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吧 关注:6,791贴子:50,081
  • 3回复贴,共1

关于陶渊明的文学艺术价值与影响 (左河水)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关于陶渊明的文学艺术价值与影响
(左河水)
1】开创了田园之诗派,拓展了文学创作之题材。陶渊明通过自己田园生活的体验与认知,以田园生活为创作题材,拓展了诗歌描写的对象和表现的范围,把无数诗人引入了一个新的创作天地和新的境界,成功地将自然提升为一种美的至境,创造了中国诗歌意境中一种崭新的、更美的类型。那种意韵极为醇厚而又朴实无华的冲淡美,以致影响了李白、杜甫、白居易、苏东坡、辛弃疾等几代文学巨匠的思想和创作。
在魏晋时代,一些文人追求一种人格美,即为艺术化的人生。他们力求用自己的言行和诗文使自己的人生艺术化,史称魏晋风流。陶渊明是一位文学创新的先锋,他成功地将“自然”提升为一种美的新境界,其田园诗浓厚的田园生活气息,散发着五谷和桑麻的芬芳,洋溢着劳动的欢悦和艰辛,成为魏晋风流的领军人物。
陶渊明在我国文学史上,其田园诗的自然主义与屈原、李白的浪漫主义,杜甫、白居易的现实主义鼎足有三。
2】涤荡晋代玄言诗之污浊,呼唤出当时诗坛之生机。在晋代的诗坛中,一度出现了玄言成分过度膨胀的现象,以致使诗歌偏离了艺术,变成了老庄思想的注疏。陶渊明的大量五言诗出现,冲击了当时诗坛上表现出的虚无玄想,使诗歌重新回到清新自然的境地,窒息的诗坛才重起了勃勃的生机。陶渊明那清高耿介、洒脱恬淡、质仆真率、淳厚善良的艺术境界,及其对人生所作的哲学思考,连同他的作品一起,为后世的士大夫筑就了一个精神家园。
3】平淡、自然、简妙、传神的语言为后人之标榜。陶渊明的语言质朴而简炼,用字不追求新奇和藻饰,而只寻求自然贴切并恰到好处的精当语句。如写桃花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在《归去来兮辞》中“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等洞天福地的生活自然情景,真实朴素,如画面一样鲜明。这种看似质朴,实则奇丽,高远拔俗和古朴典雅的意境,为中国诗坛开辟了新天地,并直接影响到唐宋以来的田园诗派,至今依然成为中国文学评判中的一个审美类型和评判尺度。
4】不露雕琢之痕的技巧为后人所摸拟。 最精美的艺术品不在于无规范无技巧,而在于合规范而未有牵强的做作,合技巧而不露斧雕刀琢之痕,即技巧的最高境界是无(不显)技巧。陶诗自然流露的至情至性的魅力,正因为其不事雕琢,暗合了精雕无痕的美学规律,所以他的某些篇章语句和他的艺术功力的日渐深厚或一时激发,有意无意间达到了化境。就唐宋诗人而言,他们是在已经掌握了娴熟精到的艺术技巧之后再追求这种自然式创作的,是形似而非神似,故而并不是退化,而是借鉴以提高,也就是在无数次精雕细琢的磨炼基础上实现陶渊明在艺术形式上率意的天然真姿,达到高度技巧上的无技巧,正如黄庭坚所称赞陶诗的“不烦绝削而自合”。
5】出神入化的意境打造手法为后人所借鉴。陶渊明的诗歌以写意为主,注重物我合一,表现出整体性的自然美。他取象传神,如《饮酒》五中以采菊见山的动作写其悠然自得之情,以见日夕归鸟之景象来表其自然之意,皆以极少之言词而达境真意浓之功效。陶渊明常以写意来表现自己的情趣,以胸中之意化为血肉之灵魂,以客观的意景之适然遇合成境,其自然和高妙而传神之笔仍不失于今人在文学创作时的学习和借鉴。
6】陶渊明的生活嗜好与情趣还影响了千百年的东方文化创意。
一是饮酒)。陶渊明能识酒中之深味,悟酒中人生之真谛,酒和他的生活及其文学紧密相联。他题为“饮酒”的组诗确有20首,娱情诗酒和借酒浇愁是陶渊明人生艺术化的一种媒介,他通常以酒助成其进入物我两忘的境界。陶渊明之后,饮酒赋诗成为隐士生活的主要内容,诗酒则是隐士文学的一个重要表征。刘伶嗜酒放诞,阮籍醉酒佯狂,李白“斗酒诗百篇 ”,苏轼“酒酣胸胆尚开张 ”,唐伯虎“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 至今,以酒排愁怀,以酒排郁积,以酒量显英豪,依然成为我国乃至东方文学中人物描写的艺术手法。
二是菊花)。陶渊明爱菊,赏菊,咏菊,以菊自况,家里还有自产的佳酿菊花酒。他将菊花与酒结成一体,既满足口腹之欲,也促成精神之升华。他的《饮酒‧七》诗句:“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更让人尊他为九月菊花之花神。陶渊明几乎使菊花成了他的化身,成了中国文学里象征着高情远致的意象,菊花也成为我国文人墨客笔下水墨丹青的“四君子”之一。
三是孤云)。陶渊明的一生是孤独的,他那“万族各有托,孤云独无依”的诗句,便是一个孤独者的自白,继而又成了千百年来许多文人墨客在诗书画作中所表达的孤寂心声。(引自2012庐山国际陶渊明研讨会论文集)


1楼2013-11-06 16:01回复
    已收藏。。。。。楼主还有更详细的么


    IP属地:吉林2楼2015-01-29 17:25
    回复
      2025-08-06 21:32:1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读渊明诗,于素淡处动魄惊心,于动魄惊心处独得妙悟。


      3楼2015-02-05 02:30
      回复
        开创了田园之诗派,拓展了文学创作之题材。


        4楼2015-02-18 23:0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