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名骗子以给学生试戴眼部治疗仪为名收取押金,致使乾县二中49名中学生上当受骗,每人被骗100元。乾县二中以生活补贴名义向被骗学生发放100元,乾县警方也介入调查。
骗子能堂而皇之的进入校园骗取孩子的钱财,这充分暴露了孩子的安全隐患。孩子的安全,不仅表现在被骗上,据统计,近年来,学生的安全事故有逐渐上升的趋势,交通事故、火灾、食物中毒、网络交友安全、学校暴力等。这些安全事故的发生,不仅给孩子及家庭造成了无法弥补的伤害,同时也破换了学校的形象。
孩子出现安全问题,家长和学校通常是互相指责。的确,作为学校方面,孩子的安全问题义不容辞。但是作为孩子第一任老师的家长,同样负有责任。孩子的安全教育是家长从小就该灌输的,但往往家长把精力都放在孩子的成绩上,对与安全教育几乎是空缺。
家庭安全教育的缺失
如今的家长因忙于事业,对孩子投入的精力有限,即使空出一点时间,往往是询问孩子最近考试了吗?成绩如何?零花钱够不够?……他们不会想到要对孩子进行安全方面的教育。父母都有望子成龙的心,对孩子的学习要求都非常高,再加上父母离异等家庭日渐增多,这些都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非常不利。孩子的一些不良心理倾向父母不能觉察,孩子的一些苦闷无法排解,孩子出现的一些不安全因素不能发现,日积月累会使孩子出现焦虑、抑郁状态,从而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出现很多意想不到的安全事故。当安全问题发生后,往往后悔莫及。
如何进行家庭安全教育?
孩子的安全教育十分重要,家长不要认为孩子每天接触的范围小,就不加以重视,其实很多危险都是在不经意间发生的。所以,应该适时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一部分家长对孩子的安全教育不太重视,认为孩子不是在学校就是在家,这些地方很安全。还有一些家长知道应该重视安全教育但也不知道从何教起,因此把这方面的教育寄托于老师和学校的课程。但其实,孩子的安全教育家长应该从小培养,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让孩子学会保护自己。针对一些经常发生的安全隐患,家长应该如何应对!
1、暴力侵害
孩子在学校难免会遭到同龄人欺负,或者稍大一些的孩子甚至会被一些社会“小混混”恐吓、勒索,甚至一些老师虐童的事件都让我们不得不重视孩子遭受暴力对待的问题。孩子年纪小,对于危险的意识不强,家长应该要提前教孩子一些保护自己的技巧,不要等悲剧发生了才想意识到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家长平时可以陪孩子一起收看一些安全教育片,一边看一边指导孩子思考,父母要告诉孩子生命安全是第一位的,遇到类似被恐吓勒索的情况决不能逞强,钱是小事,要尽量避免自己受伤害。家长要告诫孩子,避免单独出门,尽量避免人少的巷子、机室、网吧这些人流复杂的地方,如果感觉有危险,应该尽快撒腿就跑,去到人多的地方寻求大人的帮忙。同时,孩子如果遭到暴力侵害,要记住坏人的样子,事后应该及时报警。孩子最容易在放学的路上遭遇坏人,因此如果父母有事不能接孩子放学,家长可以托可信赖的人帮忙,或者叮嘱孩子与顺路的同学结伴而行。并且在无法接孩子的情况下家长最好提前通知老师,请老师知情留意或帮忙。
2、诱拐
孩子年纪小,分辨能力低,他们很难分清陌生人和坏人之间有什么不同。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都只是告诫孩子“不要喝陌生人给的饮料,不要吃陌生人的食物”。孩子在外面玩的时候,家长千叮万嘱孩子“不要与陌生人说话”,但是我们往往忽视了孩子是否能够了解谁才是是“陌生人”。
家长不能只是单纯地告诫孩子避免和陌生人接触,而是尽可能让孩子学会分辨陌生人和坏人。常见的5类拐骗坏人分别是:向你求助的大人、给你看宠物照片的大人、叫你名字的陌生人、告诉你家里有紧急情况的大人、想给你拍照的大人,家长让孩子意识到,当有这5类“居心叵测”的大人向你接近,就立刻跑开,不要听他们说话,更不要跟着他们走。叮嘱孩子不要轻信陌生人,让孩子学会拒绝陌生人的诱惑,而且即使是孩子曾经见过的人,也要告诉孩子不要轻信。
3、孩子走丢
爸爸妈妈在人多的时候要提高警觉意识,尽量要牵好孩子的手,让孩子时刻都在自己的视线范围,尽量避免这些情况发生。家长可以在每次出街之前,就先跟孩子“约法三章”,预先说一下万一走丢了怎么办,让孩子能够有一个心理准备。家长尽可能地让孩子背熟爸爸或者妈妈的姓名和手机号码,告诉孩子万一走丢了,就可以求助警察叔叔或者商场的工作人员打电话给爸爸妈妈来接自己。
另外,和父母走散后,告诫孩子不要随便碰到一个人就说自己父母不见了,更不能随便跟陌生人走。
4、交通问题
马路交通安全是家长最应该防范的,好动的孩子满街跑,一不小心孩子很容易就会有安全的事故。因此,在孩子年龄比较小的时候,家长可以在日常和宝宝做一些简单的小游戏,如“红灯停、绿灯行”、“过马路走斑马线”等游戏,让孩子在游戏中能够初步建立交通规则意识。年龄稍大,社会认知意识提高,家长在和孩子出街时可以在马路上引导孩子学会简单的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判断这些行为的对与错。这样,孩子不仅有了交通规则意识,同时也能在实践中锻炼加深对规则的认识。
5、灾难发生
5.12地震,让我们深刻认识到我们忽略了教育孩子灾难逃生,可能这种灾难事故发生几率较小,但是基本的逃生知识是每个孩子都应该掌握的。为了孩子的健康和安全,家长和老师应该及早教给他们一些必要的安全常识以及处理突发事件的方法,注意培养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及良好的应急心态。
家长应该告诫孩子,遇到危险他应该先跑。孩子是一个弱小的动物,他需要做的只是保护自己。孩子遇到危险自己先跑,还能有机会去找到专业的人来求助其他人,能够帮助其他人的机会更多,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勇敢。
现在的社会越来越危险,这种危险不仅仅是意外的发生,还有很多人为的因素。作为弱小的孩子,面对现今的环境,他们应该提高警觉,以防止外来的危险,是有必要的。所以作为父母,当孩子渐渐长大、慢慢学会独立前,要提早对孩子施予安全教育,让他们即使在离开安全的保护之下也能不受侵害。
骗子能堂而皇之的进入校园骗取孩子的钱财,这充分暴露了孩子的安全隐患。孩子的安全,不仅表现在被骗上,据统计,近年来,学生的安全事故有逐渐上升的趋势,交通事故、火灾、食物中毒、网络交友安全、学校暴力等。这些安全事故的发生,不仅给孩子及家庭造成了无法弥补的伤害,同时也破换了学校的形象。
孩子出现安全问题,家长和学校通常是互相指责。的确,作为学校方面,孩子的安全问题义不容辞。但是作为孩子第一任老师的家长,同样负有责任。孩子的安全教育是家长从小就该灌输的,但往往家长把精力都放在孩子的成绩上,对与安全教育几乎是空缺。
家庭安全教育的缺失
如今的家长因忙于事业,对孩子投入的精力有限,即使空出一点时间,往往是询问孩子最近考试了吗?成绩如何?零花钱够不够?……他们不会想到要对孩子进行安全方面的教育。父母都有望子成龙的心,对孩子的学习要求都非常高,再加上父母离异等家庭日渐增多,这些都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非常不利。孩子的一些不良心理倾向父母不能觉察,孩子的一些苦闷无法排解,孩子出现的一些不安全因素不能发现,日积月累会使孩子出现焦虑、抑郁状态,从而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出现很多意想不到的安全事故。当安全问题发生后,往往后悔莫及。
如何进行家庭安全教育?
孩子的安全教育十分重要,家长不要认为孩子每天接触的范围小,就不加以重视,其实很多危险都是在不经意间发生的。所以,应该适时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一部分家长对孩子的安全教育不太重视,认为孩子不是在学校就是在家,这些地方很安全。还有一些家长知道应该重视安全教育但也不知道从何教起,因此把这方面的教育寄托于老师和学校的课程。但其实,孩子的安全教育家长应该从小培养,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让孩子学会保护自己。针对一些经常发生的安全隐患,家长应该如何应对!
1、暴力侵害
孩子在学校难免会遭到同龄人欺负,或者稍大一些的孩子甚至会被一些社会“小混混”恐吓、勒索,甚至一些老师虐童的事件都让我们不得不重视孩子遭受暴力对待的问题。孩子年纪小,对于危险的意识不强,家长应该要提前教孩子一些保护自己的技巧,不要等悲剧发生了才想意识到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家长平时可以陪孩子一起收看一些安全教育片,一边看一边指导孩子思考,父母要告诉孩子生命安全是第一位的,遇到类似被恐吓勒索的情况决不能逞强,钱是小事,要尽量避免自己受伤害。家长要告诫孩子,避免单独出门,尽量避免人少的巷子、机室、网吧这些人流复杂的地方,如果感觉有危险,应该尽快撒腿就跑,去到人多的地方寻求大人的帮忙。同时,孩子如果遭到暴力侵害,要记住坏人的样子,事后应该及时报警。孩子最容易在放学的路上遭遇坏人,因此如果父母有事不能接孩子放学,家长可以托可信赖的人帮忙,或者叮嘱孩子与顺路的同学结伴而行。并且在无法接孩子的情况下家长最好提前通知老师,请老师知情留意或帮忙。
2、诱拐
孩子年纪小,分辨能力低,他们很难分清陌生人和坏人之间有什么不同。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都只是告诫孩子“不要喝陌生人给的饮料,不要吃陌生人的食物”。孩子在外面玩的时候,家长千叮万嘱孩子“不要与陌生人说话”,但是我们往往忽视了孩子是否能够了解谁才是是“陌生人”。
家长不能只是单纯地告诫孩子避免和陌生人接触,而是尽可能让孩子学会分辨陌生人和坏人。常见的5类拐骗坏人分别是:向你求助的大人、给你看宠物照片的大人、叫你名字的陌生人、告诉你家里有紧急情况的大人、想给你拍照的大人,家长让孩子意识到,当有这5类“居心叵测”的大人向你接近,就立刻跑开,不要听他们说话,更不要跟着他们走。叮嘱孩子不要轻信陌生人,让孩子学会拒绝陌生人的诱惑,而且即使是孩子曾经见过的人,也要告诉孩子不要轻信。
3、孩子走丢
爸爸妈妈在人多的时候要提高警觉意识,尽量要牵好孩子的手,让孩子时刻都在自己的视线范围,尽量避免这些情况发生。家长可以在每次出街之前,就先跟孩子“约法三章”,预先说一下万一走丢了怎么办,让孩子能够有一个心理准备。家长尽可能地让孩子背熟爸爸或者妈妈的姓名和手机号码,告诉孩子万一走丢了,就可以求助警察叔叔或者商场的工作人员打电话给爸爸妈妈来接自己。
另外,和父母走散后,告诫孩子不要随便碰到一个人就说自己父母不见了,更不能随便跟陌生人走。
4、交通问题
马路交通安全是家长最应该防范的,好动的孩子满街跑,一不小心孩子很容易就会有安全的事故。因此,在孩子年龄比较小的时候,家长可以在日常和宝宝做一些简单的小游戏,如“红灯停、绿灯行”、“过马路走斑马线”等游戏,让孩子在游戏中能够初步建立交通规则意识。年龄稍大,社会认知意识提高,家长在和孩子出街时可以在马路上引导孩子学会简单的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判断这些行为的对与错。这样,孩子不仅有了交通规则意识,同时也能在实践中锻炼加深对规则的认识。
5、灾难发生
5.12地震,让我们深刻认识到我们忽略了教育孩子灾难逃生,可能这种灾难事故发生几率较小,但是基本的逃生知识是每个孩子都应该掌握的。为了孩子的健康和安全,家长和老师应该及早教给他们一些必要的安全常识以及处理突发事件的方法,注意培养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及良好的应急心态。
家长应该告诫孩子,遇到危险他应该先跑。孩子是一个弱小的动物,他需要做的只是保护自己。孩子遇到危险自己先跑,还能有机会去找到专业的人来求助其他人,能够帮助其他人的机会更多,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勇敢。
现在的社会越来越危险,这种危险不仅仅是意外的发生,还有很多人为的因素。作为弱小的孩子,面对现今的环境,他们应该提高警觉,以防止外来的危险,是有必要的。所以作为父母,当孩子渐渐长大、慢慢学会独立前,要提早对孩子施予安全教育,让他们即使在离开安全的保护之下也能不受侵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