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吧 关注:62,801贴子:331,156

【请教】几个小问题,理解不能啊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公冶长篇22: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看了几个版本的解释,大概是说他们能不纪念外面一切以往的恶事,所以心上少仇恨。但是根据他们二人的经历,实在不能理解他们真的是否无所怨,诗小雅《采薇》中最后一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实在是怨气肆意了,真的能“怨是用希”?如果说是指别人对他们没怨恨,这话就没意思了,他们连国君都互相推让了,又是高洁之辈,自然是没什么人会怨恨他们吧。


IP属地:北京1楼2012-04-15 22:15回复
    2.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这里的足恭一般翻译为过分恭顺,“足”为过义,恭则解释为恭顺。但是也有一说为巧言、以言语悦人,这里足恭是指一种礼仪。《小戴礼。表纪》有云:“君子不失足于人,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这里的“足”又是什么意思呢?


    IP属地:北京2楼2012-04-15 22:23
    收起回复
      2025-10-05 04:16:4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3.近来看的几篇文章,皆涉及到汉武帝和董仲舒,又说“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并不是二人的真正举措,实乃绌抑黄老的无为之治,是班固和司马光的移花接木而使误解产生。但无论如何尊儒术是确定的,可是汉武帝死后次年召开的盐铁会议就对他进行批判了,当时乃至以后的儒生似乎并不领情,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IP属地:北京3楼2012-04-15 22:43
      收起回复
        没有人解答吗?是不是帖子名太不规范,引不起注意?


        IP属地:北京来自掌上百度4楼2012-04-16 08:53
        回复
          欠钱不敢露头了


          来自手机贴吧5楼2012-04-16 09:11
          回复
            楼主第一贴给我的印象,是一种儒学习中的不好一面,以人解文,类似崇拜。支持楼主第一贴的分析


            来自手机贴吧6楼2012-04-16 09:17
            收起回复
              二楼不懂。三楼的独尊意义,除非美国全面进攻的特殊时期,否则必然是百家竞赛的局面。所以不在我的兴趣范围,对历史细节钻研也不是我喜欢的。


              来自手机贴吧7楼2012-04-16 09:24
              收起回复
                可能是楼主问题一次摆多了,再加上解释的角度太多,文弱向内的习气,达不到随心所欲,使提问题的现象无法得到面对。在商鞅的法里有执法者负有解释法律的责任,估计就是及时响应的问答解决一部分问题的方法。


                来自手机贴吧8楼2012-04-16 09:32
                回复
                  2025-10-05 04:10:4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而现在的论坛风气还没有完整,虽然有如何做好论坛的一些优秀总结宣传文章,但文章和做到的差别是应该大的。这中间距离里,少了利,比较,群体价值观“应该”导向,个人价值观“我要”的追求。


                  来自手机贴吧9楼2012-04-16 09:37
                  回复
                    所以楼主可以说说提出问题后,希望什么样的结果,可能有什么样的结果,实际结果的概括。这些所想和面对,可否用论语中的(或儒有关书籍词语)内容描述呢


                    来自手机贴吧10楼2012-04-16 09:42
                    收起回复
                      英雄,成人之美,值得。


                      来自手机贴吧11楼2012-04-16 09:44
                      回复
                        让打酱油啵。。。


                        IP属地:河南15楼2012-04-16 11:00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