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办些活动欢迎新生
比如(纳新欢迎晚会什么的) 而加入学生会的步骤我猜应该就是报名,笔试,面试 通过笔试和面试来考察该学生是否有这个能力
很多新生吧都对学生会不了解,对学生会到底干嘛的都不知道!学生会有哪些部门也不知道
纳新的时候吧要加强新生对学生会的认识 对学生会干部的认识
而业务素质 能力素质 (交往能力 决策能力 最根本的就是有没有创新的能力) 心里素质 集体素质 是一个学生会干部必备的 笔试,面试时肯定不可能发现报名者是否有这些方面的长处。
很多学生会干部的确有这方面的能力,但是缺乏责任感,只在里面混日子 而有责任感的同学这些素质以后可以培养得出来
建议 在纳新的时候要多发掘一些有责任感的 可以通过一些累,苦的任务来测试一下比如(在我初中时 每逢暑假过后开学时都要组织同学在校园里除杂草 三四个人分一片区域 有些人就偷懒耍滑不干活 有些人再热也一直在努力的干 这是一种从小就培养的责任感 )
表示在纳新的时候要具体的把学生会有什么部门,哪些部门以后会做什么样的工作都让新同学们有一个充分的了解 ,确定自己是否适合这个部门
建议弄一些宣传单,在报名报后面印上 或者弄一场演讲来介绍一下
纳新的时候要体会新生的心态,把他们对大学的憧憬,比如通过学生会了解社会,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等结合起来,具体怎么实施看你们怎么做
面试时觉的可以让同学们多介绍介绍自己 毕竟有些同学的
长处优点是你们问不到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 可能他对策划不行 但是对组织人员特别强 可能不适合报名的部门 但可以给别的适合的部门推荐 不错过一个人才 不能全靠笔试和面试来决定
学生会人员不在多而在于精
人多浪费资源 但不是说在纳新时要的人少 。可以在通过后 有一段时间的检验试用期
或者过了试用期后不定期的检查 如果没有类似的部门也可以开办一个检查学生会干部工作的部门 来刷下去那些占着茅坑不拉屎的人员
可能会有很多纳新时没有报名的但是有能力后悔了
这时就可以及时的来补充
(在统计出刷下去的名单后 再开展补充工作 具体就得根据当时情况来决策了)
以上就是本小学弟的一些建议和想法

往学长们有所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