山文化遗址中的袁家庄遗址等地发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