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资讯视频图片知道文库贴吧地图采购
进入贴吧全吧搜索

 
 
 
日一二三四五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0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补签。
连续签到:天  累计签到: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7月18日漏签0天
云南旅行吧 关注:2,356贴子:10,035
  • 看贴

  • 图片

  • 吧主推荐

  • 游戏

  • 11回复贴,共1页
<<返回云南旅行吧
>0< 加载中...

穿越怒江大峡谷

  • 只看楼主
  • 收藏

  • 回复
  • 丑石00
  • 知名人士
    10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来源:马蜂窝 (随心而动)
在云南西北部与西藏东部相连的这片高原上,集中着一些南北走向的大山,这就是横断山脉;大山之间同向流淌着怒江、澜沧江和金沙江,这就是“三江并流”。于是这些大山大河在这片土地上构成了高山峡谷群的自然奇观。2009年5月,我们沿228省道驱车穿行了其中之一的怒江大峡谷,徒步到了滇西北最后一村秋那桶……

石门关——峡谷雄关
此行全程2000余公里,历时7天,领略了独特的高原峡谷风光,拜访了“废城”知子罗,体验了大江溜索的刺激,感受到无伴奏唱诗的魅力,夜宿秋那桶,探险贡当山,走在峭壁上的茶马古道,醉于丙中洛人神共居的景色当中。虽然这一切都已过去近2年的时间,但浏览着一幅幅照片,翻阅着零星的手记,点点滴滴的记忆依然那么鲜活。

怒江大峡谷——被誉为“东方大峡谷”

228省道——穿行怒江大峡谷的唯一大通道

“澡堂会”——怒江峡谷颇具特色的民族风情。


  • 丑石00
  • 知名人士
    10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洒落在陡峭山坡上的村寨——大峡谷中难有平地

人马吊桥——对于生活在怒江两岸的人来说“桥”极为重要

溜索——几乎成为怒江峡谷标志性的人文景观


2025-07-18 03:51:53
广告
  • 丑石00
  • 知名人士
    10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知子罗—— 凝固了时空的“废城”

老姆登教堂——大峡谷最美的基督教堂

石月亮——峡谷里“永不落的月亮”
怒江第一湾
怒江第一湾——人称世外桃源

丙中洛——人神共居的地方

重丁天主教堂——在这里有幸聆听到无伴奏唱诗的天籁之音

秋那桶——天上的村寨

雾里村——茶马古道旁的村庄


  • 丑石00
  • 知名人士
    10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澡堂会”
从六库镇前行约12公里就来到怒江大峡谷颇具民族风情的“澡堂会”地点。每年12月20日开始的傈僳族传统的“阔时节”期间有很多节庆内容,澡堂会就是其中之一。当地百姓扶老携幼,背着粮食腊肉、锅碗瓢盆从四周大山聚到这里温泉浴,洗去过去一年的“污秽”,迎接新的一年来临。温泉是露天的,江边的攀枝花树下依地势自然散落着四五个用江石砌成的水池,大的有近20平米,温泉水从江边多处岩缝中不停地涌出,40度左右。2007年1月,我们从滇西取道六库回昆,在当地热心人的带领下于傍晚时分来到“澡堂会”,看到坡地上搭有几个窝棚,支着锅灶,远远望去池子里都有人,便在坡地上侯着,与正在做饭的山民聊起来,得知这家人的女儿今年中考,全家祖孙三代一起来洗温泉,祈福考试顺利。我们全身心放松地躺在温泉里,皓月爬上了对岸的山顶,碧蓝的江水从身旁哗哗流过,稍远处的池子里不时传来当地年轻人嬉戏打闹声……

“澡堂会”地点。其实,怒江的江边天然温泉很多。

2007年1月在同一地点拍的,江水碧蓝,极富质感。

温泉水不停地从江边岩缝中涌出

在远处侯着池子
“虎跳石”
驶过“澡堂会”逆江北上38公里就到了“虎跳石”(不是丽江与中甸交界的虎跳峡)。在奔腾咆哮的江水中,横卧着一块2米见方的黑色巨石,激起阵阵浪花和漩涡。这段峡谷被称为老虎跳峡谷,是大峡谷里最窄的一段。峡谷两岸峰峦重叠,峭壁如削,江边巨石林立,水流湍急,轰鸣如雷。此处被视为傈僳族虎氏族发祥地,有着种种神秘传说。

虎跳石

老虎跳峡谷,峡长10公里,最窄处仅10余米,海拔1150米,落差20米。傈僳语称“腊跨洛”或“腊玛登培”。

江边巨石林立


  • 丑石00
  • 知名人士
    10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废城”知子罗
继续向前就进入了福贡县,我们专程拜访了“废城”知子罗,它曾经拥有过辉煌的历史:1974年以前曾是怒江州首府;1986年以前曾是原碧江县政府所在地。当年专家曾预测这里将发生大面积滑坡,1986年底碧江县建制撤销,人去城空,故也称为“碧江旧城”。弃城后四周山民蜂拥而至,时至今日专家们的预测没有出现,“废城”也一直不废,现在是福贡县匹河乡知子罗村委会。走在冷清的街道上,看着四周的景物,时空仿佛凝固在了过去的时代,让人不禁生出些感慨。告别了知子罗,从大山顶下到半山腰,来到老姆登村,著名的老姆登基督教堂就在这里。

福贡大桥,过了桥就进入福贡县,距县城54km。

去知子罗的岔路口,距福贡大桥约15km。

从岔路口沿着这条山道盘旋8公里到老姆登村,再往上走7公里到知子罗。

八角楼,建于1984年。站在楼顶300里怒江尽收眼底,可惜我们遇到大雾天。

时空仿佛凝固在过去的时代

当年办公楼,如今小学校。

断壁残垣


  • 丑石00
  • 知名人士
    10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街上很冷清,几乎见不到村民。

位于“废城”东北角的的知子罗教堂

老姆登村,一个怒族山寨。

老姆登基督教堂,始建于1938年,被认为是大峡谷中最漂亮的基督教堂。


  • 丑石00
  • 知名人士
    10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石月亮”
继续沿228省前行,过福贡县城前行42公里就到了利沙底乡,这里是观看“石月亮”的最佳位置。远远望去,江对岸高黎贡山山脉中的一处海拔3300米的峰巅被一个深洞穿透山体,恰似一轮明月高悬于山林峰海,与天空连为一体,让人产生许多遐想。

石月亮,傈僳语称“亚哈巴”,被誉为怒江“永远不落的月亮”。若天气晴好,百里之外都能看到。

有资料称:深洞为天然大理岩溶蚀而成,呈椭圆型,洞深百米,高约60米,宽40余米,洞前有一棵约20米高的干枯云杉树。

石月亮是傈僳族公认的发祥地,至今仍有全球各地的傈僳族不断前来寻根访祖。有驴友说,从利沙底徒步1天可达石月亮下古老的怒族小村寨米哦罗。
体验过大江溜索
过了“石月亮”不久,来到一处风景秀丽的江边,看到几个傈僳姑娘小伙站在路边,停车一问,得知是村里安排他们在这里带游人大江溜索。我们顿时来了兴趣,也玩了一把“一副滑轮飞过江”的心跳,来回一次20元。亲身体验过大江溜索,更能体会到大江两岸往来的不便。这些年在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下,怒江上的桥也逐渐多了起来。我们继续赶路,途中看到了传说中的一支独秀“江中松”,再往前行过了一段严重的水毁路,约17:00安抵贡山县城,第一次品尝到了怒江独特的“吓拉”(用鸡和米酒为主料烹制),以喝汤(其实是酒!)为主。

溜索过江的地方


  • 丑石00
  • 知名人士
    10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溜索过江的地方

傈僳姑娘

溜索分来去两根钢索,钢索一头高一头低。一根粗麻绳,上面连接着1个带滑轮的铁构;下面连接着2个麻编的座兜。铁构往钢索上一挂,哧溜一声不到1分钟就窜到了江对岸,换另一根钢索,再哧溜回来。

过去修桥十分困难,当地人就只能依靠溜索过江。据说以前是藤索,虽然后来改用钢索,可看上去还是充满危险。

江中松。拍摄角度不好,没有体现出其特色,那棵松树也看不大清楚。实地景为:江里一块孤立的巨石上长着一棵纤细的约2米高的松树。

过了一段严重的水毁路段后就到了贡山县城。


2025-07-18 03:45:53
广告
  • 丑石00
  • 知名人士
    10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贡山为独龙族自治县,县城位于茨开镇丹当。丹当,独龙语意为松树坪。
D3(5月3日):贡山—丙中洛(42km)—秋那桶(17km)
D3(5月3日):贡山—丙中洛(42km)—秋那桶(17km)
约8:00离开县城前往丙中洛。贡山县丙中洛乡是滇西北最后一乡,也是228省道的终点,其北面与西藏察隅县察瓦龙乡接壤。距丙中洛大约5公里的地方有景区售票点。进入景区往前转过一个大湾,地势赫然开朗,怒江第一湾、桃花岛、丙中洛开阔的台地依次展现在眼前。有资料称,这里是“怒江大峡谷生态类文化公园”的核心区和“三江并流”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穿过丙中洛的街子,我们直奔东北方角的重丁村(约3km),名声赫赫的重丁大教堂就建在村里。说来也巧,正逢星期天,我们虔诚地进入教堂观摩了礼拜,十分有幸现场聆听到当地教友无伴奏多声部唱诗的天籁之音。约11:00礼拜结束,我们离开重丁教堂沿丙察四级乡村公路前往石门关(约5km),而后来到尼丹打村(约4km),在村中阿土家客栈午餐。

前往丙中洛,途中遇到健步如飞的老外。

我们正好赶上景区门票调价,调价前是50元/人。

怒江第一湾。怒江一路南下,在丙中洛孜当村附近遇王箐绝壁阻挡,又遇丹拉大陡坡阻隔,形成了一个U字型大拐弯。

岛上的村庄叫“坎桶”,“桶”怒族语山间平地的意思。

村中的教堂很显眼

桃花岛。形似“怒江第一湾”。至今我也没弄明白为何没把桃花岛命名为第一湾?怒江南下先流经的是桃花岛。

岛上的村庄叫“扎那桶”


  • 丑石00
  • 知名人士
    10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据说,初春岛上桃花盛开,景色绝伦。

丙中洛,藏语意为箐沟边的藏族寨子。四面环山,东有响朗腊卡山和碧罗雪山,西有高黎贡山,南有贡当神山,北面是石门雄关。这个地方生活着怒、藏、独龙、傈僳等民族,原始宗、藏传佛教、教天主教、基督教并存,被称作“人神共居的地方”。

怒江大峡谷中罕见的开阔台地,海拔为1750米,面积约为15平方公里,在当年“驼峰”航线线路上,也是沿江北进西藏的茶马古道上至今唯一还有马帮运输的通道。前方远处是嘎瓦嘎普雪山,海拔5128米。

丁大妈家。已颇有名气的丁大妈是重丁教堂的管理人,开有自家的客栈。

丁大妈家对面就是重丁大教堂

重丁教堂,哥特式建筑风格,堪称怒江大峡谷中最漂亮的天主教堂。由法国传教士任安守耗时10年于1935年建成,“文革”期间被毁,1996年在原址重建,规模较之原来的小些。


  • 丑石00
  • 知名人士
    10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教堂右侧的仁安守墓地,他1937年故去后就长眠于此。有资料称,任安守神父1856年4月16日生于法国多姆山省克莱蒙氏,1886年来华传教,1898年到丙中洛直到去世。

每逢星期天上午,村里的信众聚集于此做礼拜。礼拜结束时邻坐教友们相互握手彼此祝福,场面感人。

无伴奏唱诗。布道中每到唱诗,神父把手中的圣经轻轻一举,男女老少就虔诚地吟唱起来,步调一致,很整齐。歌声嘹亮美妙,高潮处如天籁飞声,穿透肌肤沁入心脾,令人陶醉。

这位外国MM似乎还未从祈祷中缓过神来


  • 丑石00
  • 知名人士
    10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丙察公路前往石门关。丙察公路:丙中洛乡——西藏察瓦龙乡,长91公里(云南段35km,西藏段56km),于2005年建成的四级乡村公路。

有的路段很窄,遇到会车,需双方通力合作。因此拐弯处要及早鸣笛提醒对方注意避让。

石门关。两岸绝壁相向,与江面垂直,扼住一路狂奔的怒江,场面壮观。
雄关铁壁,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朝红新桥可过汽车。过桥后公路向右方前行,往左则是通往雾里村的小道。

朝红桥一侧废弃了的老桥

尼丹打村

丙察公路穿过尼丹打村

尼丹打村的田园风光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
  • 11回复贴,共1页
<<返回云南旅行吧
分享到:
©2025 Baidu贴吧协议|隐私政策|吧主制度|意见反馈|网络谣言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