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25日,笔者得到一信息:一考生考入北大却不见老师,引起我们的关注。这名学生叫黄年(化名),家住在偏远山区,在县城一所普通中学上学。那么,如此蹊跷的事件背后,到底藏着怎样的玄机?
为进一步了解情况,笔者驱车6小时到达黄年所在的县城,再转乘当地班车,因路况较差,辗转五六个小时才到达该生所在的村子。
从村口的老人口中笔者得知:黄年家是村里的“五保户”,幼年丧母,与父亲相依为命,如今考入北大,全县轰动,经常有媒体到村里来采访。说着,两位老乡已把笔者带到了黄年家门口。映入笔者眼帘的是一间老土屋,残垣断壁,一片凄凉惨淡。在两位老乡的呼喊下,黄年的父亲应声出来迎接,一位年近五旬,身材佝偻的大伯笑着向笔者打招呼。此时,笔者心中惊叹:这样的环境居然孕育了一个北大高材生!
在笔者道明来意之后,黄年的父亲娓娓道出了黄年不见校长、老师的缘由。
孩子平时读书虽然刻苦,但学习成绩并不突出,班主任和各科任老师也不怎么关心孩子的学习,更不用说校长了。由于家境贫困,同学们也不喜欢和他交往,这就造成了他现在孤僻的性格。奇迹出现后,校长、老师立刻前来道贺。面对这种前后待遇的巨大落差,孩子心中无法接受,自然也就不愿开门迎接。当然,我们心里还是感谢学校与老师对黄年的栽培。
随后,笔者找到屋里穿着朴素的黄年,问到他平时成绩一般为何能考上北大时,黄年却闪烁其辞,不愿作答。最后在笔者的一再追问下,黄年的父亲才道出了实情:去年过年的时候,村里收到了好心人给贫困家庭孩子的捐赠物品。黄年分到了几件衣服和几本高考复习资料。其中一套资料叫做《高考冲刺9套卷》,黄年几乎没有拥有过属于自己的课外教辅资料,所以像捡了块宝贝,由于高考在即,便一心钻研这套卷子。
高考结束后,黄年兴奋地回到家里,对我说:“爸爸,我一定能考上好大学,报答你的养育之恩。”我当时也没太在意。拿到北大通知书后,我高兴地掉下了眼泪,但冷静下来后对于这个天大的喜讯有些难以置信,那天晚上,我严厉地质问他是不是高考作弊了,他对我说,这次高考试题,在《高考冲刺9套卷》上基本都做过。感谢那位素不相识的好心人,给孩子送来了这么好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