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制作人的经验
飞:力宏老师在做制作人的时候一般具体都做什么?
宏:什么都做,不过歌的部分最重要,歌好你甚至可以随便编。
飞:混音呢?
宏:有几首是我自己混的,不过混音我觉得还是要跟别人合作,但是你一定要在场。我最近有几首混音交给One World Studio做,混音师在纽约,我在台湾,然后在线沟通,结果发现都不满意。所以一定要在现场。
飞:我还有一个个人问题,你一个人做这么多事情,会不会感到累,或者烦?或者说,一个人的音乐思维始终是有局限的,怎么突破自己?
宏:有时候确实是会很走火入魔,比如一首歌,我有时会编十个不同版本,比如BPM,这个版本我132,另一个版本131,这个版本128,然后我给不同的版本唱不同的人声,不停地重唱。
飞:编曲的局限怎么突破,比如吉他可能有人比你弹得好。
宏:弹得好不一定弹得合适,你也不可能每首歌都找Eric Clapton来弹,有些人弹得可能很简单,但是很有味道。其实有些编曲我也和别人合作,让我的编曲更商业化一点。但我还是喜欢一些新的东西,比如我要去采风,把少数民族的东西放进去,这就不可能交给别人去做,像这次要出的新专辑,有些突破没有人做过,没有参考,我就是要做这样子的东西。
我还有一个原则,就是东西越简单越好,不是说编曲,我是说,你要很主观,也要很客观。我在做艺人的时候就要很主观,我做制作人的时候就应该很客观。有时候你要听Mix其实也可以放到手机或者mp3上面听,让这件事情变简单。像我的Demo,别花太多时间去做一个Demo,因为还要重做,然后你可以将Demo放到你的手机或Laptop上听。有时要用一些“烂”的东西,不要听太进去,我很喜欢把歌放到手机里,这样你就可以听到——这首歌本身。你就不会再去关注这个小鼓音色爽不爽,那个底鼓爽不爽。你可以听到歌本身。太细的东西,比如人声少了一个分贝,这些应该放到最后来调。
我以前花过太多的时间了,像我以前用Pro Tools,用很多Plug-in,什么都加,我浪费很多时间让自己爽,比如在配唱阶段,还没到混音阶段,我唱了一遍觉得这个take可以,然后用Plugin调调调调调调...就这样玩插件玩了两三个小时,其实这句根本就是要重唱的,只是玩上瘾了。
现在用Pro Tools,我的插件只有Autotune,然后一个Pro Tools自带的Compressor,还有Oxford那个EQ,如果要用Delay和混响,还是用Pro Tools自带的D-verb和Medium
Delay。我不会花很多时间来玩Plugin,我要让我的歌曲在没有任何插件的情况下就很好听,然后到混音时可以玩玩Plug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