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资讯视频图片知道文库贴吧地图采购
进入贴吧全吧搜索

 
 
 
日一二三四五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0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补签。
连续签到:天  累计签到: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10月06日漏签0天
教育读书笔记吧 关注:7,739贴子:34,334
  • 看贴

  • 图片

  • 吧主推荐

  • 视频

  • 游戏

  • 0回复贴,共1页
<<返回教育读书笔记吧
>0< 加载中...

民间教育实验的意义与力量

  • 只看楼主
  • 收藏

  • 回复
  • stenhouse
  • 核心吧友
    6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民间教育实验的意义与力量 
2005-12-30 作者:钱理群 

    ■钱理群

    《生命化教育的责任与梦想》

    张文质著

    定价:28元

    32开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出版

    在我看来,中国的中小学教育改革正处在一个关键的时刻:一方面,改革已经冲破重重阻力,成为一个潮流,甚至变成一种时尚,而任何好东西一旦时尚化,就有变形、变质的危险;另一方面,“在热闹之中出现了很多很多问题,甚至发生了某种混乱,如果我们不能正视这些问题,搞不好就会出大问题”。

    张文质先生的一个呼吁:要关注与正视当下中国教育的“生存状态”问题,这关系到生命化教育提出的依据与前提。本书几乎每一篇文章都涉及这一问题,大概不是偶然的。在《同安第一实验小学教育改革的散点透视》一文里,谈到“真正的一种学校自发性的、显现出自主魅力的教育实践”的“匮乏”,指出“我们更多的是在一种大一统模式底下,更多的落在操作层面上的一些所谓改革经验,这也使得现有的评价机制之下,学校的实验,确实都比较关注来自于管理部门、特别是上级有关领导的评价。这一点极其有害,极易扭曲教育的初衷”。这一观察是抓住了要害的:也就是说,我们所面临的是教育改革,甚至教育自身的内在动力与内在尺度的匮缺,这是一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问题的严重性或许正在这里。

    从这样一个角度来看,可以说,生命化教育是一次“寻找教育改革与教育自身的内在动力与内在尺度”的自觉努力,就是“唤醒教师的生命意识,重新思考教育的真谛”。这是一个经常被忽略,却又是非同小可的问题。如果把教育工作看作与自己的生命无关,仅仅是一个满足物质需求的谋生手段,那教育的技术化、工匠化,以及教师自身的工具化,就是不可避免的;如果把教育改革看作是外在于己的领导的指令,那教改的依附性(独立自主性的丧失)、形式化也同样不可避免。而这两个方面都背离了教育与教改的本质,使之蜕变成失魂的教育与改革:这正是我们所说的困境的实质所在。

    关于教师的“人的真实生命的复归”,张文质先生提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命题,他说:“生命化教育要追求教师生命的幸福”。他由此而对传统的教师观提出了质疑:“不要认为教师这个职业就是‘蜡炬成灰泪始干’,这种比喻是很可怕的”。我理解这里确实存在着认识的误区:把教育仅仅看作是“付出”、“给予”,是教师生命的消耗,而忽略了它同时更有“收获”与“回报”。而中小学教师,在生命化教育的理念里,它不仅是一种职业,更是一种生命存在方式,它的特殊性在于,教师的生命与儿童——少年——青年生命的共生与互动,而后者的正是人的生命路程中最为纯真、最接近人的生命本原,最具有活力,也最具有多种可能性的一个阶段。

    生命化教育还提出了“着眼于学生生命的长远发展”的命题。张文质先生提醒说:“对人过早下判断的教育是不幸的。”中小学教育这样的基础教育,它的任务只是为学生终身学习与精神发展打底,而且打得越厚实越宽广越能给学生今后发展提供多种可能性。这才应该是我们评价基础教育的基本尺度,以功利主义的态度与评价标准过分地强调一时一地的功效,甚至要求“立竿见影”,用张文质先生的话来说,是“反教育”的。

    这就谈到了生命化教育的另一个重要理念,也是本书的主题:“教育是慢的艺术”。这也是直接针对当下中国中小学教育与教育改革的弊端的。教育是一个“慢活”、“细活”,是生命的潜移默化的过程,所谓“润物细无声”,教育的变化是极其缓慢、细微的,它需要生命的沉潜,需要“深耕细作式的关注与规范”;“运动式的变革”只能摧毁教育:这方面我们已付出了巨大代价。

    【内容简介】

    本书汇编了在国内教育界有较大反响的生命化教育的成果。包括生命化教育的主持者张文质的系列演讲、生命化教育的课堂实录及点评等。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
  • 0回复贴,共1页
<<返回教育读书笔记吧
分享到:
©2025 Baidu贴吧协议|隐私政策|吧主制度|意见反馈|网络谣言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