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全世界的自闭症患者超过6700万人,我国仅儿童患者的数量就在60万到180万之间。孤独症,也被称为自闭症,患者表现为交流障碍、社会交往障碍、兴趣狭窄和刻板重复行为。他们难以表达自己的需求,更多的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被称为“星星的孩子”。
孩子 爸爸妈妈永远都不会放弃你
他是一位普通的父亲,但当他有一名自闭症的儿子时,就注定他要有最坚强的肩膀,扛起生活的重压。为给儿子赚治疗费,他辞去了公务员工作,在大学学人文专业的他获得了五项专利,内容涉及到医疗、化工、煤炭等多个领域……
她是个普通的母亲,但当她有了一名自闭症的孩子,就注定了她要有更坚强的内心,带着孩子好好生活。为了孩子能过的更好,每天坚持起早贪黑。儿子在学校一个月要1600多元,出租屋每月900元,生活捉襟见肘,为挣钱给儿子治病,她每天打三份工……
世道再艰难,也要呼吸顺畅,这是一位母亲贴在床头的话,每天起床、睡觉时,都会在心中默念—他们是“星星的孩子”,也许不爱理人,不爱和人玩,也不怎么讲话,或许还有些不恰当的行为……但在他们的家长的眼中,他们就是普通的孩子,是他们的无可替代的宝贝……
自闭症儿童需要早期治疗,这就需要父母在孩子早期观察中看是否症状。那么,怎么才能知道孩子是否有自闭症呢?
首先,是对孩子细致观察,发现异常尽早干预。家长要关注孩子行为模式的异常表现,寻医诊断,及早在专业机构的帮助下进行干预。越早干预,康复效果越好。据调查数据显示,我国仅26%的孤独症儿童在3岁前接受康复训练,22%的儿童6岁才开始。
其次,理性接受现实,不焦虑,不悲观。按照目前医学界的普遍观点,孤独症是无法根治的,它将伴随这个孩子一辈子。许多家长从心底里无法接受现实,具体表现为不愿其他人知道孩子的病情,不愿带孩子到公共场所等等。这种心态和行为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康复。
每一个孩子的症状程度与行为表现都不一样,他们需要属于自己的人生规划。用优势视角去发现孩子身上的优点与喜好,给予他们尊严与自主性,让他们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孩子自己能开开心心过一辈子就够了。
对于自闭症儿童,社会上并没有规范的教育,亲子教育对这些儿童很重要。因此,父母在教育这些特殊的孩子时,应该:
(1)要建立适合的学习环境与气氛
自闭症儿童在学习新的事物时,容易产生不适应的行为,效果就会受到影响,因此很有必要建立一个适合孩子的学习环境。首先要家庭配合,一般的家庭在得知孩子患自闭症时,多数会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此时要让家人了解,孩子的病症不是父母所造成的,需要家人合作一起来帮助孩子,共同面对事实,减少家庭对孩子的压力;另外还要创造条件,诱发学习动机,在教育自闭症儿童时,应该针对孩子的需要,创造适合的学习环境,主动制造机会,诱发他的学习动机。
(2)要实用与生活结合
自闭症的儿童在抽象理解的能力差,所以在教导时,要尽量通过实物的操作来帮助他们理解与学习,此外,自闭症的儿童在沟通和人与人之间互相关系的学习上有困难,因此在教育时,应将要教的事物应用到与人的相互关系上,从生活的实用例子中,加强其语言、人际关系及相关技巧的学习。
(3)要反复练习
对于孩子不会的技巧与行为,要用逐步养成及增强方法,反复的练习,来帮助孩子学习,以训练洗手为例,可以每天吃饭前或吃点心前练习,而养成洗手的习惯。
(4)要多变和多样化
自闭症儿童的教育,不一定只限于家中与教室来教他,相关的人、事、物作为计划的变化组合,使内容具多样化,例如,对于会走固定路线的孩子,可以常换不同的路线回家,让他知道不同的路都可以到家。如看见有人随地丢垃圾,就要教他“不要学他,这样是不好的……”等等,结合实际场景来进行多样化教育。
(5)要奖罚分明
当孩子表现好时,父母要进行奖励。如他们不执行父母的吩咐,或有不当行为时,就应用简单、明确的词语进行适当的批评教育,或以取消去买他喜爱的食品、玩具或去公园玩等承诺作为处罚。董进宇博士在其《培养优秀子女的规律》书中也讲到了这一点。
(6)要有渐进性
教育目标确定后,要有步骤地进行。如果只注意与同龄人之间的差距,要求患儿象正常孩子那样是不可能的,反而增加了患儿的不配合。因为在超出自己的能力范围的要求,是会出现焦虑、烦躁等负性情绪反应,应该有计划地逐步进行。
(7)要有长期的计划
从开始教育到出现良好的疗效有一个相当长的过程,所以必须用长期持续的思想准备,同时要经常观察患儿的表现,制订新的教育计划,反复耐心细致地教育。
(8)要培养患儿的独立性
父母要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培养他们的独立性,尽量让孩子自己穿、脱衣服,自己吃饭。在父母的监护下,让孩子到户外玩,带他们去乘公共汽车,教他们主动买票或去商店购物等。衣食住行是最基本的生活自理的能力,这些基本的自理能力,常会因自闭症儿童自身的障碍,而造成由家人帮助代劳的现象,这不仅孩子失去了学习的机会,也容易养成依赖性,因此培养孩子生活自理能力是家教的重要内容。
(9)要利用一切有利因素
除了治疗和教育外,周围的人对患儿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良好的影响对患儿的康复有良好的作用。例如,怎样加入同伴队伍、怎样与同伴交谈、怎样参与与同伴合作的活动,使他们能更有效地与周围孩子交往与游戏,对提高患儿的社交能力是一种很有利的因素。
父母是患儿最亲、影响力最大、父子母子感情最深、和患儿接触时间最长的人,是任何人都无法替代的。要想自闭儿童健康成长,家庭教育是其重要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