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
今年6月份,李兆生走了,在高中时期我和好友爱好丹道和武学,非常仰慕李先生,一起凑钱买了他的《真元宝笈》和《翰墨缘》,都细细的读过,现今还放在书柜里面。其时其事,都历历在目,但想来已过了十二年光阴了。
在简介上,李先生为武当太乙铁松派掌门,又兼任少林某派掌门,以及其它多派的传人之类的。这诸多身份,作为宗教而言,似有不妥,但作为武林门派而言,与其所述九脉合真的故事来讲,则道理可通。在中国,特别是在这个领域,凡稍有些名气则谤亦随之,有些事情真真假假,外人实难揣摩。我的一向观点是只需看其所说是有理,是否不违背“道”。我看李先生的两本书,其言文雅朴素,即便当成文学作品来读都有很多益处。而其介绍的功法,我没有练,所以无从评价。但整体上来说,李先生对其所述的领域,书法、绘画、篆刻和功夫套路等,还是有很深的研究的。
然而李先生今年仙逝,享年64岁,不算高龄,虽然年龄不重要,但这对李先生所倡导的丹经武学来讲,不得不说是一个打击。张三丰真人创立太极拳,说愿天下英雄延年益寿,而李先生改进二十四式太极拳,发明循经太极拳,再加上自身的丹经武学修为,于延年益寿方面应该有大作为。我在这里并没有对李先生不敬的意思,而是感概延年益寿之困难,道家对于长寿的研究,对于“我命在我,不在于天”的追求,实在是旷世之伟业,而此伟业经过祖师先贤一代一代积累传承,仍少有成功,实为可叹。
就在5天前,胡海牙也走了,胡先生是陈撄宁先生的弟子,陈撄宁提出中华仙学的概念,要以科学的方法和态度来研究修炼成仙的方法和学问,去除掉神叨叨的神秘学,实事求是的,公开的研究和学习,修成就是修成,修不成就是修不成,要告知天下,要经得起检验。对于此,我深以为然。人能通过修炼而成仙,这是一门中华绝学,这门学问有文字可查的是从黄帝开始,历史非常悠久以至不可考,这门学问又是如此的特殊,以至于用常理难以解释。上千年来,隐于道门之中,可谓之道门中最珍贵最核心的部分。正因为珍贵,所以外传者少,正因为核心,所以炼成者少。再加之道门用语及诸多其它原因,丹经往往晦涩难懂,道门中人说,没有师承是看不懂的。
今年6月份,李兆生走了,在高中时期我和好友爱好丹道和武学,非常仰慕李先生,一起凑钱买了他的《真元宝笈》和《翰墨缘》,都细细的读过,现今还放在书柜里面。其时其事,都历历在目,但想来已过了十二年光阴了。
在简介上,李先生为武当太乙铁松派掌门,又兼任少林某派掌门,以及其它多派的传人之类的。这诸多身份,作为宗教而言,似有不妥,但作为武林门派而言,与其所述九脉合真的故事来讲,则道理可通。在中国,特别是在这个领域,凡稍有些名气则谤亦随之,有些事情真真假假,外人实难揣摩。我的一向观点是只需看其所说是有理,是否不违背“道”。我看李先生的两本书,其言文雅朴素,即便当成文学作品来读都有很多益处。而其介绍的功法,我没有练,所以无从评价。但整体上来说,李先生对其所述的领域,书法、绘画、篆刻和功夫套路等,还是有很深的研究的。
然而李先生今年仙逝,享年64岁,不算高龄,虽然年龄不重要,但这对李先生所倡导的丹经武学来讲,不得不说是一个打击。张三丰真人创立太极拳,说愿天下英雄延年益寿,而李先生改进二十四式太极拳,发明循经太极拳,再加上自身的丹经武学修为,于延年益寿方面应该有大作为。我在这里并没有对李先生不敬的意思,而是感概延年益寿之困难,道家对于长寿的研究,对于“我命在我,不在于天”的追求,实在是旷世之伟业,而此伟业经过祖师先贤一代一代积累传承,仍少有成功,实为可叹。
就在5天前,胡海牙也走了,胡先生是陈撄宁先生的弟子,陈撄宁提出中华仙学的概念,要以科学的方法和态度来研究修炼成仙的方法和学问,去除掉神叨叨的神秘学,实事求是的,公开的研究和学习,修成就是修成,修不成就是修不成,要告知天下,要经得起检验。对于此,我深以为然。人能通过修炼而成仙,这是一门中华绝学,这门学问有文字可查的是从黄帝开始,历史非常悠久以至不可考,这门学问又是如此的特殊,以至于用常理难以解释。上千年来,隐于道门之中,可谓之道门中最珍贵最核心的部分。正因为珍贵,所以外传者少,正因为核心,所以炼成者少。再加之道门用语及诸多其它原因,丹经往往晦涩难懂,道门中人说,没有师承是看不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