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心理缺陷,是指无法保持正常人所具备的心理调节和适应等平衡能力,心理特点明显偏离心理健康标准,但尚未达到心理疾病的程度。心理缺陷的后果是社会适应不良。
在实际生活中,最常见的心理缺陷是性格缺陷和情感缺陷。
1.性格缺陷
常见性格却鲜有下列八种:
(1)无力性格。这种人由于精力和体力不足,容易疲劳,所以情绪常处于不愉快状态,缺乏克服困难的精神。对精神压力和心身矛盾,易产生心理过敏反应,由此诱发心理疾病。
(2)不适应性格。这种人由于判断和辨别能力有限,因此,对人际关系和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很差。一旦受不良的社会环境影响,就易发生不良行为。
(3)偏执性格。固执,敏感多疑,容易产生妒忌心理。考虑问题常以自我为中心,遇事有责备他人的倾向。这种心理缺陷如不注意纠正,可以发展为偏执性精神病。
(4)分裂性格。性格内向,孤独怕羞,情感冷漠。社会适应和人际关系很差。喜欢独自活动。此种心理缺陷易发展为精神分裂症。
(5)爆发性格。平时性格黏滞,不灵活,遇到微小的刺激易引起爆发性愤怒或激情。
(6)强迫性格。强迫追求自我安全感和躯体健康。可有程度不同的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这类人易发展为强迫症。
(7)癔症性格。心理发展不成熟,常以自我为中心。感情丰富而不深刻。热情有余,稳定不足。容易接受暗示,好表现自己。这种性格的人容易发展成癔病。
(8)攻击性格。性格外向,好斗。情绪高度不稳定,容易冲动。往往对人、对社会表现敌意和攻击行为。
2.情感缺陷
常见的情感缺陷有下列八种:
(1)焦虑状态。对客观事物和人际关系,表现出焦虑、紧张。忧心忡忡,疑虑不快。虽然具有强烈的生存欲望,但对自己的健康和疾病存有忧虑。
(2)抑郁状态。情绪经常处于忧郁、沮丧、悲哀、苦闷状态,常有长吁短叹和哭泣的表现。这种人缺乏人生的动力和乐趣,生存欲望低下。
(3)疑病状态。常有疑病情绪反应,有疑病性不适症状,自我暗示性强,求医心切。
(4)狂躁状态。情绪高涨、兴奋,活跃好动,动作增多,交际频繁,声音高亢,有强烈的欣快感。这种状态容易发展为躁狂症。
(5)激情状态。强度大、持续时间长地出现亢奋状态。
(6)淡漠状态。孤独、不合群,对外界客观事物和自身状况漠不关心,无动于衷。
(7)幼稚状态。心理年龄明显落后于实际年龄, 情绪幼稚化。
(8)反常状态。情感反常,不协调,甚至出现矛盾的情感状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