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资讯视频图片知道文库贴吧地图采购
进入贴吧全吧搜索

 
 
 
日一二三四五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0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补签。
连续签到:天  累计签到: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8月11日漏签0天
辽宁大学广播影视...吧 关注:2,394贴子:7,127
  • 看贴

  • 图片

  • 吧主推荐

  • 视频

  • 游戏

  •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
  • 234回复贴,共13页
  • ,跳到 页  
<<返回辽宁大学广...吧
>0< 加载中...

【2013级现代汉语作业】:现代汉语作业之一

  • 只看楼主
  • 收藏

  • 回复
  • 沈丝
  • 铁杆吧友
    8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试用“不怕辣”“辣不怕”“怕不辣”这几个词写一小段文字,大约100字。


  • 沈丝
  • 铁杆吧友
    8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就在这里跟帖写下你的作业吧。
别忘了注册的标准。


2025-08-11 16:42:4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布衣Jessi
  • 活跃吧友
    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在这不容易被吞吗?


  • 13级ZC_101
  • 高级粉丝
    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俗话说:“四川人不怕辣,湖南人怕不辣,贵州人辣不怕。”以前重庆属于四川,这两地人以麻辣为主,横贯大江南北的川菜,重庆火锅就足以让人感受到这两地辣的魅力了。贵州深处云贵高云,辣椒是最出名的,如老干妈,泡椒等。湖南人是吃辣椒的,有些地方吃的不是一般的厉害,明清代末年湖南人食辣已经成性,连汤里都要放辣椒。I


  • 13级xw_126
  • 初级粉丝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辣不怕”是一种胆识,充满勇气去主动承担辣的后果;“不怕辣”是一种勇敢,由心而发对辣的冲击的毫不畏惧;“怕不辣”是一种豪迈,不在乎对手是否强大,只担心对手过于渺小。人们常说:四川人不怕辣,湖南人怕不辣,贵州人辣不怕。三个字,三种不同的性格特征,也使三个地域的人有着自己的特点:不怕辣的四川人勇敢,怕不辣的湖南人豪爽,辣不怕的贵州人有责任心。<?xml:namespace prefix="o" ns="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xml:namespace>
I


  • 13级SM_116
  • 活跃吧友
    4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辣不怕”“不怕辣”“怕不辣”体现出了汉语语序的变化对语法结构和语法意义起着重大的作用。“不怕辣”,是动宾短语,以“怕”为中心词,“辣”为宾语,“不”是状语,有被动承受的意思,侧重个人的心理:尽管它很辣但就是不怕;“怕不辣”也为动宾短语,是以“怕”为中心词,却是以“不辣”为宾语,且在语义上差别很大,主语害怕吃的东西不辣,有点不吃辣就不爽的意思,语气很强烈。“辣不怕”是主谓短语,以“辣”为中心词,“不怕”为宾语,指有勇气主动承担辣,侧重于次数,多次被辣还是要吃辣。三个句子中,“怕不辣”的语气最为强烈。语序稍微改变,语法结构和语义就有很大的差异,这体现了语序在汉语中的重要性,汉语的博大精深人,和汉语的民族性!在之前的语文书本中我们还学过类似的例子:冰心说过的“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虽然仅仅是稍微改动语序,但意思却是天壤之别了。I


  • 13级SM_135
  • 初级粉丝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酸甜苦辣是人生百味,更是人生不可缺少的调味品。它们代表了不同的人生经历,,而我认为充满辣味的人生才会更加精彩。 “辣”代表着一个人生活的动力,有了它我们才有不断客服挑战的信心,如果一个人的人生没有了辣味,那他的生活必然就像一潭死水浮不起一丝波澜,做人就要做到“辣不怕”“不怕辣”,只有把它们当做上天给我们的挑战,如果我们轻易向它屈服,当我们的人生快要结束的时候,我们定会为自己一生的碌碌无为而悔恨,也只有不怕辣的人才能克服生活中的磨难。 我们应该期待充满辣味的生活,它是我们走向成功的垫脚石我们应该谨记生活中的辣味会时刻的提醒我们,活着,就要奋斗,永不向困难屈服。I


  • 13级ZC_308
  • 初级粉丝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辣与选择
在我们人生的旅途中会遇到不同境遇,前面也许是满天飞舞的樱花,绚丽多姿;后面也许是芬芳扑鼻的牡丹,姹紫嫣红;左面也许是宽阔平坦的康庄大道,昭示成功;右面也许是充满玄机的万丈深渊,深不可测。不同境遇就会有不同选择,前与后,左与右,一字之差,天壤之别,但是都体现出不同程度的“辣”
对于这种“辣”的境遇,自然就有了“辣不怕,不怕辣,怕不辣”三种性格的人,我认为不论是这三种性格中哪种性格的人,都属于积极向上的正能量,他们的选择都是在挑战面前勇于面对,无所畏惧。
我想,作为大学生的我们也要选择迎接挑战,在逆境中成长,具备了“辣不怕,不怕辣,怕不辣”精神,才更可能走向成功。
I


2025-08-11 16:36:4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13级ZC_203
  • 高级粉丝
    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词序调换
“不怕辣、辣不怕、怕不辣”使形容湘鄂川地区人们的饮食习惯,运用了顶针的修辞手法,便于人民记忆,也增强了趣味性。其中的奥妙之处就是其调换了词序,使其趣味横生。词序是指词语在句子中的先后顺序。
  在汉语里,词序是一种主要语法手段。词序的变动能使整个句子或词组具有不同的意义。一般说来,它们是不能随便调换的。可是有趣的是,在特定的语言环境里,词序的调换反而能使语言更加生动传神,增强表达的效果。
  相传,国民党元老、大书法家于右任先生见有人在自家院子的墙角处小便,就写了个“不可随处小便”的“通告”,让侍卫拿去贴在院子里的墙角上。这个侍卫是个书法爱好者,见了于老的墨宝惊喜不已。他灵机一动,请人另写了一张告示,而将于老的“通告”改成了自己的座右铭:“小处不可随便”,并装裱后贴在家中的墙壁上。没有增字、减字,也没有换字,只是改变了词语的先后顺序,表达的效果就截然相反:“不可随处小便”是对那些随处小便者的告诫,而“小处不可随便”则是劝世良言,告诉世人处事要注意细枝末节。
  另外,有些词序的变化,不但恰到好处,而且恰逢其时。新学期开始,某校教学楼横挂着一条巨幅标语,“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字词的顺序变化贴切、自然,让人感受到了学校对学生的一片爱心:第一句话,揭示了学校工作的出发点,不是某方面为了学生,而是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学为重点,一切为了学生;第二句话,强调学校的服务对象,不是少数学生,而是面向全体学生,一个也不能少;第三句话,表明对学生的真心承诺,作为学生,作为家长,你能不感动吗?仅仅是词序的变化,六个字便胜过千言万语,让人赞叹不已。
也正是因为这样,才正体现出了我们中华文化的奇特之处、博大精深!I


  • 13级SM_129
  • 初级粉丝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不怕辣” “辣不怕”“怕不辣”三个短语看起来很相像,但是语序的不同却造成了它们意思的不同。
<?xml:namespace prefix="o" ns="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xml:namespace>
“不怕辣”是动宾短语,中心词是“不”,意思是不论有多么辣,也能够接受得了。
“辣不怕”是也是动宾短语,中心词是“怕”,意思是自身承受辣味能力很强,如果遇到辣的食物不会惧怕,可以应付得了。
“怕不辣”则是主谓短语,中心词是“辣”,意思是希望食物是辣的,害怕所吃的食物不够辣。
汉语文学博大精深,虽然只是语序的调换,却让三个相似的词产生不同的意思。由此可见,语序在汉语语法中是十分重要的.I


  • 13级SM_127
  • 初级粉丝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汉语语序在很大程度上起着重要的作用。简简单单的三个字“不”“怕”“辣”,只是改变了一下语序就可以组成三句不同的话。
“不怕辣”省略了主语,可以说“我不怕辣”。“怕不辣”表示想吃辣的,担心它不辣。“辣不怕”和“不怕辣”表示一个意思,是倒装的用法。
三个字的不同顺序的组合,可以造出三个不同的句子,且都合乎语法,可见汉语文化的博大精深。而学习汉语也需要抱着一种严谨的态度,以防闹了笑话。I


  • 张软软
  • 核心吧友
    6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俗话说:“四川人不怕辣,湖南人怕不辣,贵州人辣不怕。”这一句俗语道出了南方人的饮食特点:辣。伴随着历史的不断前行,南北方都出现了特有的地域风格,比如南方人喜食辣,而北方人则喜清淡,南方人讲究饮食的细致感,而北方却对粗犷风情情有独钟。前些日子中央电视台播放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展现了中国各地的美食,让我对南方的“辣”也有了粗略的了解。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北方人,天生怕辣,一辣就怕,所以我想如果我要去充分了解南方的饮食文化之前,一定要有“不怕辣,怕不辣,辣不怕”的精神! <?xml:namespace prefix="o" ns="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xml:namespace>I


  • 13级SM_123
  • 初级粉丝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在语言的世界里是无奇不有的,而顺序的不同对句意的影响也是尤为重要的,看起来短短的三个字也会因为顺序的不同而让你晕头转向。对于“不”“怕”“辣”这三个字来说,他们的组合不怕辣、辣不怕、怕不辣表示的辣的程度是不同的,从语法上来说最不怕辣的应该是怕不辣。由此我也想到了在云南的一次会议上引发的“血案”。东道主称湖南人是“不怕辣”,四川人是“辣不怕”,而自己是“怕不辣”,这无疑是在某种程度上抬高了自己的省份,也因此使得其它两个地方的人不满。但在我看来,最能吃辣的还是四川人。除此之外,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读好书、读书好和好读书,我们会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慢慢品味语言中的奥秘。<?xml:namespace prefix="o" ns="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xml:namespace>I


  • 13级SM_125
  • 中级粉丝
    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有一个广为流传的说法,“湖南人不怕辣,四川人怕不辣,贵州人辣不怕.”简单的三个字“不”、“怕”、“辣”不同的顺序有着完全不同的含义,足可以见证现代汉语复杂和巧妙。
在这句话里“不怕辣”述宾结构,说明对于辣没有什么可以怕的,怕不辣述宾结构,说明不辣都不行,表明程度之深,辣不怕是主谓结构,指再辣的也不会害怕。同样的词排列顺序不同句法结构关系也不同,所表达的意义也有所不同。<?xml:namespace prefix="o" ns="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xml:namespace>I


2025-08-11 16:30:4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13级SM_118
  • 活跃吧友
    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不怕辣辣不怕怕不辣
“不怕辣辣不怕怕不辣”这句话使人最容易联想到的就是那首脍炙人口的《辣妹子》,而这句看似简单的话语中,却包含了无尽的知识。
俗话说,四川人不怕辣,贵州人怕不辣,湖南人辣不怕,而这三地人能吃辣的程度如果用顺序排出来,顺序便是四川人,贵州人,湖南人,这便是这句话包含的中国文化知识。
这句话同时运用了顶针的修辞方法,前句的尾字词和后句的首字词重用,构成相顶,使句意连接紧密。而从句子结构上分析,“不怕辣”为动宾结构,“辣不怕”为中补结构,“怕不辣”为动宾结构,这便是这句话包含的现代汉语的知识。
简单的一句话显示了中国语言文化的丰富多彩,也显示了中国语言文化的博大精深!I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
  •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 234回复贴,共13页
  • ,跳到 页  
<<返回辽宁大学广...吧
分享到:
©2025 Baidu贴吧协议|隐私政策|吧主制度|意见反馈|网络谣言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