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诊所吧 关注:3贴子:35
  • 2回复贴,共1

大柴胡汤分析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大柴胡汤:柴胡24克,黄芩9克,大黄6克,枳实9克,半夏9克,芍药9克,生姜15克,大枣4枚
大柴胡汤主治少阳阳明合病。症状是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呕不止,郁郁微烦,心下痞硬,或者心下满痛,大便不解或者协热下利,舌苔黄,脉弦数有力。
大柴胡汤和承气汤的辩证区别是,大柴胡汤是治疗胆热和胃热合病。而承气汤是治疗阳明腑实证的。两者的症状区别是,大柴胡汤有呕不止,呕吐禁止用承气汤。再就是脉象的区别。
大柴胡汤用小柴胡汤作为底方。用了小柴胡汤的柴胡和黄芩来清胆热,保留小柴胡汤中治疗呕吐的基础方半夏生姜小半夏汤。加上了一个泄热通便的大黄和一个通腹气的枳实,这等于是半个大承气汤。
这些配伍组合,相信只要是看到这些药就应该知道是起一个什么作用的。
除此之外,大柴胡汤还用了芍药和大枣。同时加重了生姜的用量。
这个方子用芍药,既可以配合柴胡疏肝柔肝,也可以缓解腹痛。
这个方没有用甘草,而是用的大枣。不用甘草是采取大小承气汤的方法,消痞通便,加了甘草就会变成甘草和大黄的组合,就变成了慢性泄热的方子
这个方子用生姜大枣,虽然是小柴胡汤中原来有的。只是把小柴胡汤去掉了补气的党参和甘草。但是泻下药都不用生姜大枣,因为生姜会阻碍大黄泄热,大枣会加重腹实。
如果让我们自己来组方子,相信前面的药都会不怎么思考就能写下了,唯独生姜大枣需要犹豫,而且不会去想到要加重生姜用量。
所以说书上说的生姜大枣相配和营卫而行津液,并调和脾胃,功兼佐使。这句话应该认为是习惯性的套话。真正的功能需要琢磨。
首先复习一下胆胃的生理功能
胆和胃都是六腑之一,不同的是,胃是六腑中的统领,也是人生存的关键。任何一个中医,在判断患者生死预后的时候,都是看胃气,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胃的重要性尤其可见。
胆也是六腑之一,但是胆是后来划过去的,最初的分类胆是划归奇恒之府,魄门作为六腑之一。后来随着脏腑理论和五行理论的合并,为了方便起见,胆划归了六腑。但是又说胆有别于其他六腑,是一个清净之府,内藏精汁,是六腑中唯一具有脏的特点的一个。
胃在六腑中具有脏的重要性,胆在六腑中具有脏的特点,可见这两者在六腑中都是分别强调重要性的。
胃属土,在五行居中。胃主受纳腐熟水谷。喜燥恶湿,以通降为用。脾胃作为一身的中轴,也是五行的中枢,气机的上下通畅,全身运行,全有赖于脾胃功能的正常运行。
胆属少阳,在五行属木,木曰曲直,肝胆气机同样决定了人体气机的通畅与否。在肝胆中,胆作为少阳,是四象之首,是春,是人体生发之源。又有此十一脏腑生发皆属于胆的话。
少阳又叫做枢机,又叫做半表半里,有着沟通内外的作用。
由此可见,肝胆脾胃的气机是否正常,特别是胆胃的气机是否正常,关系着全身气机的运行。
所以说大柴胡汤要加上生姜大枣,同时还要用白芍柔肝,目的就是为了调畅气机。
少阳病禁汗、禁吐、禁下,是因为少阳是小阳、弱阳,发汗泻下只会伤害正气,不能祛除邪气,所以小柴胡汤创建了和解法。但是现在少阳证伴见阳明腑实证,这个方子只是加了一个大黄和一个枳实来通腹实,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为了避免泻下导致伤正,仍然需要保留调和气机的生姜大枣。
但是大柴胡汤要去掉党参和甘草,是因为大柴胡汤证总归是一个实证,不需要用那么多补气药物,用补气药物只会加重腑实证。
这里有一次看到了大枣和甘草的区别,和十枣汤一样,大柴胡汤用大枣是守城官,而桂枝汤和小柴胡汤用甘草是人民调解员。都是公务员,职务差别仍然明显。
任何两个药物都会存在这样的差别,在遣药处方中能够注意到这种差别,你的方子才会细腻,疗效更好


1楼2014-10-13 18:25回复
    顶!!!!!!!!


    2楼2014-10-14 11:13
    回复
      2025-08-03 16:16:5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3楼2014-10-18 09:2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