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道教吧 关注:20,816贴子:114,874

想拜师求指点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本人是北方人想拜师却不得门路,QQ群里到处跑也找不到一个好师傅,在QQ群里我感觉很多人都是很虚伪不是我想要的师父,一次在群里面辩论父母一题,和他们说不来,融不到他们里面去,后来和他们道歉,他们表面上不介意,却说我的言语欺骗百姓还行,爱出风头,我说辩论就是按自己所想的说,结果他们直接把我踢出了群,求指点一下。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5-12-28 11:53回复
    QQ群看贴吧顶层


    IP属地:云南来自WindowsPhone客户端3楼2015-12-28 15:38
    收起回复
      2025-08-10 12:25:4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修真之道,
      乃:天下第一件大事,
      为:天下第一件难事。
      此事,以其至大至难,
      故曰:天下希有之事。
      必须:深明造化、洞晓阴阳,
      存其:经久不易之志,
      循序,渐进者,方能行之。
      后世学人,不究此事,为何事?
      未曾学道,即欲成道;
      未曾学人,即欲作仙。
      难怪世间:
      修道者如牛毛,成道者如麟角。
      学道之士,必须:
      博览群书,极深研几,
      先明其道,博学多问,
      由浅及深,自卑登高,
      循序而入,深造自得。
      博学多问,明理明道,
      方能识的:盲师明师,
      亦能辨得:邪道正道。
      纵不能行此:天下希有之事,
      亦可知:有此天下希有之事,
      庶不至空过岁月,虚度一生。


      26楼2016-01-22 07:50
      收起回复
        勘破世事
        人生在世,如同:梦幻泡影,
        百年岁月,只是:瞬息之间。
        无常一到,
        纵有:金穴银山,买不得性命;
        虽有:孝子贤孙,分不了忧愁。
        若不:及早打点,
        临时:手忙脚乱,
        阎王老子,不肯留情,
        一失人身,万劫沉沦。
        有志于道者,
        须将:这个关口,急急打开,
        方有:通衢大路。
        尘缘不断,妄想成道。
        身虽出家,心未出家,
        一举一动,只于世事上,用功夫;
        一行一止,总在人情上,作活计,
        不但,不能成道,
        而且,无由闻道,
        何贵于:出家?
        古今来,无数学人,多蹈此辙。
        所以,
        学道者如牛毛,达道者如麟角。
        悟真云:
        试问堆金如岱岳,无常买的不来无?
        了道歌云:
        先将世事齐放下,后把道理细研精。
        此言:
        世事皆假,性命最真,
        欲知其真,先弃其假。
        何则?
        一认其假,自心即为假役。
        一假,无不假,与道日远,
        便不是:自惜性命之人。
        不惜性命,悬虚不实,
        空过岁月,到老无成,
        必至老死,何益于事?
        吕祖,因一梦,而群思顿脱;
        马祖,因悟死,而成道最速。
        先能:勘破世事,而后修真。
        所以,成真了道,易于他人。
        出家修行,原系:勘破世事而然。
        若未勘破,而强出家,有名无实,
        本欲登天,而反坠地,
        适以取败,岂不枉费心机?
        修真之士,不论在家出家,
        若欲辨此:性命切身大事,
        必须:先将世事,尝探一番,
        尝探来,尝探去,
        尝探到:没一点滋味处,
        始知:万缘皆空,性命事大。
        从此,
        把身外一切虚假之事,一笔勾消。
        脚踏实地,寻师访友,
        勇猛精进,为道忘躯,
        自然,一诚格天,
        祖师:暗中提携,
        当有:真人度引。


        27楼2016-01-22 07:50
        回复
          积德修行
          若非修行积阴德,动有群魔作障缘。
          积德修行,是修道者之:要务。
          若是:离德以言道,
          便是:异端邪说,旁门外道。
          古之圣人,必先明道,
          古之贤人,必先积德。
          未有不明道,而能圣者,
          未有不积德,而能贤者。
          若欲希圣,必先希贤;
          若欲成道,必先积德。
          欲得:仙佛学业,
          必须:道德两用。
          道,是:为己之事;
          德,是:为人之事。
          修道有尽,而积德无穷。
          古今,仙佛神圣,成道之后,
          犹必:和光同尘,积功累行,
          直待:三千功满,八百行完,
          然后,功满德就,方受天诏。
          金丹大道,为:鬼神所忌。
          非:大忠大孝之人,不能知,
          非:大贤大德之人,不敢传。
          如果:强传而知之,鬼神不喜,
          势必:暗降灾殃,促其寿数,
          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无知者,
          自满自足,不能深入,
          日久懈怠,志气尽丧。
          悭贪烦恼,甚于常人,
          必是:祖先无德,自己无行,
          以是:始勤终怠,迷失真宗,
          入于轮回,而不可挽回。
          大道,不可轻传,
          以免真宝,被人窃去。
          失言匪人,必遭魔障。
          不可:轻露圭角,
          必待:有大力者,
          方可:倾囊付之。
          世之学人,方入门户,
          直视:神仙为至易之事,
          遂骗化十方,罔知所忌。
          绝不思:
          一丝一粒,俱十方之血汗;
          一饮一啄,皆众生之苦力。
          或,有以口头禅,笼人者;
          或,有以假道法,摄财者;
          或,有以黄白术,谋骗者;
          千方百计,不可枚数。
          异日,欠下十分债账,
          不知:如何消化?
          古曰:
          两只角,或有或无,
          一条尾,千定万定。
          必是此:无知之辈。
          有志者,
          须当:以德行为重,自立节操,
          不要:糊涂作事,担误了前程。
          何为德?德,就是:
          恤老怜贫、惜孤悯寡、
          施药舍茶、修桥补路、
          扶危救困、轻财重义、
          广行方便,积德累功。
          何为行?行,就是:
          苦己利人、勤打尘劳、
          施德不望报,有怨不结仇,
          有功而不伐,有难而不惧,
          即:有德必积,见义必为。
          积德立行,愈久愈力,
          德服鬼神,品超庸俗,
          高人一见,决定入目,
          感动师友,大道有望。
          否则,
          不积一德,不修一行,
          妄想成道,偶遇高人,
          掩其不善,而著其善,
          自谓:可以欺人。
          殊不知,
          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
          更有一等:不务本分之流,
          作孽百端,
          朝酒肆而夕花乡,
          口道德而心盗跖,
          损人利己,
          千奇百怪,不知自悔,
          反怨自己无福无缘,
          乃毁谤丹经尽属诳言。
          真地狱种子,当入异类,
          求其为人而不可得,何敢望仙?
          德是:自己人世之事;
          道是:师传成仙之事。
          不积德,而欲修道,
          人事,且不能,
          仙道,怎得成?


          28楼2016-01-22 07:50
          回复
            尽心穷理
            儒曰:穷理尽性,以至于命。
            尽性至命之学,全在:穷理上,定是非。
            穷理透彻,则其:性能全,命能保,
            直入:无上至真之地;
            穷理恍惚,则其:命难修,性难了,
            终有:到老落空之悔。
            今之学人,
            糊涂,出家,
            糊涂,学道,
            糊涂,修行,
            生时,既然:糊涂;
            死时,焉能:亮净?
            金丹之道,
            是:包罗天地之道,
            为:窃夺造化之道,
            至尊至贵,至神至妙,
            非可:容易而知。
            学人,
            不想:自己性命,为何物?
            不辨:祖师法言,是何义?
            只知:饱食终日,无所用心,
            妄想:一言半语之妙,即欲成道,
            日,则浪荡打混,
            夜,则高枕安眠,
            以丹经,为无用之言,
            以子书,为哄人之套。
            诈称有道者,以错引错,
            妄冀成真者,以盲诱盲。
            即有:一二信心之士,
            亦不过是:走马看花,
            何尝:深用心思?穷究实理?
            古人,亦有谓:
            若还纸上寻真义,
            遍地都是大罗仙”之语,
            是特:为不求师者而发,
            非言:丹经子书为无用。
            后人不知古人之意,
            多借此,为凭证,
            而即:置经书于不问,
            大错!大错!
            仙真法言,
            一字一意,不敢妄发;
            一言半语,尽藏妙义。
            不知费尽:多少老婆心?
            为后人:作阶梯,
            与教门:留眼目。
            无知下士,而反:毁之谤之,
            其罪:尚可言乎!
            即,后之高人贤士,
            所作所为,总在古人范围之中,
            究其实落,未必:高过于古人。
            今之高人,不哄学人,
            古之仙真,不误后世。
            有志之士,取古人之法言,
            细穷细究,求师一决,通前达后,
            毫无一点疑惑,方可行持,
            慎误:自恃聪明,而有己无人;
            亦勿:专听梆声,而任人误己;
            穷理之学,
            果能:功夫不缺,
            日久:自有所悟。
            但所悟者,一己之私见,
            不得:贸然下手。
            倘遇明师,必须彻始彻终,
            追究个清白,真知灼见,
            得心应手,方不误事。
            如果:
            知前不知后,知后不知前。
            知阴不知阳,知阳不知阴。
            知体不知用,知用不知体。
            或,知有为,而不知无为,
            或,知无为,而不知有为,
            或,见元关,而不知药生,
            或,知药生,而不知老嫩,
            或,知结丹,而不知服丹,
            或,知结胎,而不知脱胎,
            或,知文烹,而不知武炼,
            或,知武炼,而不知文烹,
            或,知阳火,而不知阴符,
            或,知进火,而不知止足,
            或,知温养,而不知抽添,
            若不:博览群书,以明其理,
            毫发之差,千里之失,
            欲求长生,反而促死,未许成真。
            阴阳,有:内外,
            五行,有:真假。
            性命工夫,两段,
            先后二天,各别。
            有真有假,
            有真中之假,有假中之真,
            有真中之真,有假中之假,
            此等机关:
            究之不彻,即:行之不到;
            辨之不清,即:作之不成。
            吕祖,三次还丹,未成,
            后得崔公《入药镜》而始完功;
            紫清,有夜半风雷之患,
            重复修持,而方了事。
            如二翁者,神仙中之领袖,
            些子不明,犹有不虞,而况他人?


            29楼2016-01-22 07:51
            回复
              加入置顶的 qq群


              IP属地:河南来自手机贴吧31楼2016-01-22 19:56
              回复
                多看道家书籍吧


                来自iPhone客户端35楼2016-02-05 11:55
                回复
                  2025-08-10 12:19:4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道友这翻教导字字入心,字字千金,必有回响。


                  来自Android客户端36楼2016-02-13 21:09
                  回复
                    呵呵 无量天尊!


                    37楼2016-07-06 20:21
                    回复
                      哎呜,他们都是玩,置顶


                      来自Android客户端41楼2016-07-22 16:19
                      收起回复
                        明白吗


                        来自Android客户端42楼2016-07-22 16:19
                        回复
                          一直在路上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46楼2016-07-23 03:16
                          回复
                            读:修真九要


                            56楼2016-11-02 06:33
                            回复
                              2025-08-10 12:13:4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想拜师也该把你的简历介绍一下,想学哪一类型,学习目的,只有对上号才会有师父教你。


                              57楼2016-11-05 17:3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