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光恐惧症吧 关注:10,522贴子:387,926

精神的顽疾——神经症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神经症,俗称神经官能症。在紧张的现代生活中已经成为极为普遍的心理疾患。它包括焦虑症、恐惧症、惊恐发作、躯体形式精神障碍、癔症。神经症是一种比其它疾病更令人痛苦的疾病,有着其它疾病一样的躯体不适,却不能向其他疾病患者一样得到亲人的理解和关怀,得到的往往是周围人的鄙视和自己内心的挣扎。
神经症是由于对自身潜意识的压抑所造成的,与其他疾病不同,神经症并不是被动的,有时是无法避免的,而是患者主动或在潜意识中主动选择的患病的,是典型的“找病”,从“病”中逃避或获益。


来自手机贴吧1楼2013-03-08 17:51回复
    一个人为什么会在潜意识中选择病的形式来逃避或获益呢?告诉自己“我生病了,病人不能再承担责任了”;告诉家人“我生病了,病人不能再承担责任了”。因为生“病”了,所以会摆脱掉很多东西,会成为“唯一”解决遇到问题的方法,因而从中获益。这是神经症患者患病的深层心理原因。
    真的能逃避和获益吗?客观的讲,得不偿失,非常不划算,选择的结果往往是折磨自己,折磨家人。神经症患者并不能脱离现实,他能够意识到自身的不正常,并会去努力摆脱,“我要好起来”与“我不能好起来”不停的在内心斗争,让神经症患者比其他疾病患者更加筋疲力尽,痛苦不堪。
    所以说神经症是一种心理的顽疾,其它疾病造成患者的痛苦,使患者急于摆脱,愿意听从医师的指导,而神经症患者虽然也饱受疾病的折磨,但是患者也可以从中“获益”。患者惧怕“病”好了就需要面对那个他无法掌控的“现实”。因此,患者拒绝医师无病的解释,拒绝去努力好起来,使神经症比其他疾病更不易治疗。


    来自手机贴吧2楼2013-03-08 17:52
    回复
      2025-09-05 11:07:0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一.明心老师神经症康复文章
      作者:明心
      有一个孩子,在一个非常安全的环境下待 了10 个月之久。忽然,一个突然的变化,使他来到一个非常陌生的世界,那里没有温暖和关爱,没有熟悉的声音,一切都是陌生的,他强烈的寻求每一丝可能的爱!孩子慢慢长大,家人有妈妈和爸爸,妈妈给他提供食物和住所,爸爸负责挣钱,一切似乎过的很不错,但是总觉得内心却少点儿什么!孩子要去上学了,那里没有爸爸妈妈,一切都是陌生的,他不知道如何呆在一个陌生的没有安全感的环境,没有人告诉他,没有人说他该怎么办?有一次和同学闹误会了,他感到慌张;又一次放学走夜路他非常害怕;还有一次老师提问他不知道怎么回答,他感到很羞愧;还有一次同学们都在嬉戏,只有他一个人在角落里,他心中充满了寂寞与孤独…….当他回到家以后,常忍不住蜷缩在被窝里暗暗哭泣,我是怎么了,我该怎么办,谁能告诉我,我是一个被命运与世界抛弃的人吗?……


      来自手机贴吧4楼2013-03-08 18:33
      回复
        后来,孩子长大了,挺拔的身材,一副成人的面孔,爸爸妈妈依然只为他提供食物和住所,他衣食无忧,但他不由得开始有一种渴望,有一种需求,他想要体验情感,想要表达关心和爱。然而,他不知道如何体验情感,也不知道如何表达关心和爱,更不知道如何接受别人的好意和关怀,“我是不是和别人不一样那,我是不是比别人缺少了什么?”他经常痛苦地反问自己,如同刚来到世界的那一刻迷茫无助可怜可悲!……他独自一个人在心灵孤岛徘徊,追寻问题的答案,看遍所有认为能找到答案的书籍,可是仍然没有找到任何满意的答案,他的内心依然空虚、苦闷、彷徨……..
        孩子个个头越来越高了,面临各种各样的生活压力,似乎处境对他自己来说已是绝境了,我该怎么办,别人会不会说我我窝囊、没用,背后议论我……心灵孤独无助地好像天地间只有自己了。孩子不知该如何面对,如何突破自己的困境。后来,他情绪越来越低迷,生活毫无规律,走起路来也没力气,再后来他发现他开始明显惧怕很多东西,其实以前也有,但没意识到,他怕和人说话,怕黑,怕猫、怕狗,怕艾滋,怕路上被人抢劫,怕自己突然疯了,怕自己一事无成被人数落……


        来自手机贴吧5楼2013-03-08 18:34
        回复
          “该怎么办?一直没人告诉我,我没人爱,我没人关心……”
          神经症就这样形成了,强迫症有了,社交恐惧症有了,焦虑症有了,恐犬症,恐猫症,恐艾症,等等症状都共生了出来。
          我们人类一直寻求对自己最安全的东西,我们盖房子因为我们需要温暖,需要预防强盗;我们要挣钱因为我们需要食物、衣服等生活必需品来生存;我们买保险,因为我们惧怕突如其来的危机,我们无法应对……..
          我们一生都在为寻求安全而奋斗,难道只为了肉体上的安全么?不是这么简单。我们同样还在寻求心灵上的安全,我们在小时候希望有妈妈抱,也需要爸爸的关爱,我们上学需要老师的关心,同学的友好,长大后我们需要情人的爱意,朋友的嘘寒问暖,而有一群人却没有这些,或者说拥有很少。就像这个可怜的孩子,他不知道如何表达爱,如何接受爱,因为他在需要了解这些的时候,父母忽视了,妈妈没有悉心教导,爸爸没有精彩示范,老师也没有注意传授,自己更没有体会到……..
          如果说一个人绝对没有伤痛,那是神话,我们都带着一个伤口,或是惊吓,或是创伤,或是刺激,或是被遗忘被孤立,或你根本记不起来,很麻木,因为那伤太痛,叫我如何面对,还不如遗忘……


          来自手机贴吧6楼2013-03-08 18:34
          回复
            二.症状是一面镜子
            摘取几位求助者的话
            “我现在真的很烦,自己的社交能力基本上完全瘫痪了,自己又有乙肝和强迫症,加上自己又是父母离异的家庭,我怎么会这么命苦呢? ”
            “为什么就不能像别人一样呢?”
            “你说我是不是很倒霉? ”
            “我本来读书成绩很好的,就因为这个强迫症使我不得不放弃自己的学业了 ”
            “我现在才十八岁,我不想就这样全完了,我还有我的理想需要我去完成 ”
            “但走出去要克服好多莫名其妙的妄想,而且在接触他人的过程中可能会冒着让人人都觉得自己不正常的风险,在现在这个环境下,我不知道行不行得通,如果不是这个病我的社交能力甚至超过大部分人的。”
            “但我自身什么条件都不比别人差,我真的接受不了,有没有什么方法是可以治疗的,我真的很想过正常人的生活 ”…….
            种种类似的对神经症的愤怒的声音,我想几乎每个神经症的患者都抱怨过,“如果没有强迫症我会怎么样怎么样,如果没有恐惧症我会怎么样怎么样……”


            来自手机贴吧8楼2013-03-08 18:38
            回复
              我大学四年的生活是不怎么愉快的,总在抱怨宿舍太吵闹,班级没有人情味,学校食堂太清淡,吃不饱,别人不会关心我,不知道我的需求,别人都很自私,他们怎么都不理解我那?几乎天天忧愁,天天烦恼,头痛,总感觉没睡好,没精神。
              偶尔其实也觉得世界是可爱的,只是不会长久保持,很快情绪就又低落消沉了。我无意识的关闭了快乐的源泉,我一直在向外界索求,希望别人给我什么。总认为别人应该像我期待的那样,不如意的话,就会生气,愤恨。
              有半年的时候,因为生活上的不满,我经常失眠,我抱怨别人没有给与我应该得到的,我感觉被欺负了,我内心焦灼不安,何时能解脱?


              来自手机贴吧9楼2013-03-08 18:39
              回复
                直到有一天,我突然醒悟了。多年来,我一直是站在被动的立场,被动等待别人做什么,或者奇迹发生,要求别人,原来我在强求别人的同时,也在埋没自己的快乐,我在愤恨别人的同时也在憎恨自己。
                原来我是那么的无知,憎恨别人的结果是我也会受伤,一个带有恨意的人是不快乐的,甚至是可悲可怜的,愤恨吞噬我们的心灵,让过我们倍感倦怠,愤恨让我们不和谐,让我们充满了负性情绪。原来情绪的力量是那么强大,加诸他人身上的情绪反而也会转向自己。
                神经症朋友不也是一样么?对症状的不理解,被动等待症状的消失,甚至愤恨抱怨症状的存在,杀死而后快,你对症状的不愉快体验越强烈,症状就越强烈,他会以相同的形式回报你,你恨他,拒绝他,压制他,他也会以相同的力量对待你,所以你并没有得到快乐,反而是持续的痛苦。


                来自手机贴吧10楼2013-03-08 18:39
                回复
                  2025-09-05 11:01:0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相反,如果你欢迎症状的存在,认可它出现的必然,鼓励他的出现,以无条件包容的心态去面对他,他也会认可你,爱护你,无条件的拥抱你,情绪的反作用力就是如此强大,症状就是一面镜子,你投射给它什么他就反射出什么,对症状的愤恨或者宽容,都会反作用的加诸自己身上。亲爱的神经症朋友,当你了解到症状就是一面镜子的时候,你知道该怎么办吗,我建议大家可以试试,不妨对它绽开美丽的笑容,那么相信症状也会对你展现温情的面容。
                  明心老师


                  来自手机贴吧11楼2013-03-08 18:40
                  回复
                    三.XX症——————画圆
                    -
                    一个小孩子很顽皮,在地上画一个圆:从起点然后一个圈,到终点与起点会
                    合,跳进圆圈里,自在玩耍,好不快活!
                    另一个成年人,偶然间,多留意关门,结果与关门纠缠。
                    偶然间,与人交流,脸红扑扑的,结果与脸红纠缠。
                    偶然间,做公交害怕自己会发疯,结果与恐惧纠缠。
                    偶然间,乘电梯,担心会猝死,结果和紧张纠缠。
                    偶然间,看到猫猫狗狗,害怕自己得狂犬病,结果和恐犬纠缠。
                    偶然间,思想溜号,害怕自己失去学习的能力,注意力不集中,结果和意念纠缠。
                    偶然间,………
                    还有一位老人家,悠闲坐在庭院里,挥着蒲扇乘凉,心理琢磨着儿媳妇中午会做什么好吃的,小孙子该放学了吧,一天真快活。他不计较得失,荣誉,金钱,名利,面子,不计较失去能力甚至生命,不担心厄运,不祈祷好运,悠然自得。


                    来自手机贴吧12楼2013-03-08 18:41
                    回复
                      一位渔夫,上午打鱼,下午陪老婆孩子聊天吃饭,然后上午再打鱼,下午在家里悠闲。日复一日。渔夫很开心很满足。一个年轻人就对他说,你其实可以活得更好,更有钱,渔夫说
                      “是吗,有什么方法吗?”,年轻人说:”你看你上午打鱼,下午就不干活儿了,多浪费时间,你下午也打鱼,这样收入就多一倍,你就可以买大房子,吃美味佳肴,再与老婆孩子快乐的生活在一起,多自在呀。”渔夫沉思了一会儿,深情的说:”难道我们现在不正是享受天伦之乐吗,干嘛还费劲蒸腾再回到原点哪?我过的就是富足的生活,我和家人很满足。”
                      成年人,纠缠来纠缠去,就把消除对抗偶然间的念头当成首要大事去研究,分析,比较。研究的结果是空,没有结果,没有答案。只能乖乖回到原点,老老实实后做回自己,原原本本的自己。似乎和谁拼命打一场仗,结果谁都没嬴,因为根本没有对手。只是左右手打架。
                      我们拼命设计一个规条,信念,必须把症状打败,必须让自己舒服,然后我们就完整了。
                      我们拼命的画一个圆,去把圆画的圆满,最后都得乖乖的回到终点,做回自己。


                      来自手机贴吧13楼2013-03-08 18:42
                      回复
                        你也在画圆吗?


                        来自手机贴吧14楼2013-03-08 18:42
                        回复
                          五.有形化于无形中
                          心理:人脑对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反应。
                          事物千变万化,因缘的变化刹那不住,如地球根据时间和空间的不同,无穷的信息在运转,变化。你能抓住哪个瞬间?
                          我们的大脑每秒钟要处理四千亿位(bit)的信息,(bit是信息的最小单位),但是我们人类只能意识到其中两千位的信息。其余的部分由潜意识处理。我们都知道,潜意识掌握了我们95%甚至更多的心灵空间,而意识只是包含的5%左右(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
                          是有形的东西在影响你,还是无形的?
                          一个老师问学生,树木成长需要什么?有的回答阳光,有的回答水分,有的回答土壤,老师说你们说的都是有形的东西。虽然我们知道它们的存在,但是它们对树的作用过程,却是无形的。你看得见过树如何吸收阳光和水分吗?你看见过土壤是如何影响树的根部吗?
                          外在有形的东西是通过内在无形的东西掌控的。在这个世界上,我们看不见的东西的威力远远胜过看得见的东西。


                          来自手机贴吧15楼2013-03-08 18:44
                          回复
                            女儿的女儿问妈妈:“妈妈、妈妈为什么我们家做的鱼都没有头和尾哪?”妈妈说:“我也不知道,好像从小吃的鱼就没有头和尾。”就去问妈妈“妈,为什么我们家做的鱼都没有头和尾那?”,妈妈笑着说“因为从前我们家的锅小啊,装不下头和尾”。这个故事也许一下子看不懂,请多体会几次。
                            对我们影响深远的,不是我们记得的东西,而是我们不记得的东西。
                            一个人,无意识的多洗了几次手,觉得很烦恼,潜意识留下了痕迹,再偶然的一次,他又多关了几下门,觉得很麻烦,潜意识留下了痕迹,再有一次他多留意几次关窗,担心有人偷盗,潜意识留下了痕迹。从此类似强迫性的重复像一个无意识情绪按钮一样,不断重复,不断呈现。
                            另一个人,一次与人交流不经意脸红了,他很懊恼,潜意识留下了痕迹,再一次,在同事面前写字手抖,他很羞愧,潜意识留下了痕迹,还有一次,与领导汇报情况结巴了,他很紧张,潜意识留下了痕迹。不知不觉中,自己好像很关注这些问题了,从多方面取证,分析,验证自己到底有没有病。


                            来自手机贴吧16楼2013-03-08 18:45
                            回复
                              2025-09-05 10:55:0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每秒四千亿信息中我们会留意两千信息,其余信息都过滤掉了,我们意识不到,我们在反复琢磨,为什么会有强迫,为什么会有社交恐惧,为什么,为什么,我们反复验证,反复分析,反复留意,反复比较,最后好像我们真的可以找到你想验证的证据,结论是我真的有病了。
                              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反应。你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永远是站在主观勾画的角度。永远不是事物的本相。我们创造了自己的世界。电影《灵异第六感》有一句台词是:“你只能看到你愿意看到的事实。”


                              来自手机贴吧17楼2013-03-08 18:4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