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吧 关注:1,389,898贴子:14,655,435

汉服的定位不应该仅仅只是民族服装——对于汉服复兴的一些想法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民族划分的这种该念大概应该是近代以来西方民族国家兴起后才日益被强化的,至少在中国古代时期是没有这么严重的民族隔阂的思想,现今名义上的汉族不过是在辛亥革命时期响应西方民族国家的概念和革命起事儿提出的,历史上中国的主体无不是在不同的族群或者说民族的融合中而不断改变的,而汉文化的主体也是随着融合儿变化的,当然汉服也不在此之外,从最早的炎黄融合到后来商周融合每个时期都是不一样的,秦汉之后化胡入汉的过程也是一个文化不断变化的时期,当然这时就是原文化为主加以别的族群的文化的融入才得以形成现在的汉文化,可见汉文化并不仅仅是现在所谓民族国家的一个民族文化,他是超越越民族之上拥有广泛包容力和生命力的特殊文化,同样进过不断演进的汉服也不仅仅是现在所谓的一个民族的服饰,它同样具备了很大的包容性和代表性,通过不断的演进汉服完会是一个超民族概念文化实体,关键就在于现在的继承者能否继承其文化内涵并将之发扬进化。举个简单的例子现已知彝族是最接近夏王朝的文化服饰的,但是他们和哪怕是秦汉时期又有几分相似,这就是最显而易见的,只是复兴现汉族之汉服并非汉服之真正灵魂I


IP属地:江苏来自手机贴吧1楼2013-11-04 11:45回复
    那么定位为和服韩服一样么?那更要被黑了。。好头疼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3-11-04 15:04
    收起回复
      2025-08-07 11:10:0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汉服是汉族的民族服饰!只有这一点就够了!还需要其它理由吗?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3-11-04 16:36
      回复
        首先,民族的含义和实际意义自古就有,而且比现在强烈,在有些阶段就是你存我亡,是关于生死的问题,谈何迂腐的大气。民族的词汇,只是近代西方总结成的学术理论。是有很多融合,但主体是华夏族,汉代以后的汉人(实际中的汉族意义)。汉文化由于优越性,影响了附近其他国家和民族,如你所说的彝族同胞,我觉得我们应以真汉族文化为对象,但不容被篡改,要分清主次主从!而不是你说的泛汉文化,难道也要把日本韩国的文化纳入吗?I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3-11-04 17:11
        收起回复
          我正在编写《华服图志》,就是要讲这个问题。
          视频来自:优酷
          I


          8楼2013-11-04 17:19
          回复
            汉服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民族服饰之一,传承了中国华夏民族的千年服饰传统,体现了中国汉族的民族特色。汉服不仅只是一件衣服,更是包括衣服、冠帽、发式、面饰、鞋履、配饰等共同组合的整体礼仪系统。要说汉服,就一定首先要看一下汉服作为“民族服饰”的发展历程。
            进入21世纪以来,围绕着“民族服装”所展开了多种社会活动和文化实践,先后出现了以***参加上海峰会之后的“唐装”流行、08奥运会汉服作为“国服”的大讨论、汉服天下的海峡汉服文化节、此时的世界汉服文化周,以及一周之后的中华礼乐大会等汉服活动,都引起了来自社会各界人士的众多关注。穿汉服也从当年的单一的个体行为,慢慢演变为一种公众运动,众多汉服爱好者们围绕“汉服”进行网络大讨论,把最初的朴素“崇古”的想法转为正规的文化运营、商业运营。
            弘扬传统服饰似乎成为了一种时尚,汉服的传承和弘扬被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无论是雅是俗,汉服毋庸置疑地成为最能抓住人们眼球的服装。汉服的重提,再次让人们思量传统服饰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重要性。这股汉服掀起的热潮也逐渐壮大成为了一场“汉服文化”。它有着明确的社会价值追求,并在发展中不断的进行自我反省。
              一种文化如果不是真正被人喜欢和向往,就无法形成巨大的生命力。汉服作为传统文化的一种,自然也是如此。因此,在我看来,汉服潜力市场的多少,不是由其汉服自身的产品来决定的,而是由汉服所带来的文化认同所决定的的。特别是在当下受到古典影视作品、戏剧、文学,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的年轻一代都会对中国传统的经典服饰产生一种特殊的向往。这个市场所蕴含的潜力商机可以说是非常巨大的。
            汉服的热议性和巨大的潜力客群对市场来说就是一种商机。当前,单就在淘宝网进行汉服搜索,就能得到近5万多件的显示条目,这里不仅包括服装,还有许多汉服相关的配饰。细看便会发现,这里不仅有传统的汉服,还出现了许多新式的现代汉服以及汉服相关的文创衍生品。他们结合了一些现在的流行服装的特点,对汉服进行了改良和加工,具有时尚感的新式汉服,深受市场的喜爱。
            虽然,现在的汉服市场相对规范了很多,但是仍在存在还许多不足,商品的品质上差异非常大,大量的影楼装充次其中,极大地影响了汉服在人们心目中高贵典雅的形象。其次汉服在市场的快速推进,也给汉服带来了很多隐性的潜在忧虑:因为没有章法的滥用,不仅失去了汉服失去了服装本身高贵的价值,而且还失去了汉服作为中国传统礼仪系统的承载作用,最后沦为市场作秀的推广工具。
            汉服文化存在了上千年,虽然时过境迁,但是在今天依然能吸引我们的眼球,这就是汉服生命力发出的光芒。如何推广和传承这种生机勃勃的文化,还需要我们去努力前行。近几年中国元素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异彩,2009年春季Christian Dior高级定制的青花瓷系列礼服就体现了中国元素的渗透力量。张肇达、谢锋、邱昊这些华人设计师开始登上国际时装周;在T台上中国面孔更是异军突起,刘雯、孙菲菲都展现着来自中国的时尚力量;演员范冰冰在几次国际影展上,穿着具有中国特色的礼服走红地毯,不仅引起了国内的热烈反响,更是在国际上掀起了一阵接一阵中国风的热潮。
              如何做到将汉服的东方风韵与时尚接轨,推向国际市场,这是对汉服的挑战,也是关系到汉服的未来的关键。而将汉服与时装结合,大众能否接受汉服的新形象?这是问题所在。既要体现东方特色,彰显民族文化,又要与国际流行时尚相结合。这不仅要求我们更加深入的理解汉服的文化元素内涵,也需要对国际时尚流行趋势进行预测和了解。
              虽然不是纯粹的汉服,但汉服元素和汉服文化的强势崛起,这已经是市场发展的必然之势,因此,挖掘和整理汉民族自身所独有的特色产品,以时尚而符合当代人审美和生活节奏的表达方式为手段,重新树立和强化汉民族的民族标志,以自豪的姿态向世人展示我们的民族符号。这是当前的经济发展下的大势所趋,也是我所认为的汉服发展的未来之路。
            这就需要我们广大的中国设计师们,重新回归本土文化立场,以民族性出发,借鉴和汲取西方服饰的优点,以向世界推广汉服的内在精神。把中国传统汉服的元素恰当地用好了,从而将它转化成当代中国服饰文化,才能开拓出更为广阔的市场前景,使中国的传统服饰焕发出时代的光彩,并在世界时装史上创造奇迹。
            当然,这是针对市场的发展而言,针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来说,我更希望汉服能够以一种更为专业的传统节日礼服来出现。市场强调的是客户需求,而文化需要的是研究和传承。这两点其实并不矛盾,这里也希望更多地同袍能够以一种包容性的心态去看待汉服进入市场之后的自然发展。这种发展就亦如中国传统服饰自身的发展一样,都是伴随社会发展的自身需求自行演化而来的。
            再就汉服的推广,我认为汉服并不能简单地把它当做一个商品、当做一件衣服来进行思考。它是一个文化传承的载体,就如《论语·学而篇》所载“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当然引用这句话可能有点不合适,但想要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是希望大家能够在穿上汉服之后,莫忘其本,莫忘其礼,莫失其道。
            因此对汉服的推广,其实也就是对中国伟大传统文化的推广;传统文化的普及越普遍,自然对汉服的市场需求也会越多。这里就需要更多地同袍在推广汉服的基础,增加对自身素养的要去上,增加对传统文化推广的要求,增加对华夏礼仪的推广。目前,各地汉服社团也是在传统汉服推广的基础上,开展了各类以“六艺”为基础的相关推广活动,在推广的过程中让更多的汉服爱好者,国学爱好者,传统文化者加入到汉服的大同袍之中。劣者不才认为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
            首先,汉服文化要与中国其他传统文化有机结合起来。目前,汉服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体系当中地位并不突出,这与多年来宣传力度不足,人们对其缺乏了解有关。例如外国人谈起中国文化,大多是美食、功夫等碎片化印记,对汉服文化知之甚少。要充分利用世界对中国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把汉服作为中国民族风情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影视作品、集会庆典、旅游文化项目当中广泛运用汉服元素,并将汉服与人们关注、喜爱的中国元素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提升汉服的知名度。
            其次,汉服的传承需要要考究;但市场化的进行却要随着时代发展有所革新。毋庸讳言,由于汉服的造型原因,其对于现代生活方式是具有不适应性的。传承民族服饰文化,更重要的是在继承其基本精神的同时,赋予其新的生命力,使其更具发展潜力。汉服也可以接受新的设计,只要其符合汉民族文化特色,对其做出适当延展也是可以接受的,要宽容看待一些大胆的革新,积极吸收有益的设计尝试。例如Prada2013年春夏季女装Real Fantasies Lookbook,其服装运用了大量东方式水墨元素、菊花图案等,凸显了浓厚的日式风情,这也是对日式服装风格的一次有益尝试,可供我们参考。
            最后,要注重整体性和局部性的统一。在汉服元素的应用创新上,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方式,一种是热衷于传统服装图案的现代演绎,例如传统汉装的再现;另一种是在西式设计当中运用汉代图案元素,以表现局部情趣。再现传统汉服固然有益于汉服元素的推广,将汉服造型设计灵活分散运用,也是宣传汉服文化的绝佳途径。汉服当中的中国红、龙凤、花鸟、云纹等元素,也十分适合运用到艺术设计当中。例如2010年McQueen春夏时装秀展现的中式风格外套,大胆运用中国红以及宽大的汉服袖型,很好体现出了汉装风格的雅致飘逸。I


            IP属地:安徽9楼2013-11-04 17:24
            回复
              楼主所要讲的应该是普世服饰吧


              IP属地:中国台湾10楼2013-11-04 18:02
              收起回复
                再怎么融合也是民族服饰,文化是活的,没有一成不变的东西。。总结,物质是运动的,意识是发展的,我政治不行。。I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3-11-04 18:04
                收起回复
                  2025-08-07 11:04:0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就像西装本来也是英格兰族的服饰,后来随著传播而普世於全世界。
                  汉服也要。


                  IP属地:中国台湾12楼2013-11-04 18:04
                  收起回复
                    有民族意识是好的,是必须的,没有根的民族没有原则,更没有团结和责任感。区别于大民族主义。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3-11-04 18:09
                    收起回复
                      中国有56个民族把任何一个民族的服装定位为国服或者神马的都是对其他55个民族的不公,汉民族服装就已经很好了!没必要争抢些什么!


                      14楼2013-11-04 18:14
                      收起回复
                        经常见汉族改户口成为少数民族,从没见一个少数民族改户口为汉族


                        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3-11-04 18:25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