妃史。




睦晔元年,帝登基。原太子妃温氏册封为皇后,原太子侧妃薛氏册封为昭媛,赐号潋,原太子侍妾杨氏册封为嫔,赐号珃。
七月,举行选秀大典,充盈后宫。萧氏、林氏最为出挑,皆封为贵人,徐氏封为常在,叶氏、楚氏封为采女。林贵人初入宫便深得恩宠,饱承雨露,帝夜夜流连于林贵人宫中,因此林贵人遭宫中妃嫔妒恨。
九月,殿阁大学士嫡女君氏入宫,帝念与其父君臣之情,封其为嫔,赐号元。
十月,林贵人有喜。帝大喜,封林贵人为嫔,赐号姝。太后提出大晋,帝允。晋潋昭媛为妃,珃嫔为婕妤,萧贵人为小媛,元嫔为荣华,徐常在为贵人,叶采女、楚采女为美人。
睦晔二年元月,元旦夜宴上叶美人一曲惊鸿深得帝喜,叶美人成帝眼中红人,颇为受宠。同月,晋叶美人为良媛,赐号若。同月,若良媛有孕,帝喜,封其为嫔。
二月,帝微服出巡,偶遇一江南布商之女,名唤洛氏。帝见其容颜姣好,性温婉,将其带回宫中,封常在。
三月,元荣华因性子骄纵跋扈而树敌颇多,遭人陷害,帝碍于其父为朝廷效力,尽职尽责,犹豫再三,降元荣华为芳仪。后宫议论纷纷,皇后懿旨,严禁后宫再议论此事。
五月,姝嫔失足跌倒而早产,幸而姝嫔及其子都平安无事。姝嫔因难产而自此难再有孕,且缠绵于病榻。同月,大皇子夭折于襁褓中。姝嫔因而一病不起,见了皇上也冷冷淡淡,此后帝甚少去姝嫔宫中,姝嫔自此失宠。有宫女指出元荣华于太子夭折那日出入姝嫔宫中,碍于无证据且其父为朝廷效力多年,帝犹豫再三,降元荣华为嫔,褫夺封号。
六月,帝查明大皇子一事乃徐贵人所为,大怒,将徐贵人废为庶民,打入冷宫,然始终未有恢复元荣华封号之意。
七月,顾氏入宫,封为美人,帝对其不愠不火。
八月,中秋家宴,洛常在轻歌一曲,有如天籁,帝起了兴致,亲点顾美人奏古筝,与洛常在和鸣。一曲毕,余音袅袅。帝大喜,当即封洛常在为贵人,赐号莺,封顾美人为良媛,赐号珺。帝颇宠莺贵人,反倒不常去珺良媛宫中。珺良媛常去太后宫中给太后请安,闲暇时抄写经文为太后祈福,性子温婉深得太后喜爱。
九月,若嫔因自幼体质差而难产,诞下公主后缠绵病榻。若嫔再晋为芳仪。若芳仪为珃婕妤宫中之人,帝念若芳仪有孕期间珃婕妤对其照顾有加,特晋封珃婕妤为珃贵嫔。
十月,莺贵人有孕,帝喜,晋莺贵人为良媛。莺贵人有孕期间,帝广施雨露,发觉楚美人乃一妙人,精通诗赋,帝常去楚美人宫中与楚美人吟诗赋词。
十一月,天气渐冷,若芳仪不慎患风寒。之前难产使体质更差,这小小风寒竟夺了若芳仪的命,若芳仪仙逝。太后懿旨,公主由珺良媛抚养。一时朝堂、后宫议论纷纷,认为顾氏一介良媛不得抚养公主。帝为遂了太后的愿,晋珺良媛为嫔,才堵了众人悠悠之口。
睦晔三年元月,太后缠绵病榻,太后病中由皇后、潋妃、珃贵嫔以及珺嫔轮番守候照料。君嫔日日在宫中抄写经书以为太后祈福。帝大为感动。
三月,太后病愈。帝喜,念皇后、潋妃、珃贵嫔、珺嫔四人照料太后有功,特晋潋妃为夫人,珃贵嫔为昭媛,珺嫔为芳仪。君嫔为太后祈福之情也令人感动,特晋君嫔为芳议,赐号元。
六月,莺贵人诞下皇子。帝大喜,封莺贵人为良媛。后宫大晋,晋珺芳仪为荣华,珃昭媛为妃,潋夫人为贵妃,楚美人为贵人,姝嫔为芳仪,元芳仪为荣华,萧小媛为嫔。
八月,帝因看公主而常去珺荣华宫中,帝赏识珺荣华之筝艺,特晋珺荣华为婕妤。
十一月,大将军之女苏氏入宫,封为贵人,赐号穆,颇受恩宠,享专房之宠。
睦晔四年,待你谱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