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吧 关注:25,221贴子:168,671
  • 27回复贴,共1

【转】梁从诫先生谈电视剧《人间四月天》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旧闻一则。2005-08-12 11:22:00  来源:《中华读书报》
原标题:林徽因《人间四月天》是写给徐志摩的吗?


IP属地:广东1楼2012-08-17 15:40回复
    记者(以下简称“记”):电视剧《人间四月天》还没有播出的时候,我们就听说您对该剧施加过影响,是这样的吗?
    梁从诫(以下简称“梁”):去年五月,我通过关系与该剧的编剧李小宛见过一面,谈不上施加影响,只是想告诉他们更多的一些关于我的父亲母亲他们那一代人的生活经历和性格、精神。
    记:电视剧剧本把林徽因先生的《人间四月天》说成是写给徐志摩的一首情诗。这种说法将随着电视剧的播出而广为流传并会为一些观众所接受。但据说您对此持绝对的否定态度。
      梁:我母亲去世以后,有一次我父亲问我,“你知道这首诗是写给谁的吗?”我说不知道啊。我父亲说,“这首诗是你妈妈写给你的”,我说,是吗?!我父亲说,“那时候你刚出生,你妈妈在喜悦中写了这首诗。”那么,我们现在来看这首诗,它的内容也的确是说明它是写一个新的生命,它绝对不是一首悼亡诗。“雪化后那片鹅黄,你像;新鲜/初放芽的绿,你是;柔嫩喜悦/水光浮动着你梦期待中白莲。……鲜妍百花的冠冕你戴着”,“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呢喃,--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是吧,不论怎么看,这首诗都是那样喜悦、光明,它只能是写给一个新生的生命,写给一个充满希望的东西,而不能是写给一个刚刚死去的挚友的悼亡诗。
    记:可是,毕竟林徽因先生当年没有亲自对您说过这首诗是写给您的,有的人--包括《人间四月天》这本书的作者蔡登山--于是就认为这首诗有可能是写给别人的,比如徐志摩,难道他就没有理由吗?
    梁:蔡登山的说法只是他的推测,而他先有一个假设的前提,那就是他一口认定林徽因爱上了徐志摩。这只是他的一厢情愿的想像,于是,他就用一切手段来敷陈他的说法,他说:“‘你是人间四月天,一句爱的赞颂’,说明了一切。虽然梁思成对梁从诫说,这首诗是徽音因为生下儿子的喜悦而写给梁从诫的,但梁从诫表示,他在母亲生前从未听母亲说起过。而从诗中看,徐志摩才是她心中的人间四月天。”那么,他的根据是什么呢?这是一种极其武断的说法。难道我父亲的话还不足以说明问题吗?难道在这个问题上他比我父亲还更有权威吗?这是蛮横无理的。这是人证。再从诗的内容来看。刚才说了这首诗写的是希望,表现了对一个新生的东西的喜悦,其中没有表现一丝的哀思。这显然不是写给一位亡友的诗嘛。硬说这首诗是写给徐志摩的,是没有道理的。如果说你做了点考证,有实实在在的理由也行,完全没有,就在这里凭想像发挥,太不严肃了。


    IP属地:广东2楼2012-08-17 15:42
    回复
      2025-08-10 15:46:0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林徽因对徐志摩是亲密的友谊,但不是爱情
      记:有没有这种可能,您作为当事人的儿子,不愿意承认林徽因与徐志摩的“恋情”呢?
        梁:完全不是这样,我是学历史的,如果是事实,又是文坛旧话,有什么必要“为尊者讳”呢?事实上是林徽因本人就不承认这种关系。我母亲对这些事是很坦率的,这有文字为证。林徽因在1932年农历正月初一日致胡适信中说:“实说,我也不会以诗人的美谀为荣,也不会以被人恋爱为辱。我永是‘我’,被诗人恭维了也不会增美增能,有过一段不幸的曲折的旧历史也没有什么可羞惭。”--这诗人指的就是徐志摩。下面接着说,“我的教育是旧的,我变不出什么新的人来,我只要‘对得起’人--爹娘、丈夫、(一个爱我的人,待我极好的人)、儿子、家族等等,后来更要对得起另一个爱我的人,我自己有时的心,我的性情便弄得十分为难。前几年不管对得起他不,倒容易--现在结果,也许我谁都没有对得起,您看多冤!”“这几天思念他(指徐志摩--编者注)得很,但是他如果活着,恐怕我待他仍不能改的。事实上太不可能。也许那就是我不够爱他的缘故,也就是我爱我现在的家在一切之上的确证。志摩也承认过这话。”--这已经把她与徐志摩的关系、她对徐志摩的态度说得很清楚了。
      记:尽管如此,林徽因与徐志摩的关系还是很亲近的。
      梁:林徽因很坦然承认她与徐志摩之间的友谊与感情,但不是那种爱,不是谈婚论嫁的那种爱。可是那个编剧就是不承认这一点。他们都非常懂得,爱一个人,首先是尊重一个人,宽容一个人,给对方留有余地。这才是它的魅力所在,所以我们才说它崇高。可在电视剧中,徐志摩恰恰是不尊重林徽因的,我这么爱你你为什么不爱我?我徐志摩难道还不够可爱吗?你不爱我徐志摩还想爱谁?--徐志摩是这样的人吗?电视剧里甚至还有这样的台词:“梁思成可不是我的对手。”怎么会浅薄到如此地步呢?当然林徽因也知道徐志摩爱她,她虽然没有接受徐的感情,但是也没有说“我不爱你,你给我滚开。”费正清的夫人费慰梅在回忆林徽因的时候,林徽因在谈到徐志摩的时候,总是把他和英国的诗人、大文豪联系在一起。可见林徽因对徐志摩更多地是待之以文学上的师友,其实这才是他们之间的真实关系。
        记:您的意思是不是说,电视剧《人间四月天》反映的并不是当时徐志摩与梁思成和林徽因之间的真实的关系?
      梁:我的意思就是说,电视剧把《人间四月天》这首诗强加给徐志摩,尽管有我父亲的话,但他们还是非要说这是写给徐志摩的。--看来林徽因刚生的儿子确实不如徐志摩更有戏剧性,更有卖点。编剧如此霸道、如此不顾事实,真是岂有此理。我要说的第二点是,你要表现男女之间的爱情,特别是表现文化人之间的感情,就要体现出时代背景,体现出这些人物自身的文化内涵,否则把不同时代、不同的性格的人的关系都弄成那种很浅俗的男女关系,那不是什么意思都没有吗?


      IP属地:广东4楼2012-08-17 15:44
      回复
        和娱乐圈较不了真啊!不过是娱乐而已。关于林徽因的书这么多,又都侧重于谈情说爱的内容,我想无非也就是为了迎合某些群体那种风花雪月的情调。


        IP属地:江苏6楼2012-08-17 15:52
        收起回复
          采用了林徽因诗中的一句话作剧名。
          第一个镜头却给了奶茶,这部电视剧导演偏心谁一目了然。可是,也不能胡编乱造啊。
          编剧导演该是内心多自卑的一群人呢。 为什么不起名为 《说不定我最爱他》。


          7楼2012-08-17 21:38
          收起回复
            电视剧嘛,那是想捧谁就拔谁写成女神呗


            8楼2012-09-04 17:20
            回复
              @天天摆度 吧友你好,许是我的话不够严谨,我的意思是,在我看来,康桥之恋属于子虚乌有。我知道你是和我持相反看法的,我也欢迎你用你的论据来说服我。
              关于你提出的两个问题,首先林徽因所说“有过一段不幸的曲折的旧历史也没有什么可羞惭”, 并没有明确提到旧历史是指什么。或许你会认为是她曾与志摩相恋的事,但是我却不这么认为。我认为旧历史所指的应该是她曾被徐追求过一事。毕竟在当时的环境来看,这算不得什么光荣的事,而林已为人妇人母,所以不会希望这段旧事重提。当然这是我的观点,你也可以认为我的猜想不好。但是毕竟这句话没有明确所指,所以很难说是你的看法对还是我的看法对。
              至于胡适所说“今天日记到了我的手中,我匆匆读了,才知道此中果有文章”,同样的,他也没有明确何为此中文章,所以,我姑且认为,其所指是志摩曾经对林的热烈情感。同样的,你可以认为,其中文章是林徐曾相爱的事,然而也实在不好说是你对或我对。
              老实说林徐是否曾相恋,是吧里的老话题了。很多学者对此也有争议,所以你我意见不同乃是常事,欢迎有论据摆事实的友好讨论,不过本人是学生,不能老是上网,这次也是在校上电脑课才得闲来回复,若没有回复你,见谅。
              如果你不介意,希望你发私信给我,毕竟吧里谈这类的帖子已不少,如果你觉得值得大家一起探讨,欢迎你在此回我,也欢迎私下讨论。见谅+1。


              IP属地:广东9楼2012-09-05 09:55
              回复
                看来LZ的答复倒是蛮认真的,不过从提出的论据看,那层逻辑还是有待说明白。
                1、那段在英伦的旧历史,即使像LZ所说是指徐追求林,这在林徐二人,圈内圈外乃至更多更多的人都知道的事,林为何用“不幸”来说明;林前面说“实说,我也不会以诗人的美谀为荣,也不会以被人恋爱为辱。我永是‘我’”。这被追求的“不幸”从何而起。
                2、LZ指胡适所说此中文章“其所指是志摩曾经对林的热烈情感”,这个所指亦是世人皆知,如果徐写于英伦的那个日记就是指这,那胡适所说“此中果有文章”颇有嫌故弄之玄虚了。在男性朋友中,胡适是徐志摩最知己的朋友了,再加胡适对史实资料的看重圈内人皆晓,所以LZ的解释直可商榷。
                3、林徐旧事不光是此贴吧老话题,从这两人生前生后至今,在文化界、老百姓界就一直没消停过,正方反方有时有交锋还有许多是各说各话各执一词,像似各有论据,但最缺少的是这些论据的内在逻辑分析。有史实有论据有逻辑的分析,相信大家会持欢迎态度的。
                


                10楼2012-09-06 17:39
                收起回复
                  2025-08-10 15:40:0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11楼2012-09-08 23:06
                  回复
                    回复 紧wo你的手 :多翻看些资料大家都有这样的感觉,争论(这里用“讨论或探讨”兴许更好)双方都各有论据,各说各话的话很难有统一的结果,争论时间长了有些人感觉没意思也烦了。如何突破这一难题,惟有老老实实挖掘史料。有一家出版社出版的《夜莺与玫瑰》,封面上就直接印着这样醒目的评判“中国一代女才林徽因讲述给梁思成的经典爱情故事”。史实是这样的么,这本译作发表于一九二三年十二月,这一年是林徽因梁思成感情很“浓”的一年,是两人对未来充满希望的一年。而《夜莺与玫瑰》里面讲的是一段很凄美的爱情故事。这是为什么?这故事与林梁一九二三年的现实故事协调么?就林徽因翻译发表《夜莺与玫瑰》那段历史,天天准备再发一篇帖子,与各位吧友讨论。
                    很欣慰你还是学生,在学生时代多读些书多好啊。羡慕!
                    


                    12楼2012-09-10 11:27
                    收起回复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5-03-30 00:30
                      回复
                        周迅塌房也是活该,一直那么傲慢无知又愚蠢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4-11-06 06:38
                        回复
                          林徽因对徐志摩一点感情都没有。你是人间四月天是写给梁思成的。因为梁思成的,因为梁思成生于四月。也是写给自己的。是梁思成的热烈给了林徽因原本冷静的心温度,使得林徽因不再冷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5-04-17 18:4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