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版“犯罪心理学系列贴之人格障碍论(二)人格障碍与犯罪行为”链接:http://tieba.baidu.com/p/2637700979
本贴将详细讲解每个不同类型的常见类型的人格障碍者的犯罪行为及心理状态。
人格障碍从广义上可分为原发性人格障碍与继发性人格障碍。原发性人格障碍,即在某种消极的先天素质特点的基础上,在不良社会文化环境因素下造成的人格障碍。继发性人格障碍指在某种神经疾病、精神疾病的情况下发生的人格障碍,如颅内肿瘤所致的人格异常,【我曾在《犯罪心理学系列贴之变态心理详细剖析(一)》中提到过一个美国的可怜的肿瘤导致人格变态的案例。传送链接:http://tieba.baidu.com/p/2601937580 】脑炎病人、老年痴呆(阿尔滋海默症)病人的人格异常,精神分裂症过程中的人格异常等。从侠义上划分,人格障碍则专指原发性人格障碍。〔引用来自 罗大华 《犯罪心理学》〕
本段专门讲解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又称无情冷酷型人格障碍或精神病态。可划分为情绪高亢型、欠缺自信型、狂躁型、依赖型、善变型、抑郁型、浮夸型、无意志型、爆发型等多种类型的人格障碍。
最容易引发犯罪行为发生的人格障碍患者也多为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者。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者的行为特征最明显的则是行为极端残暴,不合社会规则,思想信念与社会发生冲突。情感麻木不仁,冷酷无情,尖酸刻薄,自私且自我中心强烈。【等会我会把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者的所有特征全部独立一帖发出。】
目前对于反社会型人格障碍与精神病态的概念之间是否存在着本质差异存在着“同质论”与“差异论”。
“同质论”:反社会型人格障碍与精神病态行为在心理本质上一致的,其在行为特征上也具有密切的联系,只是其人格障碍及行为特征所指向的侧重点有所不同而已。(罗大华,犯罪心理学)
“差异论”:反社会型人格障碍与精神病态是有本质上的差别,重点在于行为人具有反社会人格特质体现于极端消极人际关系之中,比如虚伪、自私、不诚信、诈骗等。
简而言之,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更多的指向行为人的反社会行为及危害性,而精神病态则更强调行为人心理世界的自私、邪恶、冷酷等阴暗层面。
I
本贴将详细讲解每个不同类型的常见类型的人格障碍者的犯罪行为及心理状态。
人格障碍从广义上可分为原发性人格障碍与继发性人格障碍。原发性人格障碍,即在某种消极的先天素质特点的基础上,在不良社会文化环境因素下造成的人格障碍。继发性人格障碍指在某种神经疾病、精神疾病的情况下发生的人格障碍,如颅内肿瘤所致的人格异常,【我曾在《犯罪心理学系列贴之变态心理详细剖析(一)》中提到过一个美国的可怜的肿瘤导致人格变态的案例。传送链接:http://tieba.baidu.com/p/2601937580 】脑炎病人、老年痴呆(阿尔滋海默症)病人的人格异常,精神分裂症过程中的人格异常等。从侠义上划分,人格障碍则专指原发性人格障碍。〔引用来自 罗大华 《犯罪心理学》〕
本段专门讲解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又称无情冷酷型人格障碍或精神病态。可划分为情绪高亢型、欠缺自信型、狂躁型、依赖型、善变型、抑郁型、浮夸型、无意志型、爆发型等多种类型的人格障碍。
最容易引发犯罪行为发生的人格障碍患者也多为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者。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者的行为特征最明显的则是行为极端残暴,不合社会规则,思想信念与社会发生冲突。情感麻木不仁,冷酷无情,尖酸刻薄,自私且自我中心强烈。【等会我会把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者的所有特征全部独立一帖发出。】
目前对于反社会型人格障碍与精神病态的概念之间是否存在着本质差异存在着“同质论”与“差异论”。
“同质论”:反社会型人格障碍与精神病态行为在心理本质上一致的,其在行为特征上也具有密切的联系,只是其人格障碍及行为特征所指向的侧重点有所不同而已。(罗大华,犯罪心理学)
“差异论”:反社会型人格障碍与精神病态是有本质上的差别,重点在于行为人具有反社会人格特质体现于极端消极人际关系之中,比如虚伪、自私、不诚信、诈骗等。
简而言之,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更多的指向行为人的反社会行为及危害性,而精神病态则更强调行为人心理世界的自私、邪恶、冷酷等阴暗层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