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诗歌标准论——天人交感 阴阳应象
<?xml:namespace prefix="o" ns="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xml:namespace>
估计好多诗友看到这个题目立即会嗤之以鼻的,诗歌哪里有什么统一的标准呢,甚至于最基本的诗歌的一些共识都从未达成。有人说诗歌是美的,那马上就有人说诗歌也是丑的;有人说诗歌是让人惊讶的,但又有人说平淡的仍给人诗歌力量。其实吧,这些矛盾纠葛是因为对这些名词的不同界定和不同诗歌比较所处于的不同位面造成的,诗歌不可能没有一个共识性的论点存在,这是我的观点。
然后关于后面那个本属于武侠小说里面的词语的话,我也只是用了这么个意思。当然,原谅我用这个题目吧,本来小子才疏学浅;二来这个立论很大,又嫌过于飘渺;三来纯属于一家(家也不算)之言,不过是以引发讨论为目的。因此哗众取宠的嫌疑必定是免不了的,同时这也本来就是我的意思。那么下面进入正文。
那么我还是先把这八个字解释解释,以免大家误会。关于天人交感,天指代诗意空间中的诗意集合,其实质是诗意在空间中的原本存在,可能是精神性更浓,在这里我则将他物质化。我的观点是这种诗意集合是一种精神世界的人类中的普适价值集合。当然这也是不断变化的,这是另一个特点了。关于人的方面,更多指代诗歌作者,或者说诗人。交感就说的很明白了,是诗人与诗意集合的互动。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个诗意集合不代表诗人所做诗歌中的诗意。
其实这句话可能从诗歌写作的启动方面来说更合适,诗意集合是在人类社会乃至自然社会中无处不在的(当然如果没有人,那就是一个空虚的体相),而写诗的人是一群善于发现并善于表达这些诗意的人。诗意其实是分散在各处的,诗人在自觉不自觉中找到并表达了他们。同时,在表达的同时,诗人将自己的意念也融进了诗中,这就是所谓“天人交感”了。
再说所谓阴阳应象。如果说天人交感是诗意,那么阴阳应象是指诗艺。事实上诗艺是自然而不刻意营造出来的,但是从一首好诗(或者无论好坏)中,我们总能找到某些相通之处。首先说“象”,这里的象指的不是通常所说的意象,应该说是一种诗歌的外在表象。比如节奏,词句,韵律,格式,当然也包括了意象(所以闻一多所谓三美之论,我觉得其实只是抓了一个浅显的表象而已,更深的估计不是没感受到只是没能体现出来而被人误会罢了)。象分阴阳,阴就是指未曾表现出来的,阳则反之。那么未曾直接表现出来的必定是那些较为虚幻的事物,最典型的就是情感和哲理。但相比诗意,这也只是一种外在表象罢了。
流沙河先生曾经用三柱论诗,说情柱、理柱、象柱三者相互协同协调,在平衡之下支撑一首诗,其实大抵是不错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情理多为阴而象(他指的是意象)为阳。因此阴阳应象,共同就筑好诗。
因此对于诗歌标准,必有两方面(我只是假借此八个字,以方便记忆,并不追求来处)。诗意+诗艺,二者不可偏废又相互依存。但一切诗艺(包括对于不同风格的写作方式)来说只是为了更好的表达诗意。甚至于,诗意的表达并不完全借助诗歌,只不过是诗歌在表达诗意方面有自己的独特优势。列为可敢说,音乐、雕塑、绘画在表达诗意方面毫无建树吗?
我有点怀疑,这是不是一个人尽皆知的共识,如果是,对于一些细枝末节的纠缠和无关诗歌的争论可以免了。
根据情况,我看看是否需要进一步的就一些吧友的诗作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