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传之外的《青城十九侠》、《云海争奇记》、《兵书峡》等系列中,还珠则直接把书中人物的历史背景从清朝改成明末。青城一书的时间线,距蜀山开府十年或二十年之久,却以近取之姿写明末魏忠贤事。到了云海、兵书峡,青城派虞南绮、峨眉派木尊者(木鸡),这些和本传中英云七矮一辈约略同时的剑仙,都被还珠给前置到了明末。
对于负面人物的着力塑造,也从边蛮异族的红发老祖、尸毗老人之流,换成了顾修、曹景这种内叛奸人。
从清兴到明亡,从对立面到内部,这才是还珠关于历史的真正成熟的思考。再进一步说,外忧起于内患,内患止于明君。这可以说是还珠笔下大同社会的代谢更新之理想模式。
其实在本传中早有着这种模式的雏形,俞利、鸦利、黄畹秋都是祸胎包藏的内鬼,由于蜀山中后期的架空一发不可收拾,这些相关故事和角色都显得无足轻重,然而在思想上却都是积蓄着后劲。卧云村、安乐岛都是相对自足的理想之国,误蹈危机,转危为安,全系于首脑人物的善恶贤愚。古黄夏国盛极而衰,剥极而复,也因一代英主能知振拔。
到了兵书峡一书,还珠又设计了土地的开发、分配和推广策略,把这一模式大加改良和超前了,甚至有点兜售现代理念之嫌。最终还珠顾及艺术的真实性,没有让剑仙侠客们去把蓝图付诸实践,妥协的前提是当政者非暴君即可,便是庸君似乎也可相安无事,以保民生苟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