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风小筑吧 关注:26贴子:854
  • 7回复贴,共1

【精品转载】格律诗词入门捷径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由我是掌门我怕谁完成,在古诗吧转载,@我是掌门我怕谁


1楼2014-04-28 08:14回复
    概述
    本文的目的,是为想要学习诗词格律的人,提供一条准确而又简捷快速的途径。诗词是中华文化中的一块绚丽的瑰宝。世世代代的人们热爱它,从中获得艺术的享受、思想的熏陶和历史的启迪。可以说,它对中华民族文化的传延和民族特性的形成,都起了重要作用的。
    当代人也普遍喜欢诗词,不少人想从事诗词创作。但我们常常看到,有的诗貌似律诗,或五言或七言,内容、意境也不错,却不合格律。这是因为不少人对诗词格律不太了解,甚至不知道律诗是要讲平仄的。


    2楼2014-04-28 08:15
    回复
      2025-08-06 01:27:1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讲平仄、论格律,这对写诗的人来说,当然是一种束缚。但如掌握了这方面的知识,它也会带给你乐趣,我们要讲的诗律,指的是近体诗的格律,不涉及诗经、乐府中的那种古体诗。近体诗是唐以后逐渐形成的,它对平仄、对仗、字数有严格的要求。近体诗,从体例划分,有三种:绝句(每首四句),律诗(一般每首八句),排律(每首十句以上)。基础是绝句,明白了绝句,其他就好懂了。


      3楼2014-04-28 08:17
      回复
        绝句,又称截句、断句、绝诗,四句一首,短小精萃。它是唐朝流行起来的一种诗歌体裁,属于近体诗的一种形式。绝句一词最早在南朝的齐、梁时代就已出现。陈代徐陵的《玉台新咏》收有四首五言四句的诗,不知作者名字,题为“古绝句”。此时的绝句是指五言四句二韵的小诗,并不要求平仄和谐。绝的意思是“断绝”,古人用四句一绝的四句诗来完成一个思想概念。绝句分为律绝和古绝。律绝是律诗兴起以后才有的,要求平仄。古绝远在律诗出现以前就有了。
        比如: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登鹳雀楼》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
        ——李白《独坐敬亭山》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杜甫《绝句》
        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白居易《草》
        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骆宾王《咏鹅》
        圆魄上寒空,
        皆言四海同。
        安知千里外,
        不有雨兼风。
        ——李峤《中秋月》


        9楼2014-04-28 14:33
        回复
          律诗,是指中国近体诗的一种,因格律要求非常严格而得名。律诗发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律、对偶的新体诗,至初唐就开始出现广义五律,武周年代沈佺期、宋之问定型狭义七律,其成熟于中晚唐时期。律诗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首分别为五言、七言句,简称五律、七律。通常的律诗规定每首8句。通常以8句完篇的律诗,每2句成一联,计四联,习惯上第一联为首联,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尾联。
          比如:
          客路青山下,
          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王湾《次北固山下》
          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
          王孙自可留。
          ——王维《山居秋暝》
          卢家少妇郁金堂,
          海燕双栖玳瑁梁。
          九月寒砧催木叶,
          十年征戍忆辽阳。
          白浪河北音书断,
          丹凤城南秋夜长。
          谁为含愁独不见,
          更教明月照流黄。
          ——沈佺期《独不见》


          11楼2014-04-28 14:43
          回复
            排律,又叫长律,律诗的一种。就律诗定格加以铺排延长,故名之“排律”。每首至少十句,多则有至百韵者。除首尾两联外,中间各联都须对仗。亦可隔句相对,称为扇对。
            比如:
            凤历轩辕纪,
            龙飞四十春。
            八荒开寿域,
            一气转洪钓。
            霖雨思贤佐,
            丹青忆老臣。
            应图求骏马,
            惊代得麒麟。
            沙汰江河浊,
            调和鼎鼐新。
            韦贤初相汉,
            范叔巳归秦。
            盛业今如此,
            传经固绝伦。
            豫章深出地,
            沧海阔无津。
            北斗司喉舌,
            东方领缙绅。
            持衡留藻鉴,
            听履上星辰。
            独步才超古,
            馀波德照邻。
            聪明过管辂,
            尺牍倒陈遵。
            岂是池中物?
            由来席上珍。
            庙堂知至理,
            风俗尽还淳。
            才杰俱登用,
            愚蒙但隐沦。
            长卿多病久,
            子夏索居频。
            回首驱流俗,
            生涯似众人。
            巫咸不可问,
            邹鲁莫容身。
            感激时将晚,
            苍茫兴有神。
            为公歌此曲,
            涕泪在衣巾。
            ——杜甫《上韦左相二十韵》


            13楼2014-04-28 14:50
            回复
              诗词的节奏和语句的结构是有密切关系的。换句话说,也就是和 语法有密切关系的。 由于文体的不同,诗词的语法和散文的语法不是完全一样的。诗为字数及其它制约,要求在语法上比较自由。这种语法上的自由,不但不妨碍读者的了解,而且有时候还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艺术效果。本来,散文中也有一些不完全的句子,但那是个别情况. 在诗词中,不完全句则是经常出现的。诗词是最精炼的语言,要在短短的几 十个字中,表现出尺幅千里的画面,所以有许多句子的结构就非压缩 不可。有时候,表面上好像有主语,有动词,有宾语,其实仍是不完全句。有时候,副词不一定要像在散文中那样修饰动词。
              比如: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杜甫《月夜》)。"这里也有四层意 思:"云鬟湿"是一个句子形式,"玉臂寒"是一个句子形式,"香雾"和"清辉"则不成为句子形式。但是,香雾和云鬟的关系,清辉 和玉臂的关系,却是很清楚了。杜甫怀念妻子,想象她在鄜州独自一 个人观看中秋的明月,在乱离中怀念丈夫,深夜还不睡觉,云鬟为露水所侵,有似雾气;玉臂为明月的清辉所照,越来越感到寒冷了。


              15楼2014-04-28 15:03
              回复


                16楼2014-04-28 15:0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