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是诸葛亮的最后一次北伐!
时间:234年!
第一,诸葛亮的军情
兵力:十万左右
进军路线:放弃出祈山,而走斜谷出陇东!
扎营:五丈原!
准备:
1,事前就已经为转送军粮设置好了据点
2,和东吴达成联盟,孙权也同意出兵呼应
第二,司马懿的军情
准备:早已经做好了准备工作,因为司马懿早就预料到诸葛亮会出陇东!
扎营:因为渭南多百姓,司马懿认为是必争之地,所以,放弃手下将领守渭北的建议!而直接过河,于
渭南背水扎营!对于扎营的问题,司马也指出了诸葛亮的缺点,如果诸葛亮东进武功,依山扎营!那司马懿可就危险了,而诸葛亮扎营五丈原,对魏军完全没有压迫性!而加上司马懿避免正面作战,强盛的曹魏采取守式,又怎是弱小的蜀军能攻破的!
第三,北原之战
郭淮提出建议,如果诸葛亮过河,攻占北原,那么,魏军将面临南北夹击!司马懿立刻让郭淮防守北原!果然不出所料,诸葛亮确实是要攻北原的,但是,由于郭淮的提前预料和勇猛反击!将蜀军击败,接着,蜀军转而向西进攻!郭淮又一次预料到,其实诸葛亮想偷袭阳遂!果然,又让郭淮说中了,蜀军再次遭到失败!
第四,诸葛亮的战略改变
由于遭到数次的局部作战失利!诸葛亮放弃“偷袭+强攻”来打开魏军边角的战略!而在五丈原直接和魏军对峙,并让士兵在当地屯田!这基本已经说明,诸葛亮对这次北伐的决心!
第五,孙权的配合!
为了呼应诸葛亮!孙权这次也出兵10万,并亲自出战!
孙权的攻击路线:
孙权亲自攻合肥新城!
陆逊,诸葛瑾攻襄阳!
孙韶,张承攻广陵淮阴!
(共三路大军)
第六,魏国对“吴蜀联盟军”采取的战术!
孙权大军攻合肥!寿春的满宠就想出兵支援,遭到部下田豫的反对:不可正面交战,合肥(坚城)可不是那么容易就攻下的,等吴军疲惫,我们再出手!
满宠同意这个建议,并向魏国皇帝曹睿要求出兵支援!
曹睿采取刘邵的建议:只出小部分兵力支援(5000步兵3000骑兵),并“扬言”要攻吴军的粮道!
满宠见到声势浩大的吴军,也等不及援军了,就再上书要求退到寿春,如此,遭到明皇帝的严重反对!
曹睿针对吴蜀联军的攻击,下了2道旨意!
第一,让满宠决不可以放弃合肥,稍后,他将亲征!和孙权决战!
第二,秦朗二万军支援司马懿!力求坚守!“拖死”诸葛亮!
第七,孙权大军的撤退
果然,明皇帝曹睿亲自来和孙权决战!这个,满宠胆子也大了!让几个不怕死的,把吴军的宫城军器全烧了!
孙权本来以为,曹睿会“西攻”诸葛亮,“东守”吴军!
没想到,曹睿是“西守”诸葛亮,“东攻”吴军!
而诸葛亮也没能拖住魏军的主力,孙权当然不会和强大的曹魏火拼!再说,吴军也出现了水土不符的情况,多有士兵生病!战斗力严重受损!
只好撤退了!
随后,孙韶,张承的军队也和孙权一样!撤退了!
第八,给东吴挽回颜面的陆逊
三路大军撤退了二路,就剩下陆逊那一路了!
而陆逊写给孙权作战计划的书信,也在半路上不幸落入魏军之守!
可是,陆逊还是不退军!
诸葛谨先写信劝他:主力都已经走了,作战计划也让魏军知道了,你为什么还不撤退?
接着,诸葛谨亲自去找陆逊!
陆逊说:三路大军,退了二路!曹魏可以率主力攻击我军,而各地险要也在魏军手中!如果现在撤退,无疑遭到魏军的猛烈追击!而我故坐镇定,先稳定军心!再做撤退的打算!
然后,诸葛谨和陆逊,准备好水军攻襄阳!魏军全力采取守势!而陆逊就突然撤退,在经过江夏的时候!陆逊发起突袭,大破魏军!总算给东吴留了点面子!
第九,明皇帝对诸葛亮的态度
既然最担心的东吴三路大军已经撤退!那诸葛亮就交给司马懿足以对付!
曹睿直接在寿春大赏众臣!
第十,秋风!星落!五丈原之泪
没什么好说的了!
最后,引用杜甫的一首诗吧!
杜甫: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顺便说一下,我以前是个亮迷!
总结:
大家可以看过,这次吴蜀失败!基本是诸葛亮造成的!
不就北原和阳遂的失利!诸葛亮就“黔驴技穷”了?
也力求太稳了吧!也魏国玩持久战!让曹睿拿东吴开刀!
总之,如果诸葛亮有能力作到拖住曹魏主力!或者积极采取攻势,那东吴那边可有文章了!
哎,亮亮一个搞政治的,能力有限啊!处处在司马懿和郭淮的意料之中!
时间:234年!
第一,诸葛亮的军情
兵力:十万左右
进军路线:放弃出祈山,而走斜谷出陇东!
扎营:五丈原!
准备:
1,事前就已经为转送军粮设置好了据点
2,和东吴达成联盟,孙权也同意出兵呼应
第二,司马懿的军情
准备:早已经做好了准备工作,因为司马懿早就预料到诸葛亮会出陇东!
扎营:因为渭南多百姓,司马懿认为是必争之地,所以,放弃手下将领守渭北的建议!而直接过河,于
渭南背水扎营!对于扎营的问题,司马也指出了诸葛亮的缺点,如果诸葛亮东进武功,依山扎营!那司马懿可就危险了,而诸葛亮扎营五丈原,对魏军完全没有压迫性!而加上司马懿避免正面作战,强盛的曹魏采取守式,又怎是弱小的蜀军能攻破的!
第三,北原之战
郭淮提出建议,如果诸葛亮过河,攻占北原,那么,魏军将面临南北夹击!司马懿立刻让郭淮防守北原!果然不出所料,诸葛亮确实是要攻北原的,但是,由于郭淮的提前预料和勇猛反击!将蜀军击败,接着,蜀军转而向西进攻!郭淮又一次预料到,其实诸葛亮想偷袭阳遂!果然,又让郭淮说中了,蜀军再次遭到失败!
第四,诸葛亮的战略改变
由于遭到数次的局部作战失利!诸葛亮放弃“偷袭+强攻”来打开魏军边角的战略!而在五丈原直接和魏军对峙,并让士兵在当地屯田!这基本已经说明,诸葛亮对这次北伐的决心!
第五,孙权的配合!
为了呼应诸葛亮!孙权这次也出兵10万,并亲自出战!
孙权的攻击路线:
孙权亲自攻合肥新城!
陆逊,诸葛瑾攻襄阳!
孙韶,张承攻广陵淮阴!
(共三路大军)
第六,魏国对“吴蜀联盟军”采取的战术!
孙权大军攻合肥!寿春的满宠就想出兵支援,遭到部下田豫的反对:不可正面交战,合肥(坚城)可不是那么容易就攻下的,等吴军疲惫,我们再出手!
满宠同意这个建议,并向魏国皇帝曹睿要求出兵支援!
曹睿采取刘邵的建议:只出小部分兵力支援(5000步兵3000骑兵),并“扬言”要攻吴军的粮道!
满宠见到声势浩大的吴军,也等不及援军了,就再上书要求退到寿春,如此,遭到明皇帝的严重反对!
曹睿针对吴蜀联军的攻击,下了2道旨意!
第一,让满宠决不可以放弃合肥,稍后,他将亲征!和孙权决战!
第二,秦朗二万军支援司马懿!力求坚守!“拖死”诸葛亮!
第七,孙权大军的撤退
果然,明皇帝曹睿亲自来和孙权决战!这个,满宠胆子也大了!让几个不怕死的,把吴军的宫城军器全烧了!
孙权本来以为,曹睿会“西攻”诸葛亮,“东守”吴军!
没想到,曹睿是“西守”诸葛亮,“东攻”吴军!
而诸葛亮也没能拖住魏军的主力,孙权当然不会和强大的曹魏火拼!再说,吴军也出现了水土不符的情况,多有士兵生病!战斗力严重受损!
只好撤退了!
随后,孙韶,张承的军队也和孙权一样!撤退了!
第八,给东吴挽回颜面的陆逊
三路大军撤退了二路,就剩下陆逊那一路了!
而陆逊写给孙权作战计划的书信,也在半路上不幸落入魏军之守!
可是,陆逊还是不退军!
诸葛谨先写信劝他:主力都已经走了,作战计划也让魏军知道了,你为什么还不撤退?
接着,诸葛谨亲自去找陆逊!
陆逊说:三路大军,退了二路!曹魏可以率主力攻击我军,而各地险要也在魏军手中!如果现在撤退,无疑遭到魏军的猛烈追击!而我故坐镇定,先稳定军心!再做撤退的打算!
然后,诸葛谨和陆逊,准备好水军攻襄阳!魏军全力采取守势!而陆逊就突然撤退,在经过江夏的时候!陆逊发起突袭,大破魏军!总算给东吴留了点面子!
第九,明皇帝对诸葛亮的态度
既然最担心的东吴三路大军已经撤退!那诸葛亮就交给司马懿足以对付!
曹睿直接在寿春大赏众臣!
第十,秋风!星落!五丈原之泪
没什么好说的了!
最后,引用杜甫的一首诗吧!
杜甫: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顺便说一下,我以前是个亮迷!
总结:
大家可以看过,这次吴蜀失败!基本是诸葛亮造成的!
不就北原和阳遂的失利!诸葛亮就“黔驴技穷”了?
也力求太稳了吧!也魏国玩持久战!让曹睿拿东吴开刀!
总之,如果诸葛亮有能力作到拖住曹魏主力!或者积极采取攻势,那东吴那边可有文章了!
哎,亮亮一个搞政治的,能力有限啊!处处在司马懿和郭淮的意料之中!