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莲吧 关注:643,515贴子:22,470,691
  • 3回复贴,共1

管廷献字一副,大家上上眼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楼2015-06-09 08:58回复
    管廷献字士修(1846—1914年)山东五莲小窑村人。清光绪九年(1883)癸未科中一甲第三名(探花)。 管廷献英年华发,才能奇特;读书治事,明敏通达。管廷献参加同治六年乡试,考中举人。光绪九年,应考礼部会试,夺取会元。同年廷试,钦赐一甲第三人进士及第,授翰林院编修。光绪十五年,管廷献出任顺天乡试同考官。十六年,管廷献出任会试同考官。十九年,再次出任顺天乡试同考官。后来,历任补江南道监察御史、署兵、刑、工科给事中。


    2楼2015-06-09 08:59
    回复
      2025-10-01 23:49:4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人物简介:光绪二十年(1894),管廷献出任补御史时,适逢甲午中日战争,清朝战败,赔款二百兆。朝廷财政陷于困境,然而宫廷内用度却依然奢侈无度,毫无节制。对此情形,朝中大臣束手无策。管廷献敢于直言上疏,他上“奏为清节糜费,以裕帑储,而培元气。” 管廷献在奏折中分析:户部由于赔偿款额太大,请大学士、六部九卿以及各省督抚,通盘筹划。户部束手无策、无办法,难道内外诸大臣有办法吗?即便有法,也不过是“增加厘税,推广捐例”。天地生财是有数的。“上之所获日以多,下之所蓄日以少”,就怕百姓贫乏,众志日离;而“剜肉补疮,病且益甚”。所以,今日理财,“不在开源也,亦节流而已,不必变法也”。


      3楼2015-06-09 09:00
      回复


        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15-06-09 09:1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