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生定位理论的基本原理:人的两大特性,一是独立性,二是社会性。
独立性决定了人要为个人或者与自己亲密相关的人的生存会去争取更多的生存条件;社会性决定了人不太可能独自完成生存所需的所有条件,需要依赖于社会互助来完成,脱离社会的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甚至会无法生存。独立性意味着利己,社会性意味着利他,在人类社会里纯粹的利他是不存在的,纯粹的利己是无法生存长久的。纯粹的利他会带来自身生存利益的损害而导致自身无法长久生存,纯粹利己的吸血鬼掠夺了太多他人的生存资源而会被众人抛弃。
人与人之间的互助产生了交易,所谓的等价交换开始了,诸如一条鱼换一双鞋,一头牛换三只羊等等行为的发生。何为等价?老子说,交易双方认为价值差不多了就交换。交换中介物——货币产生,交易发展成为商业,纸币方便了交易,商品从物资拓展到服务,促进了社会的进一步快速发展。由此发现,但凡促进社会交流便利化的事物都会得到大力推崇。
两种相对的特性对立统一的有机交织在人类,这种复杂的生命体身上,成为地球上最高等级的生物,形成了地球上不断快速发展的生物种群。
几千年来人们都在争论人性本善还是性本恶,始终没有结论。其实人的两大对立统一的特性已经告诉我们,性善论和性恶论都不能完整地诠释人类这种复杂的生物,人又善又恶,又好又坏,大善人难免也会做出坏事来,大恶人内心可能是善良的,这就是人性。当掀开善恶好坏的表面现象后才能真正看到人的本性,“原来人不过都是这样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