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扎特吧 关注:31,282贴子:76,202

【原创】光影中的莫扎特音乐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L百度


1楼2011-08-09 09:33回复
    我06年进莫吧,也算是莫吧的老人了,不过这几年因为种种原因在莫吧并不活跃。最近闲下来了,在博客上写了篇文,便贴到莫吧里与大家分享之,也算为莫吧做点迟来的贡献吧~~


    2楼2011-08-09 09:35
    回复
      2025-11-09 16:35:1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1.《走出非洲》

      “他连狩猎时都带着留声机,三把步枪,一个月的补给,还有莫扎特。”
      我没办法不在一分钟之内喜欢上《走出非洲》,谁让影片开头便在非洲的晚霞中响起莫扎特的《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的第二乐章,谁让影片主人公的第一句话便将莫扎特牵引进影片的灵魂。不需要强劲有力的定音鼓点,不需要跌宕起伏的宏伟乐句,不需要激情飞扬的管弦齐鸣,广袤而神远的非洲大地的神经,只需一支精巧的单簧管吹出天鹅绒般的旋律,便能轻松牵动。那些宁静却又暗流涌动的非洲草原上的夜晚,既属于凯伦和丹尼斯,也属于在一旁的留声机中欣然相伴的莫扎特。
      


      4楼2011-08-09 09:37
      回复

        18世纪,西方对非洲的殖民统治还没有深入到腹地,一向对国际时事不感兴趣的莫扎特很可能根本没有非洲的概念,而莫扎特的音乐主旨又一向没有很强烈和具体的目的性,他从未想过要专门谱曲去歌颂“人类对自由事业的不懈追求”或是“自然和谐与永恒的伟大精神”。莫扎特的音乐只是来源于自然与生活的纯净而自由的流淌。正是这种优美而不粉饰、高贵而不做作的旋律,契合着非洲有力跳动的脉搏,裹挟着优雅美丽却内心强大的凯特和爱自由胜过爱生命的丹尼斯,飞向非洲浩渺的天空。有人说,K622是可以贿赂上帝的曲子,那么将自己和留声机一同抛洒在非洲大地上的丹尼斯,或许就是那个勇敢的行贿者。
        影片中出现的另一首曲子是《D大调弦乐嬉游曲》(K136)的第一乐章。我喜欢这个狒狒听嬉游曲的场景甚过影片的开头。留声机的音乐骤起,两只狒狒先是一惊,继而带着好奇朝留声机爬去,最终蹲在留声机上摇头摆尾,直至碰坏了留声机,才又被刺耳的噪音惊吓而慌忙逃开。这是如此美好而可爱的声音。两只狒狒从未听过人造声,不知嬉游曲为何物,却已然将嬉游付诸于行动,自得其乐。很多人对所谓的“莫扎特效应”嗤之以鼻,对莫扎特音乐对动植物的积极作用不以为然。我倒是宁可信其有。尽管我家阳台上种的小番茄听过莫扎特后只结了三个果子,但我始终相信它只是更喜欢在音乐中长枝长叶罢了。音乐欣赏本来就是唯心主义的产物,相信自然界的生灵们拥有着对同一种声音的喜爱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若是硬要用科学推算论证出个所以然来,便是煞景之笔了。
        


        5楼2011-08-09 09:38
        回复
          2.《傲慢与偏见》(95版)

          《傲慢与偏见》恐怕是被搬上荧屏次数最多的名著之一。我看过四个版本的《傲慢与偏见》,1995年BBC出品的六集连续剧版本我认为是最出色的。它拥有一流的演员阵容,一流的改编剧本,一流的服装布景,当然还有一流的曲目选择。95版的《傲慢与偏见》中多次出现了莫扎特音乐,如第二集Bennet一家参加Bingley的舞会,刚进门时舞会上演奏的是《费加罗婚礼》(K.492)第三幕中的芭蕾音乐"Ecco la Marcia",在同一舞会上,Mrs.Hurst炫耀般快速地弹起《土耳其进行曲》(K331),浑身上下散发出神气的优越感。
          莫扎特音乐在本剧中运用得最为精彩之处在第三集和第五集。第三集中,Elizabeth在Lady Catherine家中弹奏莫扎特《A大调奏鸣曲》(K331)的第一乐章。剧中Elizabeth的K331节奏稍慢,谈不上什么功力,倒也从容舒缓。重要的是,此时的Elizabeth具备了弹好莫扎特需必备的不急功近利的心态。这种演奏显然无法讨好Lady Catherine,但谁会在意这个高傲又自恋的老女人的絮叨呢?Darcy的“有幸听你弹琴的人不会认为你的演奏有什么缺点”的评价才是对这段琴声的最佳褒奖。其实,Mrs.Hurst在舞会上弹的K331的第三乐章在气势和技巧上都可以压倒Elizabeth,可Darcy直到来年仍念念不忘的却是Elizabeth的演绎。看来,莫扎特的钢琴作品若用作炫耀技巧的工具只能算是差强人意,但作为俘获情感的砝码却可以事半功倍。
          第五集中Elizabeth在Darcy家中弹唱的《费加罗的婚礼》(K492)第二幕的著名咏叹调“你们可知什么是爱情”更是在剧情上起到了相当关键的作用。Elizabeth的声音略显轻飘,凝聚力一般,但Darcy关注的恐怕只有其歌声的甜美可人。观看此剧的人一定不要错过此时Darcy的表情。这样深邃沉静深情款款深陷其中不能自拔的眼神真让人怀疑到底是出自Colin Firth的纯熟演技还是真情流露。一首爱情歌曲能够赢得如此表情,也算是完美地实现了自己的价值。而今,爱情歌曲多如牛毛,其中又有几首值得我们真情流露呢?
          


          6楼2011-08-09 09:39
          回复



            7楼2011-08-09 09:40
            回复


              很多人在为莫扎特与贝多芬谁更伟大争论不休,而得出的结论往往是二者各有千秋。《国王的演讲》为这种观点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佐证:我们用贝多芬赞颂英雄,用莫扎特歌唱生活


              10楼2011-08-09 09:44
              回复
                6.《皮囊》

                当初看《皮囊》完全是冲着正宗英音和每季不超过十集的短小篇幅去的,我对这部剧的内容没有任何预期和心理准备。要知道我看的上一部英剧还是BBC的《理智与情感》,那时我还觉得开头威乐比与布兰顿上校养女幽会的场景严重污染了该剧的气氛。然后《皮囊》就以一种完全不加掩饰的令我惊愕的姿态疯狂地上演了。初看《皮囊》一定是对自己接受能力的一种挑战,因为这是一种在很多人看来不可理喻不可饶恕的生活状态。但作为同样在青春中挣扎着的我们没有资格对他们批评鄙夷,只能试着理解或者选择无视。然而在认真看完哪怕一季之后,当你习惯了这群年轻人的享乐放纵和玩世不恭时,你便开始努力寻找并且最终感动于他们中忽隐忽现的真实与温情。其实,在每一副华丽昂贵却又千疮百孔的皮囊下都蜷缩着一个脆弱而柔软的灵魂。当他们一次次因为被狠狠地戳中心中的易碎点而坍塌成一团不知所措地痛哭流涕时,他们中的每个人都值得我们尊重和怜惜。
                比如第一季第三集关于Jal的故事。因为Jal长得太像离他们而去的母亲,Jal的父亲一直对她态度冷漠。当Jal为心爱的单簧管的损坏而伤心不已时,父亲严厉地催促她去打扫自己的房间。走进房间,整洁的床上摆着一只崭新的单簧管。这种有些酸腐的桥段单看似乎并不精彩,但在这部放眼望去充斥着混乱的剧中却能给我们特别的感动。第一季结尾处的歌中唱到:这是一个狂野的世界。而这个世界既然能称为狂野,就必定有一个与之相对的宁静而无暇的角落。我看到Jal默默地坐在这个角落里抚摸着她的单簧管,突然发现这部剧其实只是在讲述那些被埋藏了的美好。于是,当这集结尾Jal用她的新单簧管吹响莫扎特的《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第一乐章时(啧啧~~K622真得好受欢迎),我真心觉得这是一首再合适不过的片尾曲。满屏的F**K和XXOO又怎样,莫扎特也是一个会用五国语言熟练骂人的疯癫孩子。口无遮拦虽不是什么优点,但总比道貌岸然来得真实和痛快。
                


                12楼2011-08-09 09:46
                回复
                  2025-11-09 16:29:1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7.《梦幻情侣》

                  韩剧中出现过不少莫扎特音乐,但大多是一掠而过,与剧情没有太多关联。比如《我叫金三顺》的第12集中三顺去钢琴老师家学琴,屋里传出的是《C大调第15钢琴奏鸣曲》(K545)的第一乐章;《my girl》第10集中薛功灿和金世璇吃饭时餐厅所播放的音乐是《D大调第26钢琴协奏曲》(K537)的第二乐章;《韩版花样男子》的第25集中那个勾引具俊表的小学妹在晚会上用竖琴演奏的是《g小调第四十交响曲》(K550)第一乐章的改编版本。关于K550以及它的改编版本,大概许多中国的莫扎特乐迷们都有段心痛的回忆。《花样男子》中竖琴版本的改编我还是可以接受的,毕竟原曲的风格得以保留,而《my girl》中的那个rap版本就显得体无完肤了。加之后来又惨遭台湾某组合之毒嗓,K550的前几个小节很快脱胎换骨为大街小巷都哼唱过的风靡之曲,只可惜很多感情投入的歌唱者们并不真正清楚几小节过后出现了什么。有时我想,古典音乐以这种方式的普及或许对被普及者来说有一定的诱导作用,但对古典乐迷们来说却是一种掠夺式的伤害。对于我们心中的珍宝,我们宁可将它小心翼翼地放在一个鲜为人知的角落,也不希望把它拿出来在光天化日下供众人亵玩。
                  之所以要把《梦幻情侣》单列出来,是因为我个人很喜欢该剧的剧情。这终于不是一个发生在某财团独子与白血公主或者灰傻姑娘之间的爱情故事了。世间本没有那么多不谙世事傻乎乎的女一号,阴险狡诈恶狠狠的女二号,一掷千金亮闪闪的男一号和痴心不改惨兮兮的男二号。这些标签式的人物出现的愈多便愈显得飘渺和乏味。《梦幻情侣》尽管改编自好莱坞电影,但洪氏姐妹的精心编排使其更加轻快温馨,平淡真实。真正美丽的生活就是吃一碗热腾腾黑乎乎的炸酱面,尽管它很便宜;交一个陪着你东逛西窜的好朋友,尽管她很傻气;找几个和你一起出鬼点子的小孩子,尽管他们很调皮;弹一首令喜欢的人对自己刮目相看的曲子,尽管琴技只是差强人意。
                  第九集中,罗桑实在医院突然想起自己会弹钢琴,便弹了莫扎特的《a小调第八钢琴奏鸣曲》(K310)的第一乐章。错音很多,节奏也不稳,但考虑到K310并不简单,况且剧中的罗桑实很长时间没有弹琴了,这种演绎倒也蛮符合剧情需要。莫扎特的小调作品总能给人以特别的感动,特别是K310和K304这两部母亲逝世后的作品,清透如水,却又令人黯然神伤。
                  


                  13楼2011-08-09 09:47
                  回复
                    8.《转角遇到爱》

                    偶像剧向来被人诟病缺乏内涵和品位。至于如何提升内涵和品位,其方法就很有趣了。从剧情方面下手不太现实,谁也没指望一部偶像剧能具有《百年孤独》般的深刻内涵;从道具服装下手显得有些离谱,高品位并不代表剧中再贫穷的姑娘也能一天换一套新鲜的行头。于是音乐便成了似乎行之有效的突破口。韩剧《贝多芬病毒》、日剧《交响情人梦》中都出现了大量的古典音乐,不过我实在不想为写篇文章专门跑去看这么多偶像剧,因此不清楚这些剧集里具体出现了哪部作品。前两天瞅了一眼湖南卫视的《一起来看流星雨》,居然还在大概第29集的一个舞会上听到了《G大调弦乐小夜曲》(K525)的第一乐章。听完我就愤懑地想,K525怎敢配得上《一起来看流星雨》呢?这样的大型青春偶像剧,这样的豪华有品冷餐会,配乐怎么也得和《爱情买卖》一个档次才好。
                    相比之下,《转角遇到爱》起码在我的接受范围内。当年是在堂妹的强烈推荐下和她一起看的,第一集开头《D大调双钢琴奏鸣曲》(K448)的出现让我有点惊喜,倒也对这部剧不排斥了。《转角遇到爱》采用了不少古典音乐作为配乐,虽有附庸风雅之嫌,但鉴于整部戏的质量还算中规中矩,不太精彩新颖倒也不会天雷滚滚,于是这些配乐也便成为了剧中的亮点。K448出现的频率很高,剧情一到剑拔弩张的时候就会响起第一乐章开头有力的和弦。《小星星变奏曲》(K265)在每集的结尾处都会配一幅插画出现。插画的风格大都很明丽清新,配上K265纯洁甜美的旋律,甚为宜人。不过第10集中安藤枫和俞心蕾四手联弹K265的情节倒有些牵强。明明是双手的曲子却硬要四手联弹,结果导致手型和音乐完全合不起来。《费加罗的婚礼》的序曲也在本剧中多次作为配乐出现,只是这个版本节奏稍慢,庄重有余活力不足,少了些兴高采烈的味道。总体来说,《转角遇到爱》的这种配乐尝试还是行之有效的。偶像剧向来不缺少观众,在不曲解音乐的情况下借助剧情传播音乐,会起到很好的普及作用。堂妹在看完这部剧后就缠着我学钢琴,尽管我猜测她脑子里更多在想的是那个未来和她一起四手联弹的帅哥,但看着她一板一眼地在钢琴上弹“小星星”,我还是暗暗地替莫扎特高兴。
                    


                    14楼2011-08-09 09:48
                    回复
                      9.《全城热恋》

                      看过《真爱至上》的人恐怕都无法对《全城热恋》有太多真诚的好感。在这种几个爱情小故事拼图般地接合在一起将你的泪点一步步往下拉的电影中,《真爱至上》嘻哈哈又暖洋洋地将故事的魅力发挥到了极致。于是挑眼的人难免会将两部影片比较一番,最后得出《全城热恋》东施效颦的结论。《全城热恋》用故事数量和明星阵容也收获了票房,记得当时我和同学在影院一直以很高的专注度纠结于谢霆锋是否面瘫了和那个酱油师傅是张震还是吴彦祖。然而能使这种拼图式电影真正收获口碑的是每一个故事饱满的构架和精致的细节。《全城热恋》在这方面的功力还是有些缺乏。
                      在“钢琴家和法拉利车手”的故事中,莫扎特功不可没。我很享受地看着电影将莫扎特和他的音乐揉入剧情。在这个故事中,莫扎特似乎扮演了救世主的角色:莫扎特坚定了洗脚妹追求梦想的信念,莫扎特催化了伪钢琴家和伪车手的爱情,莫扎特重燃了小女孩弹钢琴的希望,莫扎特开启了一对情侣的梦想。。。我一开始看得很得意,然而到最后竟觉得有一丝虚假和夸张。关于莫扎特和《C大调第15钢琴奏鸣曲》(K545)为何对洗脚妹和穷司机各自的生活有如此特殊的意义,影片连一句隐晦的交代都没有。莫扎特像被凭空挪移到了故事中,然后轻松改变了一切。这种不明原因的追捧反而显得被追捧的对象无关紧要。影片中的莫扎特和K545换成其他作曲家和其他作品可以产生同样的效果。试想,一对情侣吹着粉红色的空调,在德彪西《浪漫华尔兹》的音乐声中想象着游车河。这种场景一定也会使众小资们心向往之。
                      


                      15楼2011-08-09 09:50
                      回复
                        出现过莫扎特音乐的电影和影视剧此外还有很多,如007系列的《黎明杀机》、《碟中谍》、HBO的影视剧《幻世浮生》等。这些作品我没有完整地看过,便不作评论了,欢迎补充和指正。


                        17楼2011-08-09 09:51
                        回复
                          最后还是想婆婆妈妈地感慨一下。优秀的古典音乐很多,但很少有哪个作曲家的音乐可以如此适宜地融入不同题材的影视作品中。这或许可以归功于莫扎特音乐的创作动机。莫扎特从不刻意地通过作品宣扬某种理念与情感,正如卡尔·巴特所言:“莫扎特并不想说什么,他只是歌唱,只是传出声音。因此,他并不强加给听众什么,也不要求他们作出决断或者表明态度,而是让他们感到自由。”于是,莫扎特的音乐得以成为这些不同主题影视作品的最大公约数。同时,莫扎特的音乐独一无二,却不遗世独立;高洁无纤埃,却不高处不胜寒。而古典音乐在影视作品中的应用恰需要既放得下身段,又挺得直腰杆。莫扎特音乐可以打破距离感很好地融入剧情,既会不喧宾夺主,也不会黯然失色。借助着光影,莫扎特音乐温和而美丽地不断焕发着生命力,成就他人的精彩,诠释自己的永恒。
                          


                          18楼2011-08-09 09:51
                          回复
                            前天佳片有约怒海争锋的片尾曲中有一段取材自mozart 的第三小提琴协奏曲第三乐章的最后一段。


                            19楼2011-08-22 14:37
                            回复
                              2025-11-09 16:23:1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我来补一个,月球(Moon)
                              长笛与竖琴协奏曲(k299)第二乐章,前半截经常用,配上电影里的宇宙画面简直是天籁,另外片子也很感人,讲自我牺牲的故事。


                              21楼2011-11-21 15:2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