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心穷理
儒曰:穷理尽性,以至于命。
尽性至命之学,全在:穷理上,定是非。
穷理透彻,则其:性能全,命能保,
直入:无上至真之地;
穷理恍惚,则其:命难修,性难了,
终有:到老落空之悔。
今之学人,
糊涂,出家,
糊涂,学道,
糊涂,修行,
生时,既然:糊涂;
死时,焉能:亮净?
金丹之道,
是:包罗天地之道,
为:窃夺造化之道,
至尊至贵,至神至妙,
非可:容易而知。
学人,
不想:自己性命,为何物?
不辨:祖师法言,是何义?
只知:饱食终日,无所用心,
妄想:一言半语之妙,即欲成道,
日,则浪荡打混,
夜,则高枕安眠,
以丹经,为无用之言,
以子书,为哄人之套。
诈称有道者,以错引错,
妄冀成真者,以盲诱盲。
即有:一二信心之士,
亦不过是:走马看花,
何尝:深用心思?穷究实理?
古人,亦有谓:
若还纸上寻真义,
遍地都是大罗仙”之语,
是特:为不求师者而发,
非言:丹经子书为无用。
后人不知古人之意,
多借此,为凭证,
而即:置经书于不问,
大错!大错!
仙真法言,
一字一意,不敢妄发;
一言半语,尽藏妙义。
不知费尽:多少老婆心?
为后人:作阶梯,
与教门:留眼目。
无知下士,而反:毁之谤之,
其罪:尚可言乎!
即,后之高人贤士,
所作所为,总在古人范围之中,
究其实落,未必:高过于古人。
今之高人,不哄学人,
古之仙真,不误后世。
有志之士,取古人之法言,
细穷细究,求师一决,通前达后,
毫无一点疑惑,方可行持,
慎误:自恃聪明,而有己无人;
亦勿:专听梆声,而任人误己;
穷理之学,
果能:功夫不缺,
日久:自有所悟。
但所悟者,一己之私见,
不得:贸然下手。
倘遇明师,必须彻始彻终,
追究个清白,真知灼见,
得心应手,方不误事。
如果:
知前不知后,知后不知前。
知阴不知阳,知阳不知阴。
知体不知用,知用不知体。
或,知有为,而不知无为,
或,知无为,而不知有为,
或,见元关,而不知药生,
或,知药生,而不知老嫩,
或,知结丹,而不知服丹,
或,知结胎,而不知脱胎,
或,知文烹,而不知武炼,
或,知武炼,而不知文烹,
或,知阳火,而不知阴符,
或,知进火,而不知止足,
或,知温养,而不知抽添,
若不:博览群书,以明其理,
毫发之差,千里之失,
欲求长生,反而促死,未许成真。
阴阳,有:内外,
五行,有:真假。
性命工夫,两段,
先后二天,各别。
有真有假,
有真中之假,有假中之真,
有真中之真,有假中之假,
此等机关:
究之不彻,即:行之不到;
辨之不清,即:作之不成。
吕祖,三次还丹,未成,
后得崔公《入药镜》而始完功;
紫清,有夜半风雷之患,
重复修持,而方了事。
如二翁者,神仙中之领袖,
些子不明,犹有不虞,而况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