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第一次看蜀山,绿袍死后,英男去找石中玉的时候,我难过了许久。其实那时候因为喜欢绿英,所以有许多场景都是跳着看的,因此有很多细节被忽略了。
看到有人说英男在绿袍死后,立马去找石中玉,实在让人心痛。其实,并不是这样的。我认真的重新看了一遍,忍住快进的冲动,发现了许多被忽略的细节。
英男当初把石中玉灌醉并且诬陷他,是因为她担心绿袍伤害孩子,所以她要为孩子找条后路。在绿袍死后,英男哭着跑开,那时候她可并没有直接跑去找石中玉。
我记得英男当上掌门人以后,抚着腹部,对孩子说“孩子,娘终于等到这一天了。等娘报了仇,娘就带你离开这里,教你读书写字。”那时候,英男根本没有想到去找石中玉,她想的是大仇得报以后,她就可以带着孩子远离是非安稳生活。
当初英男之所以陷害石中玉,是因为她感到绿袍会伤害她和孩子。而后来,绿袍已经不在了,她当上了掌门,这时候再也没有人可以伤害她和孩子了,英男也不必再担心了。
可是后来阴山天尊的出现,让英男又一次陷入危险之中。天尊威胁她,让她去杀李亦奇和石中玉,让她毁掉炼丹炉。英男是在这个时候,才跑去找石中玉的。而她一到南海,就看到石中玉和李亦奇在成亲。也许就是在那个时候,她又重新燃起了给孩子找爹的念头。
在南海的时候,英男对待石中玉是带着一点点算计的。英男那时候最看重的是孩子,甚至连自己的性命都没有孩子重要。因为后来天尊威胁她时,英男说:“你要杀就杀,我已经不在乎了。”而当天尊提及孩子“那你连他也不在乎了吗?”英男立马哀求道“求你不要伤害他。”最后英男为了孩子屈服天尊,答应天尊杀了李亦奇和石中玉,第二天甚至准备在石李的粥里下毒。(但是善良的她,最后并没有真的下毒。)
想想那时候的英男真的很苦,她随时随地都在为自己和孩子谋划后路。她对石中玉的纠缠不清,她破坏别人的感情,她心里并不愿这样。可是这时候,她做这些事情,不过算是计划中的安排,是算计是谋求后路。所以她对石的纠缠,并不是出自内心,而是在为未来安排。
后来英男终于说出了真相,她一直算计着一直再为孩子谋求后路,可是看到李石的真情流露,也许她真的倦了。英男一直受着天尊的胁迫,可李石并不知道。英男为了孩子答应天尊杀害李石,可后来她并没有这样做。要知道,如果英男没有按照天尊的吩咐去做,她和孩子就会有性命之忧。英男本性善良,最后她还是选择自己承担而不是伤害别人。看到这里,为英男心痛,也更加鄙视石中玉,连李亦奇都已经看出来英男不对,可石中玉却浑然不知。
后来英男知道李石炼成了双剑,最后也是她将青剑碎片拿出来,终于消灭了天尊。那时英男的心理又有变化,因为她知道能够抵抗天尊了,所以她便不再害怕天尊,而是勇敢的站出来帮助李石消灭天尊。
英男可能最开始并没有想到去找石,后来被天尊逼迫,又顺势有了为孩子找爹的念头,才有了后面的纠缠。再后来,她知道能够抵抗天尊,便决定出力消灭天尊。她做的这些,都是在为了孩子考虑。她对石中玉,始终是带着一点算计,如果是真的爱他,恐怕是不会这样了。后四集英男的所作所为,是因为她受到了威胁以及要为以后做打算,所以有了这样的举动。
刚开始石中玉以为英男的孩子是他的,他一直是躲避的,他也许根本不想承担责任。而后来他知道了真相,知道了与自己无关,又立马松了一口气。敏感如英男,那时候也会有些许的伤感吧。
看到结局时,我其实并不愿故事结束。一切都很圆满,可是在所有的故事都落下帷幕后,英男又该怎么办?她依旧要承担起照顾孩子的责任,在以后的日子里她要逼着自己更加坚强。英男心里的苦和她的坚强,我想,就连石中玉也自愧不如吧。
活着的人要承担起剩下的一切,想到这里,还有什么要计较的呢。
看到有人说英男在绿袍死后,立马去找石中玉,实在让人心痛。其实,并不是这样的。我认真的重新看了一遍,忍住快进的冲动,发现了许多被忽略的细节。
英男当初把石中玉灌醉并且诬陷他,是因为她担心绿袍伤害孩子,所以她要为孩子找条后路。在绿袍死后,英男哭着跑开,那时候她可并没有直接跑去找石中玉。
我记得英男当上掌门人以后,抚着腹部,对孩子说“孩子,娘终于等到这一天了。等娘报了仇,娘就带你离开这里,教你读书写字。”那时候,英男根本没有想到去找石中玉,她想的是大仇得报以后,她就可以带着孩子远离是非安稳生活。
当初英男之所以陷害石中玉,是因为她感到绿袍会伤害她和孩子。而后来,绿袍已经不在了,她当上了掌门,这时候再也没有人可以伤害她和孩子了,英男也不必再担心了。
可是后来阴山天尊的出现,让英男又一次陷入危险之中。天尊威胁她,让她去杀李亦奇和石中玉,让她毁掉炼丹炉。英男是在这个时候,才跑去找石中玉的。而她一到南海,就看到石中玉和李亦奇在成亲。也许就是在那个时候,她又重新燃起了给孩子找爹的念头。
在南海的时候,英男对待石中玉是带着一点点算计的。英男那时候最看重的是孩子,甚至连自己的性命都没有孩子重要。因为后来天尊威胁她时,英男说:“你要杀就杀,我已经不在乎了。”而当天尊提及孩子“那你连他也不在乎了吗?”英男立马哀求道“求你不要伤害他。”最后英男为了孩子屈服天尊,答应天尊杀了李亦奇和石中玉,第二天甚至准备在石李的粥里下毒。(但是善良的她,最后并没有真的下毒。)
想想那时候的英男真的很苦,她随时随地都在为自己和孩子谋划后路。她对石中玉的纠缠不清,她破坏别人的感情,她心里并不愿这样。可是这时候,她做这些事情,不过算是计划中的安排,是算计是谋求后路。所以她对石的纠缠,并不是出自内心,而是在为未来安排。
后来英男终于说出了真相,她一直算计着一直再为孩子谋求后路,可是看到李石的真情流露,也许她真的倦了。英男一直受着天尊的胁迫,可李石并不知道。英男为了孩子答应天尊杀害李石,可后来她并没有这样做。要知道,如果英男没有按照天尊的吩咐去做,她和孩子就会有性命之忧。英男本性善良,最后她还是选择自己承担而不是伤害别人。看到这里,为英男心痛,也更加鄙视石中玉,连李亦奇都已经看出来英男不对,可石中玉却浑然不知。
后来英男知道李石炼成了双剑,最后也是她将青剑碎片拿出来,终于消灭了天尊。那时英男的心理又有变化,因为她知道能够抵抗天尊了,所以她便不再害怕天尊,而是勇敢的站出来帮助李石消灭天尊。
英男可能最开始并没有想到去找石,后来被天尊逼迫,又顺势有了为孩子找爹的念头,才有了后面的纠缠。再后来,她知道能够抵抗天尊,便决定出力消灭天尊。她做的这些,都是在为了孩子考虑。她对石中玉,始终是带着一点算计,如果是真的爱他,恐怕是不会这样了。后四集英男的所作所为,是因为她受到了威胁以及要为以后做打算,所以有了这样的举动。
刚开始石中玉以为英男的孩子是他的,他一直是躲避的,他也许根本不想承担责任。而后来他知道了真相,知道了与自己无关,又立马松了一口气。敏感如英男,那时候也会有些许的伤感吧。
看到结局时,我其实并不愿故事结束。一切都很圆满,可是在所有的故事都落下帷幕后,英男又该怎么办?她依旧要承担起照顾孩子的责任,在以后的日子里她要逼着自己更加坚强。英男心里的苦和她的坚强,我想,就连石中玉也自愧不如吧。
活着的人要承担起剩下的一切,想到这里,还有什么要计较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